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尊銘文因出現了最早的“中國”二字,備受關注,銘文中的“中國”,指的就是當時的成周(洛陽)一帶,銘文末出現了“唯王五祀”的紀年標識,那麼唯王五祀到底是哪一年,學術界有以下幾種觀點:
周公五年說:是從周公代政成王始,指代政第五年;
周公七年說:從周公受命算起。周公旦保文武受命惟七年:武二年死,之後周公代政成王五年,也即武王二年+成王五年,共七年,說法不同,與上述周公五年實際上是指同一年。
這是指周公還政周成王後,成王親政後的第五年。這個說法比上述靠譜,因為銘文中明確說的是“王”五祀,顯然是一位周王,而不是周公,況且目前無證據證明周公稱王。
周朝初年,延續商朝的紀年方法,用祀不用年,如“王五祀”,其實是“王五年”的意思,周初還沒改變紀年方法,到周朝後期,才由祀改年。
這個說法是基於周朝初年“祀”與“年”不混用的前提。如,周成王親政當年,在洛邑改元,進行了元祀:
元祀:
周成王親政若干年後,周成王在洛宅茲中國,也即唯王五祀:
五祀:
這種說法也比第一種靠譜。因為五祀肯定在元祀之後,而《尚書•洛誥》明確記載了周公還政之年(周公七年)正好是成王元祀,由《尚書》記載即可排除第一種說法。
何尊銘文因出現了最早的“中國”二字,備受關注,銘文中的“中國”,指的就是當時的成周(洛陽)一帶,銘文末出現了“唯王五祀”的紀年標識,那麼唯王五祀到底是哪一年,學術界有以下幾種觀點:
一,周公五年/七年;周公五年說:是從周公代政成王始,指代政第五年;
周公七年說:從周公受命算起。周公旦保文武受命惟七年:武二年死,之後周公代政成王五年,也即武王二年+成王五年,共七年,說法不同,與上述周公五年實際上是指同一年。
二,成王親政五年這是指周公還政周成王後,成王親政後的第五年。這個說法比上述靠譜,因為銘文中明確說的是“王”五祀,顯然是一位周王,而不是周公,況且目前無證據證明周公稱王。
周朝初年,延續商朝的紀年方法,用祀不用年,如“王五祀”,其實是“王五年”的意思,周初還沒改變紀年方法,到周朝後期,才由祀改年。
三,成王親政後第五次大祀這個說法是基於周朝初年“祀”與“年”不混用的前提。如,周成王親政當年,在洛邑改元,進行了元祀:
元祀:
《尚書-洛誥》朝至於洛師.....周公曰:王,肇稱殷禮,祀於新邑...宗以功作元祀。周成王親政若干年後,周成王在洛宅茲中國,也即唯王五祀:
五祀:
《何尊銘文》:“唯王初遷宅於成周...宅茲中國...唯王五祀”。這種說法也比第一種靠譜。因為五祀肯定在元祀之後,而《尚書•洛誥》明確記載了周公還政之年(周公七年)正好是成王元祀,由《尚書》記載即可排除第一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