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吟》一詩寫作於1922年9月,即聞一多去國留學於美國的第三個月。這是作者看到“他鄉的太陽”後突發的思鄉懷國之詩。從詩歌的運思方式看,詩人並沒簡單地沿著託物抒情的路子結構詩作,也沒有從“天涯共此時”的方式感時傷世,思鄉懷國,而是以動態的詩歌思維,將自己在他鄉看到的太陽想象為“那是從家鄉升起的太陽”,是來自家鄉的親人。因為,那“六龍驂駕”的“神速的金烏”,是家鄉給太陽的乳名,那沐浴著熱情的東方“慈光”的“北京城裡的官柳”,是九曲迴腸的夢裡家鄉。《淮南子》中說:“日出於暘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入於虞淵之汜”即,日出東方——詩人的故鄉,這是該詩的情感起源,愛著“文化的中國”的詩人,其漂流之感也與太陽在宇宙中的“奔波不息”、“無家可歸”在情感上得以共鳴。詩人的思鄉之苦也因此得以補償。
《太陽吟》很有形式感,是聞一多“新格律詩”的實踐之作。此詩與追求“文化的中國”文化內涵相一致,聞一多尋找的是“和諧”、“均齊”以及音樂美等傳統詩歌的形式美感。《太陽吟》的節與節之間勻稱,句語句之間基本均齊,具有不錯落、不突兀的齊整效果;同時,該詩押ang韻,一韻到底,語言鏗鏘高亢,凸現了詩人 “令人心痛”的內在情愫,給人極大的震撼力。所以,這是一首很適合朗誦的詩。在郭沫若詩歌“用生命的高潮感突破形式”(藍棣之)的詩歌語境中,聞一多詩歌的形式節制實踐具有詩歌史的意義
太陽吟》一詩寫作於1922年9月,即聞一多去國留學於美國的第三個月。這是作者看到“他鄉的太陽”後突發的思鄉懷國之詩。從詩歌的運思方式看,詩人並沒簡單地沿著託物抒情的路子結構詩作,也沒有從“天涯共此時”的方式感時傷世,思鄉懷國,而是以動態的詩歌思維,將自己在他鄉看到的太陽想象為“那是從家鄉升起的太陽”,是來自家鄉的親人。因為,那“六龍驂駕”的“神速的金烏”,是家鄉給太陽的乳名,那沐浴著熱情的東方“慈光”的“北京城裡的官柳”,是九曲迴腸的夢裡家鄉。《淮南子》中說:“日出於暘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入於虞淵之汜”即,日出東方——詩人的故鄉,這是該詩的情感起源,愛著“文化的中國”的詩人,其漂流之感也與太陽在宇宙中的“奔波不息”、“無家可歸”在情感上得以共鳴。詩人的思鄉之苦也因此得以補償。
《太陽吟》很有形式感,是聞一多“新格律詩”的實踐之作。此詩與追求“文化的中國”文化內涵相一致,聞一多尋找的是“和諧”、“均齊”以及音樂美等傳統詩歌的形式美感。《太陽吟》的節與節之間勻稱,句語句之間基本均齊,具有不錯落、不突兀的齊整效果;同時,該詩押ang韻,一韻到底,語言鏗鏘高亢,凸現了詩人 “令人心痛”的內在情愫,給人極大的震撼力。所以,這是一首很適合朗誦的詩。在郭沫若詩歌“用生命的高潮感突破形式”(藍棣之)的詩歌語境中,聞一多詩歌的形式節制實踐具有詩歌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