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影寄相思
-
2 # 陽光正好的日子
哎~我們說羨慕你不?
我2011年上的大學,大一,大二自己到處跑,在老家辦理的助學貸款。因為父母都健在,我是家裡最小的,兩個哥哥,都在外打工,但是工資微薄。母親也辛勤打工,父親沉迷賭博,很多年不管家裡的經濟開銷。所以去貸款,很難稽核通過。通過親戚找的關係,也比較艱難貸款。
因為貸款實在困難,大三大四就自己暑假打工,父親那會稍微好點,每年湊學費,父親給3000,母親給1500,剩下的靠自己。
大學四年,總共問母親要了兩次生活費,每次都被母親罵得痛哭流涕,罵得話,實在特別難聽,很難聽很難聽的那種話,還不僅僅是不好聽。然後我自己會躲起來哭好多天,傷心很久才能平復,有一次因為傷心過度生病了。就這樣的結果是,目前每次就給300元。大學四年,總共給了3600元。
很羨慕你呀,真的很羨慕。她最多隻是說幾句,也許是生活不易,掙錢不易,所以她會不由自主的嘮叨幾句。成年人的辛苦,無處發洩,只能堅強撐下去。所以多理解一點,多包容一點。畢竟能盡責養你一場,已經是不易,她很愛你,很愛你的,相信我!
-
3 # Mylife祁西陸
我覺得不該,除非你能力自己掙生活費。
不過我會駁回去,因為我真的有點受不了。
我每個月的生活費都是沒有了就去問爸爸要,說實在的,每次問之前我都要醞釀好久。雖然說這沒什麼,但我總覺得自己已經成人了,問要錢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每次問要生活費總得惦著臉要(我沒什麼意思,我和爸爸媽媽關係很好),而且不只是我有這種感覺,我的一個舍友也是這樣,每次要生活費都很難受。
放寒暑假回家,我媽有時會說每個月那麼準時的要錢,一到30天就要。然後我就會說:“是你們說一個月給那麼多錢的,我又沒有多要,準時怎麼了,花不完我就存起來的呀。”然後我媽又不說話。我沒有槓我媽的意思,我是覺得當初定好這麼多錢,那我也不多要,每個月我會存一點,要不然每次都要拖到一個多月再要,花得光光的,自己手裡沒有應急存款,怎麼辦,生了病怎麼辦?也不能每次問舍友借吧。
有時候我覺得,我父母說是沒有錢的時候再問要其實是怕我不打電話回家,哪怕是打電話問要錢也行,就怕固定日子給錢了就不打電話了。這樣我倒是不會,基本上一個月3次以上的電話(看起來不多,要是打多我媽會煩的,哈哈哈),聊聊家常,問問爺爺奶奶的身體健康什麼的。
如果題主覺得每次問媽媽要生活費時因為媽媽多說兩句而不開心,倒不如從“媽媽其實是想和你多說兩句話”的角度想問題,因為讀大學在外,父母老是見不到孩子,很多時候,父母只能以這個方式來表達對孩子的思念。
再者,題主還是受不了這樣的嘮叨,為了這種不舒服的感覺,那就自己努力掙生活費吧!不過即使自己有能力了,也不要忘記常打電話回家喲。
-
4 # 借我翅膀去飛翔
我就是那個母親
從孩子到成人…人生的每一步都有家長在參與哪怕那一天子女也為人父母。
從有人類開始這樣的迴圈一直在進行…
在今天培養一個孩子不光要傾注母親全心身還得付出家庭開支佔比的極大一部分。世間做Quattroporte的父母極少,大多數家庭以打工收入維持家庭開支。一個大學生每月用度幾千是你父母月工資收入的多少%做子女的該心中有數…父母的那份責任與愛沉甸甸你感覺了沒有?
每月生活費繳給子女並且一定會叮囑,是因為生怕孩子尚年輕不會管理資金養成日光族這樣的習慣非常要不得,而家裡的實際情況根本無法支撐這樣的陋習,讀大學識大體該為父母分擔,那一份月費用其實一直在提醒你要努力學習勿分心,更希望你學業有成自食其力…
我的女兒已經成家並且做了媽媽我的家教不容許輕易問家長要錢,錢你得自己去掙自己安排家庭開支。父母的錢不是孩子的錢,社會風氣怎麼樣與我家教無關並且會竭力抵制啃老…
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但是主觀上一直依賴父母的孩子不會感恩,更不會去努力工作與生活,這樣的孩子堪憂,這樣的孩子是無法作為父母去傳承下一代…
做父母的終將先孩子離去,真到那一天你的孩子還去依賴誰?
