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涼,存在的理論時間為公元301年到公元376年,一般以張軌出任涼州刺史兼護羌校尉為開端,到376年張天錫向前秦投降結束。但實際上,前涼作為一個獨立的割據政權,是在張軌之子張茂(320年)才開始的。形式也非常簡單——改年號。
在古代中國,自從漢武帝別開生面地創造出年號起,年號就基本是皇帝和王朝的象徵,比如唐太宗的“貞觀”,唐玄宗的“開元”,清聖祖的“康熙”等。簡而言之一句話:只有皇帝才能有年號,才有權利改元。張軌之前一直尊奉的是晉朝的年號,以表明自己的臣子地位,而他的兒子心志卻很高,才接管涼州便迫不及待地改變年號,宣示自己的獨立與主權。
就這樣,前涼,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張氏王國,就開始它短暫的歷史了。
至於史書為什麼沒有將前涼諸王納入本紀之中,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便是史書中的本紀,是專門用來記述王朝帝王的生平的,能夠達到這個規格的,都是大一統王朝,或者實力較大的割據政權的統治者,比如漢晉諸帝,或者說曹魏的君主。他們的存在得到公認,並且史料也比較豐富。而前涼只不過是晉朝亂世時盤踞在河西走廊的一個小國罷了,即便是張茂狂妄地改年號,宣佈自立,卻也只敢稱王而不敢言帝,這樣的一個小國還要在正史中為其統治者撰寫本紀,那這史書的本紀部分,未免也太過臃腫了。房玄齡等人編纂的《晉書》,也僅僅將前涼諸位統治者安排在列傳之中,而同時期存在的前秦、後秦等勢力,卻被安排在最後的“載紀”之中,規格比前涼高多了。
其二,如果是本國史官,或者是後人專門為其撰寫的史書,也會將該國的統治者編入本紀之中,但是前涼只是十六國之一,甚至沒有專門的史官來記錄本國的史實,而後人,顯然也不會對這個小小的前涼有太多的興趣,因為它既非正統,且有沒有什麼影響力和存在地位,也就沒人專門為其撰寫史書了。
(全文完)
前涼,存在的理論時間為公元301年到公元376年,一般以張軌出任涼州刺史兼護羌校尉為開端,到376年張天錫向前秦投降結束。但實際上,前涼作為一個獨立的割據政權,是在張軌之子張茂(320年)才開始的。形式也非常簡單——改年號。
在古代中國,自從漢武帝別開生面地創造出年號起,年號就基本是皇帝和王朝的象徵,比如唐太宗的“貞觀”,唐玄宗的“開元”,清聖祖的“康熙”等。簡而言之一句話:只有皇帝才能有年號,才有權利改元。張軌之前一直尊奉的是晉朝的年號,以表明自己的臣子地位,而他的兒子心志卻很高,才接管涼州便迫不及待地改變年號,宣示自己的獨立與主權。
就這樣,前涼,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張氏王國,就開始它短暫的歷史了。
至於史書為什麼沒有將前涼諸王納入本紀之中,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便是史書中的本紀,是專門用來記述王朝帝王的生平的,能夠達到這個規格的,都是大一統王朝,或者實力較大的割據政權的統治者,比如漢晉諸帝,或者說曹魏的君主。他們的存在得到公認,並且史料也比較豐富。而前涼只不過是晉朝亂世時盤踞在河西走廊的一個小國罷了,即便是張茂狂妄地改年號,宣佈自立,卻也只敢稱王而不敢言帝,這樣的一個小國還要在正史中為其統治者撰寫本紀,那這史書的本紀部分,未免也太過臃腫了。房玄齡等人編纂的《晉書》,也僅僅將前涼諸位統治者安排在列傳之中,而同時期存在的前秦、後秦等勢力,卻被安排在最後的“載紀”之中,規格比前涼高多了。
其二,如果是本國史官,或者是後人專門為其撰寫的史書,也會將該國的統治者編入本紀之中,但是前涼只是十六國之一,甚至沒有專門的史官來記錄本國的史實,而後人,顯然也不會對這個小小的前涼有太多的興趣,因為它既非正統,且有沒有什麼影響力和存在地位,也就沒人專門為其撰寫史書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