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細胞的病態造血:
①紅細胞系統過多或過少。
②各階段有核細胞明顯大小不均,較早期的紅細胞常有偽足。
③核的變化,除原始紅細胞外,各階段均有巨幼樣改變,但其程度較巨幼紅細胞貧血的改變輕。細胞核的數目增多,可達2-8個,同一細胞內的細胞核可出現不同的成熟程度。晚幼紅細胞的核常不規則,可有花瓣樣、碎裂樣、溶解狀或2個分裂的紅細胞中間以核絲相連,稱為核間橋現象。
④幼紅細胞胞漿的變化,著色不均,點彩,Howell-Jolly小體或胞漿空泡。
⑤成熟紅細胞明顯大小不均,可見巨大紅細胞(直徑>100μm),有多嗜性、點彩、H-J小體,偶有Cabot環,還可見卵圓形、靶形、球形及淚滴樣紅細胞,也可見紅細胞碎片。
粒細胞病態造血:
①在MDS的不同分期中,原始加早幼粒細胞的比例各不相同。
②細胞核的變化,核漿發育明顯不平衡,以中幼粒細胞最為顯著。各階段粒細胞都可有雙核者,其胞體比正常細胞大約1倍。分葉核細胞可分葉過多或呈環狀或分葉過少,似Pelger-Huet異常,有的染色質凝聚或呈塊狀。
④原始粒細胞簇,在骨髓塗片上有3個或3個以上原始粒細胞組成的細胞團稱為原始粒細胞簇。
巨核細胞病態造血:
①淋巴樣小巨核細胞呈類圓形,直徑5-8μm,幾乎不見胞漿;核圓形且多凹陷,似淋巴細胞,其與淋巴細胞的區別在於其胞漿常有毛狀或泡狀突起似撕紙狀,強嗜鹼性呈雲霧狀,少有顆粒;核多偏一側,染色質濃集,結構不清,通常無核仁。
②單圓核小巨核細胞呈橢圓莆形,直徑10-20μm,胞漿量比淋巴樣小巨核細胞增多,有突起及偽足,漿內有紫紅色塵土樣顆粒,周邊常有血小板附著。
④大單圓核巨核細胞直徑20-40μm,胞漿內充滿塵土樣顆粒。核圓形或橢圓形,常偏位。
⑤多分葉巨核細胞直徑大於40μm,除核分葉過多外與一般成熟巨核相同。
⑥類正常巨核特點為胞漿中顆粒減少,核不規則,可分葉過多或多圓核。
紅細胞的病態造血:
①紅細胞系統過多或過少。
②各階段有核細胞明顯大小不均,較早期的紅細胞常有偽足。
③核的變化,除原始紅細胞外,各階段均有巨幼樣改變,但其程度較巨幼紅細胞貧血的改變輕。細胞核的數目增多,可達2-8個,同一細胞內的細胞核可出現不同的成熟程度。晚幼紅細胞的核常不規則,可有花瓣樣、碎裂樣、溶解狀或2個分裂的紅細胞中間以核絲相連,稱為核間橋現象。
④幼紅細胞胞漿的變化,著色不均,點彩,Howell-Jolly小體或胞漿空泡。
⑤成熟紅細胞明顯大小不均,可見巨大紅細胞(直徑>100μm),有多嗜性、點彩、H-J小體,偶有Cabot環,還可見卵圓形、靶形、球形及淚滴樣紅細胞,也可見紅細胞碎片。
粒細胞病態造血:
①在MDS的不同分期中,原始加早幼粒細胞的比例各不相同。
②細胞核的變化,核漿發育明顯不平衡,以中幼粒細胞最為顯著。各階段粒細胞都可有雙核者,其胞體比正常細胞大約1倍。分葉核細胞可分葉過多或呈環狀或分葉過少,似Pelger-Huet異常,有的染色質凝聚或呈塊狀。
④原始粒細胞簇,在骨髓塗片上有3個或3個以上原始粒細胞組成的細胞團稱為原始粒細胞簇。
巨核細胞病態造血:
①淋巴樣小巨核細胞呈類圓形,直徑5-8μm,幾乎不見胞漿;核圓形且多凹陷,似淋巴細胞,其與淋巴細胞的區別在於其胞漿常有毛狀或泡狀突起似撕紙狀,強嗜鹼性呈雲霧狀,少有顆粒;核多偏一側,染色質濃集,結構不清,通常無核仁。
②單圓核小巨核細胞呈橢圓莆形,直徑10-20μm,胞漿量比淋巴樣小巨核細胞增多,有突起及偽足,漿內有紫紅色塵土樣顆粒,周邊常有血小板附著。
④大單圓核巨核細胞直徑20-40μm,胞漿內充滿塵土樣顆粒。核圓形或橢圓形,常偏位。
⑤多分葉巨核細胞直徑大於40μm,除核分葉過多外與一般成熟巨核相同。
⑥類正常巨核特點為胞漿中顆粒減少,核不規則,可分葉過多或多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