至於孩子會怪罪,不落好不是我作為母親該去思考的…
我是母親:教孩子與人為善,合理用度努力工作是家庭責任,不給社會製造次品更是社會責任。並且會終身致力於此不敢懈怠
-
5 # 時光深深
重要的是溝通,不是反駁!可能,你媽媽說話的方式讓你反感,但是你要懂得,每個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你已經上了大學,已經是成年人了,要懂得和父母溝通,畢竟血總是濃於水的,只要你方法得當,你媽媽一定能改變她對你的方式!這是我一個家有大二學生的媽媽給你中肯的建議
我女兒大二,我家雲南一個小縣城裡 ,女兒在浙江的寧波大學讀書,我每個月30號固定給她打2千元,沒什麼特殊情況她不會再跟我要錢,過節的話我就給她發幾百元不等的紅包,她真的從來沒有跟我多要過錢,我也會隨時問她的情況,和她談心,問她需要什麼,她都會愉快的跟我說她的事情,有需要直接說,而且永遠會掛在嘴邊一句話“謝謝媽媽”!每次收到錢也給我發信息,一定會加一句“謝謝爸爸媽媽”!這個是相處的藝術,父母也是凡人,也愛聽甜言蜜語,你不需要付出什麼,只要嘴甜一點,父母就高興得跟二猴子似的,你相信我。當然,對父母,心一定要是真的,不要光有甜言蜜語
-
6 # 心理彥究員
媽媽這樣做,的確是讓人不太舒服,給了錢也不落好,這是很多家長的寫照。一邊付出著一邊嘮叨著,一邊做著善意的事一邊又說著惡意的話,後者把前者的好都給抹殺了,讓人愛不起來。
一句話,媽媽情商不高。但是,媽媽肯定不是故意讓你不舒服的,她這麼做一定有她的原因。所以,不建議你反駁媽媽。
首先,我們就來看看媽媽這麼做的原因有哪些。
弄清楚了原因,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溝通和處理了。
1、針對第一種原因,可以這樣溝通:“媽媽,我知道您是想讓我學會節省。可是你每次這麼說我感覺不舒服,因為我覺得您不相信我。我瞭解家裡的情況,我每個月都在計劃著花錢,從來沒有浪費。所以,我希望媽媽能相信我,我不會浪費的。以後每月的生活費您固定在每月的一號打給我好嗎?”
具體的溝通方式就是:先把理解媽媽的內容說出來,與媽媽共情,然後再說出你的感受和期待。
2、針對第二種原因,你試著換個角色。
媽媽自動化地把當年對父母的不滿投射到了你身上,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媽媽其實是活成了當年的那個委屈的受埋怨的小女孩。這個時候你可以轉換自己的角色,用成年人的方式跟孩子式的媽媽互動。
成年人的標準是成熟,既理性又感性,能用昇華的策略與人互動。感性是能讀懂媽媽的情緒和內在的恐懼,先安撫她的情緒。理性是能有效引導媽媽做出正確的行為,而不是被不滿的情緒所控制,做出傷人傷己的事。最終既尊重媽媽也尊重自己,達到利人利己的雙贏結局。
比如:“媽媽,剛才我要錢的時候我感到您都不太開心,是不是最近太累了,還是遇到什麼不高興的事了?來,我給您捶捶背。”這樣就能有效緩解媽媽的情緒,也能讓她覺察到自己的情緒。
情緒被安撫後,媽媽就能聽進去你說的話了,也就是說你可以指導正確的行為了。
比如:“媽媽,以後如果有不高興的事,或者是對我有不滿意的地方,我希望您能直接說出來,讓我知道您為什麼生氣,然後我們再一起想辦法解決。如果我每次要錢的時候您都這樣,我還以為您是不想供我讀大學呢,這不就產生誤會了嘛,您說是不是?”
