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8102545217

      里爾克(1875——1926),奧地利詩人。出生於奧匈帝國布拉格一個德語少數民族家庭,沒有兄弟姐妹,九歲雙親離異,跟隨母親生活。一九二六年煢煢孑立的詩人死於麻醉劑也難以緩解其痛苦的白血病,身旁沒有一個親人。  在二十世紀的德語詩人中間,似乎還沒有哪一位象里爾克那樣:童年寂寞而暗淡,一生無家可歸,臨終死得既痛苦又孤單;在詩歌藝術的造詣上,卻永遠放射著穿透時空的日益高遠的光輝。《豹》是詩人最傑出的詩歌名篇,其所表達的主題,不因國籍不同膚色不同而不被共鳴,因為它表達的是全人類的共同主題——自由。  http://www.x5dj.com/GroupForum/2054/00058934.shtml 最後幾段  從《杜伊諾哀歌》和《獻給奧爾甫斯十四行》那瘋狂的2月以後,大概由於過度消耗,里爾克的健康開始走下坡路。他感到極度疲倦,嗜睡,體重明顯下降。他不得不求助醫生,一再去療養院治療。  1924年初他重訪巴黎,住了七個月,直到8月才離開。這對他來說是幾乎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四分之一世紀以前,他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詩人,為寫一本關於羅丹的專著來到巴黎,如今他功成名就,巴黎筆會俱樂部為他舉辦招待會,貴夫人爭相請他去做客。更重要的是,他想寫的作品已經完成。  里爾克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壞。1926年10月,在採摘玫瑰時,他被玫瑰刺破左手而引發急性敗血症,更加劇了病情。他整日臥床,備受痛苦煎熬。11月30日起,為了迎接死亡,他拒絕再用麻醉劑,閉門謝客。12月13日,他在給莎洛美最後的信中寫道:“你看,那就是三年來我警覺的天性在引導我警告我??而如今,魯,我無法告訴你我所經歷的地獄。你知道我是怎樣忍受痛苦的,肉體上以及我人生哲學中的劇痛,也許只有一次例外一次退縮。就是現在。它正徹底埋葬我,把我帶走。日日夜夜!??而你,魯,你倆都好嗎?多保重。這是歲末一陣多病的風,不祥的風??”他最後用俄文寫下“永別了,我親愛的。”  1926年12月29日凌晨三時半,里爾克安靜地死去。按照他的意願,他被埋葬在一個古老教堂的墓地中。墓碑上刻著他自己寫的墓誌銘:  玫瑰,純粹的矛盾,樂  為無人的睡夢,在眾多  眼瞼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屆奧運會羽毛球冠軍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