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天92800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的,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這樣的。

    對於我來說,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長大以後能夠獨立自立,他自己生活的快樂就可以了。

    什麼叫不平庸?有錢?有勢?什麼叫平庸?窮?沒有所謂的地位?人活得快不快樂最重要!一個大公司的Quattroporte照樣可能會有各種負面的評價,會活得很辛苦,這是作為父母想要的結果嗎?

    一個清潔工照樣可以活得非常精彩,他們的很多清潔常識清潔知識,我們可能不懂,他們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而他們自己可能也會因為有這樣的一份工作而快樂著。

    在我心裡,有的人有錢有勢,但是他沒有德,他們覺得自己了不起,對人根本就不友善,這類人我根本不把他當人看。可是有的人可是建築工地上的工人,甚至是撿垃圾的人,有很多人卻是品德高尚,因為他們並沒有給任何人添麻煩,他們在努力地拼搏著,他們對人很友善,我就會覺得他們很可愛,很值得尊重。

    什麼是成功的人生?成功的人生是他自己覺得活得很快樂,而不是別人覺得,也不是父母覺得。

  • 2 # 心靈花園

    父母把對內心渴望自己不平庸的部分轉嫁到了孩子身上。

    這是父母邊界不清的表現,把孩子看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或是把孩子看成了內心理想的自己。

    其實,每一個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對自己都是能夠完全接納的,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的價值觀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慢慢孩子就會把父母的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

    也就是說,每一個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揹負著父母的希望和期待,當逐漸長大,發現了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慢慢的接受現實,但內心依然留有遺憾,孩子的出生,又給了父母希望,把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希望孩子來幫自己完成。

    一代一代,很多的孩子就這樣傳承者家族的希望,也揹負著家族的壓力。

    如果父母能夠分清邊界,讓孩子做自己,我們自己內心的期待有我們自己來承擔,在很大程度上,我們就可以放手給孩子自由,讓他成為他自己,而不是用來完成父母內心期待的理想自我。一輩子都是為父母而活。這樣的孩子活得太累。

  • 3 # 合肥老林

    每個人的思想最初都是積極向上的,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正常的思想,也是正能量的表現。但是各個人的成長環境是不同的,以致各個人在成年後的事業、家庭也有所不同,有的是事業有成,有的人卻碌碌平庸。其實平庸還是佔大多數,社會也是需要大多數平庸之輩的,正因為有了眾多平庸之輩才築牢我們這個社會的基石,如果都是精英,那麼社會將無法運轉。雖然自己平庸,但總想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將來成為社會的精英,這種思想我認為也是進步的思想。平庸在底層的人們無論在收入方面,還是在社會地位方面確實和上層精英有差很大差距,特別是我們這樣一個人均富裕程度同北歐差距非常懸殊的發展中國家。還有就是平庸百姓在奮鬥的歲月也奮鬥過,但並沒有成功,並沒有擺脫平庸,所以就想讓成功在下一代孩子身上實現。所以這些父母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育投資,甚至從胎教開始就花了大量金錢,就是指望兒女能成龍成鳳,成為精英,擺脫向自己一樣的平庸生活,豈能接受孩子也成為平庸之輩呢?其實,現代社會是多元化的,成功的道路有多條,當然對孩子的教育的投入是可以讚美的,但不能認為考不上名牌大學或者成不了公務員,做個平庸之人就接受不了。要知道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社會的進步,收入方面差距會縮小,社會保障也會待遇相同。總之,勞動吃飯光榮。平庸的生活、家庭幸福、心中快樂那才是最重要的!你覺得呢?請留言交流!

  • 4 # 三月虎

    現在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物資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早已不是舊社會追求溫飽的時代。早期父母的這代有可能是由於自己那代兄弟姊妹多家裡沒有經濟供自己上學發展;也許因為自己小時候貪玩而荒廢了學業,也許是因為家庭經濟好而自己沒有危機感…等等各種原因參差不齊,但是結果是相同的:大多數都是平庸的人。

    當前輩們回憶自己年輕時都或多或少都有著自己的遺憾。於是他們把希望寄予自己的下一代,以前輩的經驗要求孩子必須要怎樣怎樣,(我這輩子就只有平庸了),你才能擺脫平庸。孩子呢,他們這一代基本沒有受過苦,捱過餓,他們覺得現在這個花花世界,各種新奇的事物太多,簡直用應接不暇來形容,她們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有自己的理想和主張,她們和父母對抗,對“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理念嗤之以鼻,於是爆發了家長孩子之間因意見不和,觀點相左等諸多戰爭。

    現實生活中因家長、孩子意見不和,家長的咄咄逼人,發生的悲劇也不少,有的孩子被家長逼得厭學,逃學,輕則抑鬱休學,重則自殺,家長悲傷之餘,痛哭,不求你孩子大福大貴,只求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做一個平庸的人未必不可!

