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妖鬼雜談錄
-
2 # 理科也可以愛歷史
史稱肯定是後人為了加以區別,冠以當時朝代所具有的鮮明特徵而對所形容的朝代進行區分!
但是在當時所處的朝代,肯定沒有皇帝會把自己國號前面加個“前、後、東南西北”之類的東西,不說西晉東晉、北宋南宋之類的一脈相承的,在當時都稱自己為晉或者宋!就連東魏西魏這種並存的政權也都只稱自己為"魏",甚至連近代的民國時期“汪偽”政權也稱自己才是正兒八經的民國政府!只是大家在前面加個“偽”,以便和重慶國民政府區分!
再舉個最近的例子:剛果(金),剛果(布),倆國家挨著,都起一個名字,沒人改,大家只能用首都不同加以區分,但是人家自己肯定不會這樣冠以名字!
對外時,對於自己的國號稱呼都是直接稱名,漢、魏、晉、宋等。對內則是以年號或者諡號來稱呼。
帶有方位指示性的朝代,都是後代史學家為了方便區分按照地理位置或者前後給予的劃分。
如按照都城地理位置劃分的:
西漢、東漢;西晉、東晉;南齊、南梁、北魏、西魏、東魏、北齊;北宋、南宋等
比如西晉與東晉,都稱呼為晉,但是後代史學家為了方便區分,劃分為東晉與西晉,但是當時人並不如此劃分。
其自稱都是本國名號,比如《南史》中,對於宋齊梁陳,都是正呼其名而不是劉宋、南齊、南梁等稱呼
按照時間先後順序劃分的:
北周、後漢、後唐、後周等都是按照先後順序。
比如先秦時期就已經有周,而宇文泰後人建立“周”,就是“北周”或者“後周”,唐之後因為又有郭威建立的周稱為“後周”,所以宇文氏所建常稱為“北周”。
但是無論是北周還是後周,其華人對於自己的稱呼都是“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