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小的生物是澳洲西部海底深處的一種神秘生物。
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在該國西部海底深處,發現了一種世界上最小的神秘生物。這種比細菌還要小的生物,是在外海由鑽油平臺從海底下約4.8公里深處挖出的沙岩中發現的。它被稱為十億分之一米,原因是它們身體非常小,計算單位要用十億分之一米。
它們的身長只有十億分之二十米到十億分之一百五十米,小於細胞,甚至比已知的最小細菌還要小,體積大概和病毒差不多。由於病毒需要宿主才能繁殖,因此,這種十億分之一生物將重新整理地球生物最小體積的記錄。
擴充套件資料:
一般來說,體積較小的動物在進化上較為低等和原始,結構也相對簡單。細菌和古菌合計起來也不過1萬種左右,這不足現存物種的1/170,巧合的是,在動物(真核生物)中,當體長小於1cm時,物種數也出現顯著下降。
細菌的生存策略似乎是:以小的細胞體積、基因組的簡潔性、靈活的基因交流以及快速的無性繁殖方式來實現對無限多變環境的完美的適應性。
越小的生物,越能承受體制引數的大幅波動或損傷,或者說能透過快速適應固定發生變化的新體制,這樣可塑性也就越強。因此,生物體制的可塑性就意味著物種分化的潛力,可塑性越強,遺傳重建速度越快,物種就越豐富,譬如,小小的昆蟲有70-80萬種之多,而龐然大物—大象在全世界僅有3種。
參考資料:
世界最小的生物是澳洲西部海底深處的一種神秘生物。
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在該國西部海底深處,發現了一種世界上最小的神秘生物。這種比細菌還要小的生物,是在外海由鑽油平臺從海底下約4.8公里深處挖出的沙岩中發現的。它被稱為十億分之一米,原因是它們身體非常小,計算單位要用十億分之一米。
它們的身長只有十億分之二十米到十億分之一百五十米,小於細胞,甚至比已知的最小細菌還要小,體積大概和病毒差不多。由於病毒需要宿主才能繁殖,因此,這種十億分之一生物將重新整理地球生物最小體積的記錄。
擴充套件資料:
一般來說,體積較小的動物在進化上較為低等和原始,結構也相對簡單。細菌和古菌合計起來也不過1萬種左右,這不足現存物種的1/170,巧合的是,在動物(真核生物)中,當體長小於1cm時,物種數也出現顯著下降。
細菌的生存策略似乎是:以小的細胞體積、基因組的簡潔性、靈活的基因交流以及快速的無性繁殖方式來實現對無限多變環境的完美的適應性。
越小的生物,越能承受體制引數的大幅波動或損傷,或者說能透過快速適應固定發生變化的新體制,這樣可塑性也就越強。因此,生物體制的可塑性就意味著物種分化的潛力,可塑性越強,遺傳重建速度越快,物種就越豐富,譬如,小小的昆蟲有70-80萬種之多,而龐然大物—大象在全世界僅有3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