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山東金融圈
-
2 # NeoooY
作為一個球迷,有時跟朋友聊起來,也是有很多這方面的探討,個人觀點,主要以下幾點
首先,基礎參與度不夠!以前有體校,專門培養運動員,是集中力量去做,終於進了世界盃,但是暴露了很多問題,後來組建中超,足校遍地開花到現在寥寥無幾,即便足協和教育部聯手,推行足球,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學校裡都出現了足球操~最主要還是觀念問題,走上足球這條路太難,成材率太低,一屆國青隊最後進去國家隊的都很少,從小花那麼多錢,最後學也沒成,也走不通職業道路,不符合華人家長的期望。
其次,足球氛圍不行!對比足球強國就能看得出來,大致分為兩種,一類是不發達的國家全民熱愛足球,足球能給讓他們一夜暴富,是他們改變生活的敲門磚,比如巴西阿根廷,一類就是發達國家,生活無憂,足球等體育專案都是娛樂,全民參與度高,近的從日本南韓遠的英國就可以看出來。
最後,就是我們的足協水平太業餘,很多政策朝令夕改,不能堅持,還充斥著很多背後的東西,現在各方資本注入,背後的影響力更大…
很多人反對規劃,其實一開始我支援華裔血統規劃,但是看到熊貓杯這一系列慘敗,現在我覺得無所謂啦!
-
3 # 足球哲學家
冷門!
不同以聯賽,盃賽作為淘汰制的比賽,低級別球隊可以戰勝強隊製造冷門,若一直業餘球隊挺進足協盃四強,其轟動效果會對比賽產生巨大的宣傳效果。
新人!
同樣,一些低級別聯賽隊伍的才俊透過足協盃進入球迷視野,使盃賽變成新星發源地。
獎金!
足協盃組織方可以儘可能的提供高額獎金刺激比賽競爭度,高額獎金也會吸引更多球迷眼球。
哲學家認為當球迷越來越關注足協盃,那麼球隊重視度自然不一樣。總之,作為全世界大同小異的杯賽目的都是增加各級別球隊交流機會,而比賽對於大俱樂部的吸引力就是一個洲際聯賽的參賽名額。中國足協盃沒必要一定按照俗成套路組織比賽。另闢蹊徑,增加杯賽魅力,也不失為一個幫助中國足球的路子。
回覆列表
你說話太隨便了我發現。中超諸強可都信誓旦旦啊。足協盃冠軍可是一個亞冠正賽席位。你說的那些不重視的那是因為有保級任務,這個除非取消這項賽事,否則都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