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荷西……撒哈拉沙漠……讀書……寫字……撿垃圾……
0
回覆列表
  • 1 # 沙慄

    讀過三毛的書就會知道,三毛一直是熱愛生活的。

    儘管她的書裡一直有一種憂傷的情緒,尤其是那種淡淡的鄉愁一直縈繞在心間,在她幾乎所有的作品裡有都所體現。

    在她的作品裡,她一直在用一種樂觀、豁達來面對生活。我們從三毛的經歷可以看出,出生在重慶,幼年跟隨父母到臺灣,然後去國外留學,回臺後未婚夫猝死,又出國,去西班牙,與後來的丈夫荷西重逢。與荷西生活幾年後,荷西潛水喪生,又回臺。

    她的一生都在“流浪”,如同她在橄欖樹裡寫的。可以說三毛一生經歷了很多心靈方面的苦難,但她的作品裡實際上都始終用樂觀與幽默的態度來面對一切困難,讀她的《撒哈拉的故事》就知道了,比如《芳鄰》所有的鄰居都喜歡到她家來“借”東西,很多東西幾乎成了整條街上大家公用的了,甚至街上的女孩跑來借她的高跟鞋去參加舞會。她把這些故事寫得美好,滿滿的都是對於生活的熱愛,對於這個世界的熱愛。

    的確,她也一直有厭世的情緒,那些憂傷很多時候也會像手縫間的沙子,止不住,會往下滑落。

    但我始終認為,熱愛生活更多一些。她的勇敢是我們很多平常人根本做不到的。

    至於最後她的自殺,有的時候,人在某些自己難以承受的極端環境下(疾病的折磨)會在某一時刻做出極端的事情。

    這並不代表她之前的人生裡厭世多過熱愛。

  • 2 # 風舞鷹翎

    毋庸置疑,肯定是熱愛生活多些。為什麼這麼講?

    一、從三毛的作品來看。三毛的作品充滿了智慧和幽默,對於世事,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體會。即使在撒哈拉生活最危險的時候,也表現出樂觀、豁達。在荷西不幸去世後,三毛的文字變的深沉,可以看出她情感上的脆弱和敏感。但是,文章千古事,三毛是一個盡職的作家,她的作品中從未出現厭世的表達。

    二、從三毛的經歷來看。三毛是一個獨立的女性,一個作家,旅行家。熱愛旅行的人,必定熱愛生活。熱愛文字的人,必定懂得生活。三毛一生在世界各地遊學,生活。中國,西班牙,美國,撒哈拉等等。各種文化的碰撞造就了她坦然的心態。面對各種挫折磨難,她一直積極面對,從不妥協。

    三、為什麼三毛會選擇那樣的方式離開?三毛是個女性,是個見多識廣的作家。一個優秀的文字工作者,他的思想必需是敏感的,一個女性再堅強,也有脆弱的時候。尤其在她的愛人去世後,她嚮往生活的破滅,以及再找不到心意相通的人相伴。隨著年歲的漸長,反而愈發柔弱。聲名大噪帶來的不是優越感,而是越發的孤獨。她離開,只是做了一種選擇,我看來,不是厭世,而是灑脫。真正看開的人,只有離別,沒有生死。

