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靈解鎖匠
-
2 # 老墨汁
什麼都看談了的人要麼就是無知,要麼就是智者。
人常說:無知者無畏。那些人往往對自己行為產生的後果認知不足,敢說敢為。
這種人講義氣,易衝動,豪爽,遇事不經過大腦思考,犯錯事的概率很高,因而,自己受到傷害的機率也很大。
另一種就是人常說:大智若愚。這一類人對事物認知深刻,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自己較高的要求。
這些人的內心相當強大,吃得了對自己認為無所畏的虧,對待事物有很大的寬容心,自己的責任感十分強烈。
這些人知道感恩,有原則性的理解事物,知人性,思維以辯證為模式。
表現給外界的印象是反應遲緩,榮辱不驚,做事能力很強,而又低調。做的多,說的少,沒有想著去刻意得到別人表揚和讚賞。我做了,我努力盡心了,我的內心才能感到充實,才能無愧。
與人輕易不爭名利,將自己的努力看作謀生的手段,將平靜的心態看作自己健身強魄的修煉之一,將行善看作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樂趣。
這種人貌傻而心智。
-
3 # 水崑崙
什麼都看淡,這是一種人生境界,請問他做了什麼出格的事情了嗎?是不是已經得了抑鬱症,隨時希望自己終結自己生命的那一種?如果是可能只有家屬才能夠幫助他,心理醫生估計幫助不了,心理醫生只能夠幫助那些願意反省願意向上走的那部分患者,隨時希望終結自己生命的人,希望家屬直接將之帶到醫院門診進行治療,有一種藥是會讓人亢奮的,這種藥是有副作用的,本來對於自殺可能會猶猶豫豫,但是一旦吃了這種藥,可能會當機立斷,隨時自殺。
如果此時只是輕微社會適應不良,建議不要放在心上,畢竟每個人都是有心情不好,情緒狀態不佳的時候,沒有必要在意。如果是維持的時間比較長的話,則可能會判斷為嚴重心理問題,此時你最好找一找生活之中,其非常關注的話題與之聊天,一個人不可能沒有愛好,不斷的滿足他的這些愛好,肯定會讓之從抑鬱症之中走出來,再或者將非常關注的愛好給奪走,在給與不給之間,搞一個微妙平衡,肯定能夠將之從抑鬱症之中給拉出來。
總之心理醫生只是一個輔助作用,關鍵還是要看這個人是否會配合,心理醫生水平再高,但是對方不配合,一切都是零。一個掉進井裡的人,上面有人給他一根繩,但是井下之人不願意拉住這根繩,也是白搭。
-
4 # 可可西兒伶俐坊
一個對週遭事物都看淡的人,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見多識廣了,對周遭的事提不起興趣了。還有一種人,我們稱為早慧,人很聰明,一眼就看穿了事物的本質,任何事都能找到關聯點,Sunny下無新鮮事,對周圍的事,自然也就沒有激情了。
如果只是感到高興不起來,對很多事情不感興趣,但不影響生活學習,持續時間也不長,這種情況可以不用去看心理醫生,找朋友和家人聊聊,就會緩解了。
想讓自己變得更積極點,可以多參加體育運動,參加戶外活動。也可以培養個人愛好,研究某個學科,某個領域,愛好是一種境界,能讓人的眼光開闊,人生也變得不一樣了。
以下是心理學家對憂鬱的劃分,可以對照看看。
其實能有云淡風清心境的人,是一個讓人羨慕的人,所謂看破不說破,心裡像明鏡一樣,但對生活仍抱有熱情,這樣的人,是有大智慧的人。
-
5 # 胖達時光機
這個問題讓我感覺到了中國語言的奇妙
“看淡了的人”到底是什麼看淡了?
1、是這個世界的功名利祿?還是這個世界的愛恨情仇?
既然一切看淡了,需要心理醫生做什麼?是想讓他追逐功名利祿?還是想讓他沾染這個世界的是是非非?
2、被社會毒打到再起不能,徹底的喪失了人生的信念,得過且過去混日子,美其名曰看淡了一切?
這種的可能需要心理醫生做一些輔導,因為他已經出現了認知障礙,根本不是什麼看淡,看淡一切是經歷過磨難、挫折之後的一種豁達,苦過之後的涅槃重生,而不是貪圖安逸,逃避困難,安於現狀的爛泥。
-
6 # yzdbst
這個問題要看這個人是真的什麼都看淡了,還是表面上什麼都看淡了,實際心理還是各種的滿足於現狀,又或者只是想給一部分人看到他這個狀態。如果是真的什麼都看淡了,那麼他就不需要看心理醫生了,很多人會認為什麼都看淡是心理疾病嗎,其實不然一個無慾無求的人活得自在又何來心理疾病一說,這世間每個人都有煩惱,我真的不認為有人能做到看淡一切,無慾無求。
-
7 # 奇思妙想心理學
看淡和看透的本質其實是不一樣的
看淡了,不代表就看透了。
有的時候我們會被表面所迷惑,認為自己看淡了,什麼也不追求了,但是生活並沒有向好的方向轉變。表現的並不積極,而且缺乏鬥志。這樣的表現,可能是對生活、工作、情感等有挫折,然後心裡暗示自己去強行釋懷。隨著一段時間的沉澱,感覺也就那麼一回事,就不放在心上,走進了一個心理誤區。一個真的可以頓悟的人不會消極的避世,而是用看透的心態去做積極的事,充滿正能量。可以讓自己“踏實”、“心安”。
-
8 # 㒃妮兒
真正看淡了一切,對待一切都淡然自若而又很自律的生活的人。是不需要心理醫生的。因為她已經強大到自己都是自己的心理醫生。
-
9 # 似水流年12
一個什麼都能面對,自己沒有衝突和矛盾的人,幹嘛心理醫生要救他?人家生活的不說有多愉快,但起碼很順暢,沒有什麼障礙,心理醫生這是想幹啥呢?是看著他活得什麼事都沒有,給他找點事,想讓他活得不痛快嗎?恐怕這個人不需要救,這個沒事找事的心理醫生則需要救救他。
-
10 # 追風少年5651
什麼都看淡了的人,理論上可以分為真的都看淡了,走進深山裡隨便找個廟就可以不問世,不問事,青燈古佛,了此一生。
還有一種是說,都看淡了是因為怕失去或者根本得不到的一種逃避說辭,並不需要心理醫生,適當逃避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如若有脫離現實幻想情況發生才需要找醫生!
