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是指雙手在腹前墊擊來球的一種墊球方法,它是各種墊球技術中最基礎最簡單的技術。排球正面雙手墊球適合於接發各種球、扣球、攔網球等,有時也可以墊傳球,在困難的時候用來組織進攻。正面雙手墊球的基本手形有:抱拳式、疊掌式和互靠式等。
一、動作要領:
準備姿勢:正面對準球,兩腳開立(左右、前後)稍寬於肩,腳尖內收或朝前,腳跟稍提起,兩膝彎曲稍內扣,上體稍前傾,重心靠前,落於前腳掌,兩臂微屈置於膚前,兩肘稍向內收,兩眼注視來球。
二、墊擊手型:
抱拳式:一手半握拳,另一手抱住握拳手,兩拇指平行朝前。
疊掌式:兩手手指上下相疊,掌根緊靠,合掌互握,兩拇指朝前。
墊擊球時兩臂自然伸直,兩掌跟和兩小臂外旋緊靠,手腕下壓,使腕關節以上的前臂形成一個墊擊的平面。
三、手臂觸球部位:
用腕關節以上10釐米左右,橈骨內側平面觸球的後中下部。
四、動作要點:
正面對準來球,兩腳開立,兩臂並靠並插入球下,在腰腹前約一臂距離的位置上,用腕關節以上10釐米左右部位,觸球的後中下部,並迅速蹬伸前移重心。擊球時,兩臂伸直夾緊,提肩壓腕、前送,靠上下肢的協呼叫力配合來控制擊球的力量和方向。
五、易犯錯誤糾正:
1.擊球時機的掌握: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對球的落點判斷不好,會出現擊球過早或過晚這樣那樣的情況,對高球的處理尤其明顯,在這其中會出現擊球“落空”的現象。
2.擊球部位不準確:主要是手的部位不準確。觸球時,應用前臂腕關節以上10釐米左右的橈骨內側平面接球。如觸球部位過高,兩臂間隙大而不好控制球,觸球部位過低,墊球腕部不易墊穩。
3.揮臂發力不協調:揮臂發力是指接球時,以肩關節為軸心,有下而上揮雙臂擊球,墊球時應配合蹬地、跟腰動作,使重心向前上方移動,手臂應適當緩衝。而造成揮臂不協調的原因是學生沒有領會墊球的動作要領,正確的發力順序,以及準確的判斷來球的速度和明確出手後球需要達到的高度和遠度。
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是指雙手在腹前墊擊來球的一種墊球方法,它是各種墊球技術中最基礎最簡單的技術。排球正面雙手墊球適合於接發各種球、扣球、攔網球等,有時也可以墊傳球,在困難的時候用來組織進攻。正面雙手墊球的基本手形有:抱拳式、疊掌式和互靠式等。
一、動作要領:
準備姿勢:正面對準球,兩腳開立(左右、前後)稍寬於肩,腳尖內收或朝前,腳跟稍提起,兩膝彎曲稍內扣,上體稍前傾,重心靠前,落於前腳掌,兩臂微屈置於膚前,兩肘稍向內收,兩眼注視來球。
二、墊擊手型:
抱拳式:一手半握拳,另一手抱住握拳手,兩拇指平行朝前。
疊掌式:兩手手指上下相疊,掌根緊靠,合掌互握,兩拇指朝前。
墊擊球時兩臂自然伸直,兩掌跟和兩小臂外旋緊靠,手腕下壓,使腕關節以上的前臂形成一個墊擊的平面。
三、手臂觸球部位:
用腕關節以上10釐米左右,橈骨內側平面觸球的後中下部。
四、動作要點:
正面對準來球,兩腳開立,兩臂並靠並插入球下,在腰腹前約一臂距離的位置上,用腕關節以上10釐米左右部位,觸球的後中下部,並迅速蹬伸前移重心。擊球時,兩臂伸直夾緊,提肩壓腕、前送,靠上下肢的協呼叫力配合來控制擊球的力量和方向。
五、易犯錯誤糾正:
1.擊球時機的掌握: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對球的落點判斷不好,會出現擊球過早或過晚這樣那樣的情況,對高球的處理尤其明顯,在這其中會出現擊球“落空”的現象。
2.擊球部位不準確:主要是手的部位不準確。觸球時,應用前臂腕關節以上10釐米左右的橈骨內側平面接球。如觸球部位過高,兩臂間隙大而不好控制球,觸球部位過低,墊球腕部不易墊穩。
3.揮臂發力不協調:揮臂發力是指接球時,以肩關節為軸心,有下而上揮雙臂擊球,墊球時應配合蹬地、跟腰動作,使重心向前上方移動,手臂應適當緩衝。而造成揮臂不協調的原因是學生沒有領會墊球的動作要領,正確的發力順序,以及準確的判斷來球的速度和明確出手後球需要達到的高度和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