  • 3 # 三木寶寶1

    先回答平臺提出的問題,我覺得三毛厭世多一些,否則她不會選擇去沙漠生活,那是一種逃避。現在有一些評論三毛的文章,有了不同的聲音,為什麼沒有參與,因為畢竟沒有親身接觸過,不能妄下評論。看【撒哈拉故事】還在年輕,因為是自傳體,真實部分多。可以說,三毛是我崇拜的第一個人,也許是最後一個人。崇拜到,我如果認識她,我願意給她當奴婢。傳來惡耗,荷西死了,愛人死了,三毛都沒有放下筆耝,把這悲慘的訊息傳遍了全世界,把她失去愛人的痛徹心扉感染了每一個讀者。我應該相信這個事實,再會杜撰故事的人,不會拿自己的真情所愛開死亡的玩笑。現在有人懷疑荷西的真實存在,那是有照片為證的,如果懷疑三毛造假,那她就是一個女巫了。荷西一開始並不是三毛愛的人,而是愛三毛的人,這是有很大的區別。像三毛這樣一個長得比較漂亮,頭腦聰慧,特立獨行,主見超過一般女性,這些特質,一定會在她身上渙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氣韻,這會有許多男性追求者。像三毛這種女性,她不會容易接受別人送給她的愛情,她一定不顧一切去追求自己的所愛。荷西的追求感動了她,因為為了愛她,決定去沙漠生活的男人不會很多,也許就這一個,她接受了荷西的愛。荷西也許是上天送給三毛的一件禮物,他了解三毛,理解三毛,適應她,容忍她。他是一個凡人,又是一個不同於凡人的人。可惜這件禮物上天又殘忍的拿了回去,一切美好嘎然而止。三毛失去愛人,並沒有失去她那種追求愛的狂野的心,我覺得這是三毛的死穴,是很多女人的死穴。當你追求愛情的時候,必須有另外一個人和你配合完成,這另一半是不是做到你的理想,就看上天給你的運氣了。人們說三毛是為荷西自殺的,也不盡然,三毛後來又和二個音樂人傳出緋聞,所以人們對她有了垢言,因為她打破了人們心目中對童話愛情的遐想。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不把三毛看成一個純粹的人,她就是一個為了愛可以赴湯蹈火的女人,不顧世人的眼光,不能把心境掩埋的不露痕跡。女人是為愛活著的,是對是錯?壓倒她的稻草我猜測是手術,手術的結果三毛接受不了,一個漂亮女人是很愛惜自己的身體形象,女人有時可以放棄很多,卻放棄不了自己的容貌。有一個健美教練,至死沒有再見外人一面,就是她不願意不完美的面目示人,可見美麗對女人是多麼的重要,女人並不單純為悅己者容。寫到這裡,不想再寫三毛了,總之她離去了,我為什麼沒有感到悲哀,因為我覺得三毛把她最精華的生命留給了人間,留給了世人,她也許就是一個天人,一個有種種色彩的天人,她把生活中的疲憊,趣味,愛的真諦展示給世人,最後她離去了。

  • 4 # 董力12

    謝邀:當然是全身心地投入,不然怎麼能寫出這麼多膾炙人口的作品。生活是文學的創作的基夲源泉,三毛大部分的散文,隨筆,小說,都是講述‘我‘’的故事,這些全取材於‘’我‘’生活點滴。可見三毛對生活熱愛之深,而當荷西離世後,似乎看破紅塵,產生一些厭世心理,這好象是天才文人的通病,象‘海明威,托爾斯泰,’山本由紀子,川端康成,這等天才,凡人是讀不懂的。包括三毛,但他們畢竟給人類留下許多精神財富,文學經典。

  • 5 # 真我85918

    三毛 熱愛她靈魂期望的生活 厭棄靈魂寂寞的世界

    她就像一株槲寄生 當宿主死亡後 它也就快死了 三毛內心是孤獨的 封閉的 她比任何人都需要知音伴侶 能和她產生靈魂共振的愛人 有靈魂伴侶讓她依存的時候 三毛的生命是彩色的 是散發著光的 她才是個活著的三毛 但當宿主不在了 三毛活著 靈魂也是黯淡的 生命是灰色的 生不如死

    槲寄生對宿主是有害的 三毛的愛人都走的很早很突然 這在三毛心裡是有陰影的 據說三毛和王駱賓老爺子還有過精神戀愛 估計王老爺子這麼大歲數懂的比較多啊 掐指一算 我這命不如她硬 敬而遠之吧

    三毛代表了一類人 她們知道自己是誰 需要什麼 為什麼而活 這是她們的本能 因為她們的心靈很純淨 本能未被紅塵完全遮蔽 這種本能也可能被稱為本性吧 但悲哀的是 這類人在世人眼中 是不正常的 是病人 這沒辦法 人類社會強調共性存在 這種人是被視為異類的 通常叫精神病患者

  • 6 # 零識

    也曾痴迷三毛的文字,不願走出她筆下的撒哈拉。想跟隨她文字中的足跡,一起去旅行,去不顧一切地流浪,看看那些別樣的世界……

    她愛好旅行,又怎能不熱愛生活?她像一陣不羈的風一樣,自由地,灑脫地,吹向她想到達的任何地方。她的人生充滿著詩意,讓多少女子羨慕?

    如果荷西不走,三毛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如果荷西永在,三毛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熱愛生活的女人。可惜啊……

    悼三毛

    ——汪國真

    撒哈拉沙漠很大很美

    她一定是迷了路了

    再也走不出來

    她迷路的那天

    並沒有下雨

    可是 很多人的心

    都被淋溼了

    從此

    雨季不再來

    最後,謹以一首汪國真的《悼三毛》來懷想那個特別的三毛。三毛的文字永遠活在讀者心間。

  • 7 # 小孔君子

    三毛,原名陳懋平(後改名為陳平),中國現代作家,旅行家、演講家。1943年出生於重慶,1948年,隨父母遷居臺灣。1991年1月4日在醫院去世,年僅四十八歲。

    三毛是臺灣最受讀者喜愛的作家之一,曾獲金馬獎最佳編劇提名,著有散文、小說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雨季不再來》、《溫柔的夜》、《夢裡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寶貝》等十餘種。