    作為家長,我們不能覺得自己平庸,孩子就必須偉大,不平凡。畢竟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就像春天播種,秋天才能開花結果。不能為了自己的面子虛榮,一味給孩子施壓,就像書中比喻鳥媽媽:自己不飛,下個蛋孵化出來讓它使勁地飛!只讓鳥兒飛卻不讓它停下休息,是會累壞的。

    家長要遵重孩子的選擇,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學習,生活,能成為偉人的畢竟是少數人,平平淡淡,健健康康也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不要老拿孩子與別人家優秀的孩子比較,讓孩子自己與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進步,每天進步一點點,將來進入社會,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對社會負責,對家庭負責,做一個平庸的人,足矣。

    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淡淡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 5 # 育鄰人

    感謝要求:

    教誨他人易、律己難。“稱”能夠測量任何物品,但唯獨不能測量自身;改造世界是每個人生命成長最大的願望和夢想,但卻只有極少人願意而且能夠自我改變。人類社會是不同個體彼此分工、協作的命運共同體,每個人生活的基調就是獲得同伴的幫助和幫助同伴。人類的一切成長活動都離不開兩個基本點,一是從同伴那裡獲取成長資源;二是以自我能力幫助同伴成長以換取社會地位認同。

    生活中很多事物都能夠被定義為相對統一而又對立的兩部分,比如地心引力和重力、教和學、講和聽......而每個人在生活中同一時間只能擁有任何對立事物兩部分中的一部分,老師【包括但不僅限於家長、學校老師和兄長】就擁有教學活動中的教,也就是根據自身具備的生活經驗教導他人【學生】成長的力,而對於自身需要繼續成長改進的地方則需要被其他老師指點。

    人生自知必須藉助外力

    人們常說:“人貴有自知,自知者明。”自我認知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最簡單的說就是人的眼睛在不借助外物的情況下只能見到自己約50%的身軀外殼,至於大腦思維、身體內部構造幾乎一無所知,如果以視力所見,那麼人在不借助外物的情況下能夠清晰認知自身的比例不超過10%。所以,人生最難的事情就是認清自己,為此人類生命科學一直在為探知人類自身而不懈努力。

    人生之中的很多個人成長目標都參照同伴而制定的,孩子練習走路是為了能夠像父母或者哥哥姐姐那樣自由的活動、練習講話是為了能準確表達成長需求從而獲得幫助、學習好是為了能夠比同學多掌握一些知識......期待獲得相對同伴更優的成長是每個人最大的願望,也是個人藉助外力實現自知的最好方式。所以,國家發展不能“閉關鎖國”、個人成長不能“坐井觀天”,每個人的成長髮展都需要融入更大的圈子才能實現突破。

    教人易、律己難

    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是教育“專家”,對待本人的學習成長或者是生活工作總能流暢的“指點迷津”,每個人都是點評他人最專業的“評委”。但是,對於自身成長過程中的情況卻很難有客觀的認知。因為,每個人都是按照自己認為最佳的方式在處理生活的事物。

    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身在廬山之中的人不識廬山真面目,那廬山自己就更難知道自身的狀態。生活中的每個人就是一座廬山,有誰能夠看清自己呢?所以,人生在學習成長中多是“被逼”,在他律的情況下完成的,比如孩子講話是在父母不厭其煩的“嘮叨”開始模仿的、學習寫字是在老師“強迫”下完成的、學習更多的文化知識是因為被告知以後能夠獲得......因此,人生的學習成長離不開環境、離不開他律、離不開試驗田。

    人們常說:“醫生救不了自己、理髮師理不了自己的頭髮、化妝師不借助外物裝扮不了自己......”所以,生活就是互幫互助,成長就像別人學習、等自身有了能力再幫助同伴成長。每個人都不甘平凡,但是成年人對於自身的平凡能夠主動多向他人學習的人真的比較難,能夠“禮賢下士”的人少之又少;相反,作為父母教導孩子學習,能夠對孩子有較為全面的認知,對孩子未來成長也有一個相對戒尺標準——比我好。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時常見到老師總以自己會的標準要求孩子、以我認為的方式教導孩子。