-
11 # 心農與入世成長
什麼都看淡,其實可以分兩種情況。第一就是得道開悟的人,比如佛陀。這種境界古往今來全世界都沒多少人能達到。所以你的情況應該大概率不屬於這種。第二什麼都看淡,就是一種極端墮落的情況。這種狀態下,最主要的只能靠自救了。心理醫生的作用當然有,但前提是你必須配合。就像其他答友說的一樣,你不拉井繩,誰都救不了你。倘若強制性藥物治療,有可能會更糟糕。極端墮落的狀態下,最好的方法就是配合心理醫生的前提下,自己多去用心體驗生活,每天強制自己去做些事情,哪怕是掃地。在掃地過程中,讓自己全神貫注於每個細微的動作或聲音或現象。比如掃把和地面摩擦的聲音,灰塵從地面蒸蒸而起的樣子等等。用這樣的方式做每件事情,堅持一段時間後,就能慢慢感覺到生活的意義,從而就會漸漸培養起自己的興趣。另外,在沒事做的情況下,多看看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如弗洛伊德、弗洛姆、榮格等人的書籍都可以去讀一讀。在此推薦你一本弗洛姆的《愛的藝術》,但願能夠幫助到你。
-
12 # 門前海藍藍
我是心理諮詢師,我倒覺得你需要心理醫生諮詢一下,我都不知道什麼都看淡的人,怎麼就是心理有問題,而且還是問題嚴重到心理醫生可能都救不了?
也許你覺得看不慣別人的活法,可能覺得做人一定要拼搏,但是你可能沒有意識到,拼搏只是人的很多種生活方式中的一種,而不應該是所有人的標準的生活方式。
年齡大了,見到的人和經歷的事多了,看到的世界的多樣性,也許你會慢慢變得寬容而不是狹隘。
-
13 # 我是真的假不正經
什麼都看淡了,就是領域人生的真諦了,內心深處雲淡風輕……,能擁有這樣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慧根。普通心理醫生該去找這類人好好學習才對。
-
14 # 渡己亦是渡人620
什麼都看淡了,就是什麼都不在乎,什麼都無所謂,沒有追求,沒有喜怒,好聽點叫心如止水,難聽點叫心如死水,需要他自己去重塑自己,回憶自己的過去到現在(從自己能記住的最小的時候去回憶,每一件事,每一個感受,每一個影響自己的人和事,小到一個眼神,大到生死離別),只有重新找到自己,重建自己的內心,才會活得更有能量
唯有自渡,他人難助
-
15 # angle3
一個什麼都看淡了的人,心理醫生也是治不了的了,你想讓他重新對待事物嗎?不可能了!他的心裡已經波瀾不驚了,因為他的過去,一定有巨大的心事。心藥還須心藥治,解鈴還需須繫鈴人。即使是心理醫生也打不開那扇窗,因為那扇窗已經在裡面關了,外人無法開啟。
回覆列表
一個人看淡了人生,是真的看淡了,還是因為在生活或工作中經歷了不快,而意志消沉,想要反擊,卻無力還手?
一、看淡人生,不等於看透了人生如果是因為無力改變現實世界中的狀況而說“看淡了人生“,這裡面就有一種無力感,是一種我打不過你,我就不理你,我惹不起,躲得起的心態,這在心理學上表述為人際退縮。心理學家喬治.凱利認為,每個人都是像是個科學家,建立種種理論來理解和預測周圍的世界,特別是人際關係。這個理論叫個人構念。
人生只有在歷練的基礎上,產生頓悟和漸悟,最後才會形成屬於自己的人生觀。眼因多流淚而愈益清明,心因飽經風霜而愈益溫厚。所以,受挫不一定是壞事,換個角度,每一次受挫都是一種歷練。只要正確對待,加以利用,便會是一次成長的機會。
二、心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心理學的父親是哲學,母親是生理學,媒人是生物學。心理學涉及面很廣,心理學能幫助人走出困境,這毋庸置疑。通過心理學的學習,會讓人變得更溫厚,內心更強大,遇事想得開、看得開。
三、積極尋求專業人士幫助心理醫生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幫助來訪者的,他們因紮實學習,見多識廣,在一定程度上能給人啟發。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只有在個人願意敞開心扉和心理醫生交流的情況下,心理醫生的作用才會發揮出最好效果。所以,主動走進心理醫生的辦公室那一刻,你已經開始自己幫助自己了。
四、自助者天助心理醫生會竭盡全力地幫助來訪者,但來訪者自身的奮起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