    從三毛的作品和她的足跡,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極其熱愛生活的作家,是一個用生命去寫作的作家。

    她的散文,是她的一種生命存在的形式,她不僅取材廣泛,用樸素浪漫的文筆和獨具的神韻,表達了她熱愛人類、熱愛生命、熱愛自由和大自然的情懷。從她的《撒哈拉的故事》《萬水千山走遍》裡,都看到三毛所具有的較高的文化審美造詣,她把知識、趣味、藝術融為一體,即便是敘述哀情的,也把沉鬱、淡泊表現得淋漓盡致,顯得爐火純青,更具耐讀性。

    三毛曾歷經了兩度情感上的打擊,那段時期的作品,超越以往自戀的純文學風格,雖然只是描寫生活的散文,卻顯得樂觀開朗又有趣。自此她充滿異國風情的作品源源不斷在《聯合報副刊》刊出,後集結出版了《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記》和《哭泣的駱駝》等書。

    從《撒哈拉的故事》開始,是她遊歷的記敘,也是她情感的記敘。她與荷西一道生活的年月,三毛的文章充滿歡笑、喜樂,讀者閱讀她的小說,彷彿感受著她愉快的婚姻生活,就是面對著大風沙的侵襲,她也是積極和樂觀的。她的作品也受到全世界華人社群讀者的歡迎,並歷久不衰。

    在三毛深愛的丈夫荷西潛水意外喪生之後,三毛的文章卻一下子“黑暗”起來,文字不再有笑容,代替的只是無盡的悲傷,在作品裡她也塑造了一個哀傷過客的形象。

    三毛生性浪漫,她的遊歷和她心靈情感的轉折,雖然充滿些許浪跡天涯的意味,但仍不失她一個完整的東方女性的平實與自然。她從特殊的角度自我塑造了一個在生活的各種碰撞中迸出火花,散發出自我的主體精神和人格光輝的形象。她追求於美好,表現於善良,像一朵雲,自然的絢麗、光燦、變幻和飄流。

    “無論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悽,她都無意矯飾,行間字裡,處處是無聲的歌吟,我們用心靈可以聽見那種歌聲,美如Teana。”

    三毛的父親陳嗣慶這樣說:“我女兒常說,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痛快的活過。我想這個說法也就是:確實掌握住人生的意義而生活。在這一點上,我雖然心痛她的燃燒,可是同意。”

    由此看來,三毛是一位對生活充滿深情與熱愛的人,選擇離去是她的另一種絢麗。

  • 8 # 嚮往的生活76543212

    三毛,1943年3月26日出生與重慶。1991 年1月4日離開人世,年僅48歲。在這僅有的48年裡,用隨性自然,天真單純的個性追求自已認為最幸福最浪漫的愛情。三毛熱愛生活,用她一生的時間給予生活無盡的愛。

    三毛在她的世界裡不能忍受虛偽,她就為自己的純真快樂的活著,她面對命運也沒有退縮,而是勇敢的面對生活。如果生命是一朵雲,它的絢爛,它的變換和漂流都是自然的它就是一朵雲,三毛就是這樣一朵雲。她的文學作品,也是自然流暢,字裡行間有如清風流雲。

    三毛愛生活,對於愛情義無反顧的追求。對於生活的熱愛更是無人能及!她幾乎走遍世界各個角落,用自己隨性的天性演繹最真的愛。她像個孩子愛鮮花,愛綠草,愛生活,她對於生活其實根本就不存厭世!她48歲離世,不是厭世,我還是要說荷西的離世,給了三毛很大的打擊,令三毛的作品暗淡了些,但三毛最後還是背起行囊以自己不羈的靈魂面對這個讓她熱愛的世界,她去了,在她的理念裡,她認為荷西沒有離去,在等著她,她懷著Sunny,懷著溫情去找荷西,她就是這樣想的。她認為自己是為愛而去,在這點上不存在她厭世,一個文人,一個多情善感的女作家,一個為追求純粹,為追求自然而精神流浪的女作家,一個有如小女孩般天真無邪靈魂的女作家!她離開了我們,她懷揣著幸福,帶著微笑走了,有如流雲,如清風!

    我非常願看三毛的作品,特別願聽她那特有的輕巧,溫暖,細細的聲音,輕輕的就像她的文字細細的像小河淌水。很好聽。

    三毛走了,但她的作品就如同她的存在一樣,三毛,我愛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適合大一醫學新生預算3000-4000元的筆記本,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