    “稱”測量不了自身、動物不能自足,自然總是在互幫互助中實現“因果迴圈”。老師能夠以“我”的標準教導孩子學習成長,卻只能通過另外的老師實現自我成長。而人多有“自戀”情結,認為自我是完美的。所以,成年父母時常安於自己當下的現狀,而高標準嚴格要求孩子“好好學習”。

  • 6 # 環境與心境

    你好,真的是太感謝你這個問題的提出和邀請了!我沒有正式面對和清晰的反思如此直白的問題,但心理潛意識也確實在這個問題裡痛苦著!說實話這個話題絕對是大多數家庭祖傳的歷史遺留問題!上一輩中要麼父要麼母是覺得家裡有皇權得守護的,兒女必須要比別人家的要高出一等,他們才不愧對列祖列宗!一個還好對付,一邊鬆一邊緊兒女還有點透氣的空間,最倒黴衰的是男女雙雙都認證過是高知的,同款高壓望子女成鳳成凰的!這樣式的本身就不凡的父母更希望非凡後代來完成家族榮耀的傳承!這是父母已通過自身努力打好樣版的,先不說了!還有種就是父母皆不成才甚至都不是人的他們也有此心理!像我公婆特別公公這樣的,自己沒努力用心培養兒子成材,與子們也好親友家族關係也罷差勁,但他不反思,公德敗壞,私德不檢!上騙帶忤95歲偏愛於他的老母,下欺未得他功勞的兒媳(除了住著他們自建的二層小樓!)笑我沒有給他長臉大兒媳孃家貼他大兒子家錢買車換房他們家可勁在村裡吹,覺得倍有面子!這個三觀和我太不合了!我也知道他們想把人家比下去的得瑟心理!所以我不喜歡拿我的孩子來作為我增榮增光的工具,我願意陪著他好,從來不培養他要戰勝誰,嘲笑誰,不希望和別人比,只讓他和自己昨日去年比,但也要注意開眼界,要看得到別人優秀的做人做事,還有學習的好方法,好人品!不能閉門造車,婆婆就這樣,她家的生活水準和眼界十幾年前都不如我們那邊20年前,但她照樣拽得二五八萬似的,多次嘲笑我!我心裡就覺得他家

    真的是很可憐,對我來說他們家思維和行為模式簡直降了幾個維度!所以都不會和他家計較,忍了十多年,現在就明確告訴他們,你們慫就別想再欺笑我!我們要想得風光,只有自己知道自己能做該做,下一代我能做好榜樣,也指導他的方向,至於路徑是他的各種綜合能力和水平的發力!要麼於社會有功,要麼於自己和家庭無過!只希望他快樂不貪,做人有品!不說了,我要為自己去發現不凡忙碌去了![偷笑][大金牙]

  • 7 # 肖平zxp

    為什麼父母可以接受自己的平庸,卻不可以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庸?這個問題的實質,還是父母不肯接受自己的平庸,要求孩子不平庸。

    父母的平庸,其原因大多是以下兩種:

    一,因為少小時候,家境貧寒。或因家長天災病業,或因姊妹兄弟多……沒能夠如願讀書,留下了終身遺憾。眼見得當年同學的他們,當時學習還不如自己,如今卻是當官的,在機關上班的……個個風光無限。當年的希望,就產生了遷移。於是努力創造條件,嚴格要求子女努力讀書。這樣家庭的遷移,確實培養出了不少的人才。子女真的不平庸了。

    第二,小時候頑劣,不聽話,不好好讀書。常常做出一些逃學,逃課之類的事端。長大以後,眼見得同學們很多因為當年好好讀書,發展的很好,常常後悔莫及。因此將希望遷移至子女身上。因為自己在小時候就養成一些不良習慣,雖然身為父母,難免在身教言傳方面有失偏頗。教育方法有時候簡單粗暴,又不跟老師很好的溝通。這種情況常常希望而令人失望。

    當然還會又一些其他情況,這裡只談兩種。作為家長,不論當年因何而平庸,當下不甘平庸是好的。但是,教育子女要堅持身教勝於言教。作為家長,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子女也錯不了。