-
7 # 醜八怪大馬猴張小七
我80後,上小學開始,家裡就給零用錢,我媽是給的挺多,但每次嘮叨很久才給,我得老實的坐那聽她說很久,像上課一樣。95年左右吧上小學三四年級了,我媽給我是幾十塊的給我,沒零錢就給一百的。她也不管我怎麼花,花多少,我也不亂花,就是吃飯,路費,班費,買點文具之類的。但她就是忍不住每次給錢就說一大堆,有的跟我都無關她也會說很久。後來有一次我忍不了,我就走了,不要錢了。上學天黑就走,下學天黑還沒走回來,飯也沒吃。來來回回幾天,我就黑瘦黑瘦的,人也沒精神,說話也沒力氣。我爸問我怎麼了我也沒說。後來學校讓交錢,我也沒跟家裡說,第二天老師問我要,我說沒錢,你找家長要吧。然後老師找家長要了錢。我媽說,交錢怎麼還不告訴我,還等學校找家長要,我也不說話。反正以後我就不提錢了,也不花錢了。大不了就餓著,自己走路唄。學校要交什麼錢,我都不交,等學校找家長要。後來我爸看明白了,我爸說,以後爸給你零用錢,別找你媽要了,我也不說話,我爸就把錢放我文具盒裡要麼就是衣服裡。我爸說又不是窮的做不了車,吃不起飯了,幹嘛整這樣啊,哪有人家孩子天天飯都不吃的。其實我家條件算挺好的,就只是我媽愛叨叨。
再後來上初中,我媽依舊這樣,我爸給我零用錢,但我媽依舊叨叨,不給錢也叨叨,聽見錢就叨叨。我都要被念成精神病了。我想算了,我就不上學了,打工,學面典,學美髮,反正先去當小工,一個月給的特別少,然後就學,一邊學一邊幹,而且我還有挺多小聰明的,幹活也麻力。那時美髮小工一個月給一百多塊錢,我幹半個月後就給我漲到四百,那時我不幹剪頭,專幹燙染,我挑麻煩又錢多,又不用技術的幹,那時要求沒現在的高,都是染髮膏對雙羊奶就染,顏色就那樣,那時候誰也染不出你想要的顏色,大工也一樣。反正我一個人一起幹十多個燙染的,又洗又吹又上藥水,人家也都好說話,想讓人家等就說沒上色,反正話很多,就是等著被,整完這個整那個,還有幾個都做一半這樣的,我還跑去發傳單,之前都沒人發了放著的,我去發。那一個月給了我二千四百塊錢。我也很會說,他們年齡大的老員工聽我說話也是雲裡霧裡的,說的頭頭是道的。後來我爸媽說不行,這麼小就不讀書,以後可怎麼辦。然後我又不想要家裡錢,也不想聽叨叨,我就說,我在我不上學的時候去打工,然後不要家裡錢,你以後別再唸叨我了。就這樣又上學,又工作。學了一樣又一樣。後來我媽也不念我了,因為看我真是太累了,我爸就說,家裡也不是沒錢,幹嘛把孩子逼成這樣,一個女孩子,好好上學不好嘛,才幾歲啊。不過後來我也是沒怎麼上學了,就是邊學邊工作,掙錢兌點小門市,學校附近做小吃,美髮,夜市擺攤什麼都幹。後來兌網咖,兌歌廳,倒是都掙了點小錢。也是當初我媽這樣,才成就我現在的樣子,也許一直低頭等錢上學,不一定會比現在的效果強。我感覺不要糾結媽媽叨不叨你,想要不叨,自己想辦法掙錢,你自己不掙錢就別怪人家叨你,因為錢不是你掙的。
-
8 # 懶熊聽風
我讀大一,第一個月,我媽每個月給我打600,有時候交考計算機英語等級這些費用也包括裡面的,當時我一個月不買其他的,完全夠用的,剛開始幾個月都這樣的。過幾個月後,我媽會問我錢用完沒有,我說用完了,她就會說,你節約點啊,用這麼多,我說好的,就聽著就好了,畢竟他們不容易,但是我確實很節儉了,一天吃飯10元最右。我們班的貧困生一個月都1000生活費,總覺得我們評助學金,根本就不公平,但是隻有認了。我媽經常跟我打電話,但是最常說的一句就是,有時間做兼職掙錢啊,跟我訴苦家裡窮,自己頭疼之類,我也很心疼,我也開始去做兼職了的,我媽跟我說的次數多了,我就乾脆跟我她,以後學費生活費我都自己解決,你不需要給錢。 我剛開始做著發傳單,10元一個小時,最窮的時候,身上只有10元,出去掙的都是下頓飯錢,後面我熟練了兼職,自己一個人做5份兼職,家教,學校超市幫忙,網上幫人p圖,宣傳教師資格證,培訓學校老師,可以說,上學時間就是休息時間,每天晚上忙到12點左右睡覺,跟同學基本0交流,壓力很大,還每天聽我媽訴苦,我還得心態很好地安慰她,那段時間,不是我男朋友一直疏導我,我估計都要抑鬱症。當然上課學習也不耽誤,依舊獎學金,畢竟那也是收入。最狼狽的是,冬天,那天平安夜,去稍遠地方有兼職,在超市外面擺攤攤,吹著冷風,特別冷,後面還下雨了,淋著雨趕著回校上課,溼衣服都沒來得及換,雖然遲到了,但是老師沒怪。雖然苦點累點,但很充實,每學期獎學金也不落下,自己掙的錢用著很開心,雖然不多。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自己開了個網店,收入比以前高些,也沒那麼辛苦了。
寫在後面的話:爸媽養家也不容易,你這麼大了,他們也不年輕了,節約習慣了的,她說我們兩句,我們要多理解,如果你實在受不了,不如自己掙,既能分擔,又不用聽她碎碎念。
2020,你要加油,不逼迫自己,也發現不了這麼強大的自己。
-
9 # 一棠貓
作為孩子的母親也是母親孩子雙重身份回答一下。
我母親就是這樣的人,從小到大,只要買東西要錢,必定難為你,難聽的話就得受著,為啥,拿人手短。!
