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的中流砥柱其實並非某一個人這麼簡單。一個人扭轉不了當時的混亂局面,只有把當時幾個有名的國家棟梁之才凝聚在一起才能夠挽救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
一、魏忠賢。魏忠賢雖然在朝中培植黨羽陷害忠良無惡不作一手遮天,但不得不承認魏忠賢是一個治國的狠角色。他執政期間治下的大明還是比較安穩的,國內幾乎沒有什麼起義,即使有,也很快被鎮壓。亂世用重典,這一點沒錯。魏忠賢經營遼東也是有一手,有他在滿清根本沒有入關的機會。
崇禎皇帝面對兩線作戰陷入財政困難的局面,向大臣們要捐款時個個都裝窮,導致國家連軍餉都放不下去的尷尬局面。如果換作魏忠賢,無非就是殺幾個官員抄幾個家這麼簡單。重壓之下其他官員還有什麼理由不掏錢的?
二、袁從煥。我們不得不承認袁從煥是一個帥才,在他的指揮下取得了寧遠大捷、寧錦大捷,崇禎二年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如果袁從煥不死,滿清又如何能輕易入關?
三、洪承疇。鎮壓農民軍的高手,打仗瘋狂被當時稱為洪瘋子。後來參加松錦之戰被清軍俘虜,投降滿清。洪承疇打仗是一塊好料,滿清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只是崇禎皇帝性格太急,想早早結束戰爭,才導致兵敗被俘。如果按照洪承疇穩紮穩打的的用兵策略,一定可以逐步打敗滿清。可惜沒有如果,松錦大戰後,明軍已再無能力抵抗滿清的攻擊。
四、吳三桂。說起吳三桂大家都會罵他是三姓家奴。但在明朝末年,吳三桂也是明朝的一員猛將,也可謂是崇禎的中流砥柱。可是吳三桂在關鍵時刻投向滿清,有人說如果吳三桂不放清軍入關,清軍根本進不來,這樣說是有一定道理的。當時崇禎皇帝已經死了,吳三桂只要歸順李自成,鎮守邊關,滿清也沒有入關的希望。
明朝末年的那些中流砥柱們,不是被殺就是投降,而能主宰他們命運的崇禎皇帝不懂得珍惜和利用人才所導致的完敗局面。
只要遼東方面穩住,明朝還亡不了,農民軍打不過明朝精銳部隊!明軍精銳基本葬送在遼東!所以熊廷弼可以說是支柱!
明朝末年的中流砥柱其實並非某一個人這麼簡單。一個人扭轉不了當時的混亂局面,只有把當時幾個有名的國家棟梁之才凝聚在一起才能夠挽救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
一、魏忠賢。魏忠賢雖然在朝中培植黨羽陷害忠良無惡不作一手遮天,但不得不承認魏忠賢是一個治國的狠角色。他執政期間治下的大明還是比較安穩的,國內幾乎沒有什麼起義,即使有,也很快被鎮壓。亂世用重典,這一點沒錯。魏忠賢經營遼東也是有一手,有他在滿清根本沒有入關的機會。
崇禎皇帝面對兩線作戰陷入財政困難的局面,向大臣們要捐款時個個都裝窮,導致國家連軍餉都放不下去的尷尬局面。如果換作魏忠賢,無非就是殺幾個官員抄幾個家這麼簡單。重壓之下其他官員還有什麼理由不掏錢的?
二、袁從煥。我們不得不承認袁從煥是一個帥才,在他的指揮下取得了寧遠大捷、寧錦大捷,崇禎二年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如果袁從煥不死,滿清又如何能輕易入關?
三、洪承疇。鎮壓農民軍的高手,打仗瘋狂被當時稱為洪瘋子。後來參加松錦之戰被清軍俘虜,投降滿清。洪承疇打仗是一塊好料,滿清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只是崇禎皇帝性格太急,想早早結束戰爭,才導致兵敗被俘。如果按照洪承疇穩紮穩打的的用兵策略,一定可以逐步打敗滿清。可惜沒有如果,松錦大戰後,明軍已再無能力抵抗滿清的攻擊。
四、吳三桂。說起吳三桂大家都會罵他是三姓家奴。但在明朝末年,吳三桂也是明朝的一員猛將,也可謂是崇禎的中流砥柱。可是吳三桂在關鍵時刻投向滿清,有人說如果吳三桂不放清軍入關,清軍根本進不來,這樣說是有一定道理的。當時崇禎皇帝已經死了,吳三桂只要歸順李自成,鎮守邊關,滿清也沒有入關的希望。
明朝末年的那些中流砥柱們,不是被殺就是投降,而能主宰他們命運的崇禎皇帝不懂得珍惜和利用人才所導致的完敗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