  • 8 # 巴陵教育

    這個問題很有現實意義,現實生活中,對子女期望值過高的家長大有人在。他們可以接受自己的平庸,就是不願接受子女的平庸。

    產生這種心理的原因

    1.攀比心理。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浮躁之風也開始盛行,許多人都酷愛攀比。目前,人們的攀比心理已經從物質領域不知不覺轉移到了精神領域。君不見,QQ群、微信圈晒娃的,酒桌、茶樓聊娃的比比皆是,誰家的孩子考第一啦、誰家的孩子上名校啦、誰家的孩子獲獎啦,都是晒和聊的話題。孩子學習優秀的家長自然眉飛色舞、喜笑顏開;孩子學習不盡人意的家長就免不了黯然傷神。這些家長要麼是親戚、要麼是鄰居、要麼是同事,所以,他們常常為了面子,不顧孩子。

    2.替代心理。有的家長年少時很有抱負,學習成績也優異,但由於家庭條件、個人身體、當時政策等多方面的影響,或與大學或與名校或與好單位失之交臂,於是,他們不甘心,尤其是看到那些過去不如自己的同學一個個混得風生水起,這種心理尤甚。於是,就把個人的理想寄託到了子女身上,希望子女能替代自己實現過去的夢想。

    3.望子成龍心理。望子成龍是家長一種正常而普遍的心理。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有出息呢?為了孩子的前途,家長們大都不允許,也不接受孩子的平庸。

    產生這種心理的危害

    1.有害教育的發展。教育是一門科學,所以,我們要尊重科學,要依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家長不接受孩子的平庸,必須會產生不科學的教育方法,妨礙子女的教育。

    2.有害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有其自身的規律,我們要遵循規律。家長不接受孩子的平庸,難免會做出揠苗助長的事來,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3.加重師生的心理負擔。家長不接受孩子的平庸,自然會對教師、對孩子提一些過份的要求,這樣會加重師生的心理負擔,影響教育和孩子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我奉勸家長朋友們:尊重科學,尊重規律,尤其要尊重教師和自己的孩子,為他們的工作和學習創造一個輕鬆、愉悅的環境。

  • 9 # 行者於

    因為父母輩沒有達到自己預想到的高度,所以他才把理想放在孩子身上。越是當年混得不好,覺得自己該發達卻沒機會的人,更把期望放到孩子身上。他期望孩子能替自己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人生理想,比如考大學,考名校。

    還有一個是,他看到身邊有這麼一個人才成功的通道,他覺得這一人生通道是最好的,所以就讓孩子這麼走。可以說,這就是父母輩的人生經驗。

    父母不是不能接受孩子平庸,哪一個父母不期望自己孩子成龍成鳳?!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孩子們不能理解的。你不能簡單理解為父母把自己實現不了的理想強壓在孩子身上,他也是讓孩子過得更好!也許,當有一天,你做了父母,就會理解當年你父母對你的要求是不是合適的,是不是為你好?!俗話說,父母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都多。

  • 10 # 從前

    這個世界上不是隻有媽媽好,事實上大部分家長都帶有回報性來撫養子女,目的性很強,遠沒有教科書宣傳的偉大。

    同樣有很多家長,他們會為孩子考慮,處處著想,想給孩子最好的一切。

    前者分兩種,一種想讓孩子平庸,一種越厲害越好。

    想讓孩子平庸的,大多是打擊教育。太強大他們掌控不了,必然通過手段讓孩子形成自卑、愚孝的性格。

    有的家長希望孩子越厲害越好,這個厲害指賺錢能力與社會地位。孩子越強大,能回饋的越多。

    前者兩種沒什麼可說的,接受與否又能怎樣?無非是變著法的自私。

    後者也分兩種,一種不甘接受,一種可以接受。

    後者的家長,他們永遠承認孩子平庸。他們希望你飛的高,同時又別太累。

    有些家長會把自己趟的雷,自己吃過的虧總結出來,用到孩子身上,希望他們少走彎路。平庸?我們永遠承認,但是我們不接受。

    他們用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一切。其目的就是跳出平庸,不要重複自己的人生。

    還有一種就是我這樣的。我知道,我的孩子不是天才,他是一個像我一樣的普通人。我一直就知道,並且願意接受。

    我對他沒有執念般的期待。我希望我兒子永遠快樂,不能給社會做貢獻可以,也一定不要給社會添亂,能有一技之長,能賺錢養家也就足夠了。

    所謂天生我材,一個人固然平庸,一定有某方面超越了天才!每個人都是,只不過有人幸運遇到,有人一輩子沒找到這個領域而已。

    我會讓我的孩子嘗試各種東西,如果有一個特別喜歡或很有天賦的型別,我也會用盡全力去支援。

    我接受孩子平庸≠不想讓他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簡單,易烹飪,在家就可以做的雞腿做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