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喬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之所以被得以千古傳誦並非為詩人的情愁所感染,而是很多人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借用來抒自己類似的情感。每個人愁思的內涵不同,但都可借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抒發。

    大家都非常熟悉這句詞出自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南唐國被宋滅亡後,李煜由金陵(南京)被押解至汴京(開封)開啟了餘生三年階下囚的生活。“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抒寫要問心中有多少的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這正是李煜他在處於階下囚生活中所作。是對家國的懷念和昔日紙醉金迷生活的留戀。

    作為帝王的愁和普通百姓的愁絕對是不一樣的,他懷念的是“四十年家國,三千里山河”,留戀的是故都的秦淮歌舞。李煜確不是個合格的帝王,卻是個文學造詣很深的風雅詩人。“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歸宋乃當時大勢所趨,國破家亡這也無從怪他,這些哀愁雖如滔滔江水而不絕但又有什麼用呢,只是自己的悲涼吧。當時天下大勢已很明顯,宋王朝要統一全國,南唐的黎民百姓能不能安好,田園莊稼會不會遭戰馬踐踏,李煜有沒有想過?帝王心中有黎民蒼生才有天下!

    往事越千年,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帝王之愁早已過去。我們現代人的個體生活也越來越藉助這些優美的詞彙來抒情達意了。戀人的失去、工作的失意、創業的失敗、生活的感傷……個人愁滋味,只有自己知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可以重來,你會和現在的另一半在一起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