但是,這樣拿了人家就感激你,認識你的不容易了嗎?要我說,你不說,十分恩情,說了,一分。
提個問題,你上班每個月按時發工資,你覺得這個公司還挺好的。
但是,每次發工資,老闆娘都在旁邊說,懶鬼幹啥啥不行,又窮又饞,發工資跑挺快。
相信沒幾次,你有機會,肯定跳槽。為啥,我明明憑自己本身工作,你說的和你施捨一樣。人格侮辱。
那你說,孩子不是員工。
是的呢,孩子是親人,不是員工,親人就能侮辱?
當然,說幾句酸話不算侮辱,但令人厭惡。
你又說,孩子不給我創造價值啊,光花錢!我在問你,不創造價值,你生孩子幹啥。
你問問自己,你究竟想要孩子怎樣的報答?每次你寄錢都隔空給你磕個響頭?
早知道,你的孩子已經大學了,很多道理都懂,你給他錢的時候,他是心虛的,你這時候說,你想幹什麼,要挾嗎?你想想你的老闆發工資給你,不是說,下個月繼續努力,而且說,你知道公司這個月業績不行,你自己看著辦吧。你肯定拿了錢就上招聘網站,絕對不會去想,我老闆這麼難還給我發工資。就是你老闆把這話說了,你心裡也是呵呵。
其實,簡單來說,這種說酸話的行為,就是情商低。往往自己付出的最多,最後一分不得,人家都不待見,第一個被拋棄。我媽在我表弟小時候經常給他買衣服啥的,每次都讓我表弟說,以後對姑姑最好,孝敬姑姑,現在我表弟30的人了,結婚都不通知我媽(在一個城市)
最後子女,你自己要想清楚這個底層邏輯後,就對酸話不敏感了。她說就讓她說去。很多人改不掉甚至沒有這樣的認知。你無力更改。
最後一句,作為過來人,儘量經濟自由,我上大學假期都在打工,你會發現,你會掙錢了後,父母對你的態度會好很多。即便是離開,你也有底氣。最好的親子關係就是相互牽絆但是不干涉。相切不相交。
-
10 # 教育吾小事
我認為天下間沒有那個父母是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的,他們寧願自己過得苦點累點都要想辦法讓自己的孩子過得好點。這就是來自父母的愛,一種無私奉獻的愛。雖然他們嘴上不說,但是他們會通過自己的行為來表明自己的意思。
兒行千里母擔憂,自己的孩子長大了,要去到外地讀書了。作為父母肯定是想讓他們在外面生活得體面一點,不至於被別人瞧不起。父母掙錢不容易,她也知道可能每個月給你的生活費不夠,但他們也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滿足你。
一、父母掙錢不容易,要多體諒他們,不要跟他們頂嘴,更不要讓他們擔心。我覺得沒有誰家的錢是大水衝來的,也沒有誰家的錢是地上撿來的,更沒有誰家的錢是憑白無故得到的。而是自己的父母在外面任勞任怨,努力掙來的血汗錢。生活本就充滿著辛酸,父母為了供你讀書更是不容易,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為的就是能撐起這個家。但是不管如何辛苦和困難,他在你的面前從來沒有抱怨過,每天都是笑呵呵的。為的就是不給你增加壓力,讓你好好學習。
而你倒好,不但理直氣壯的要錢,而且對於父母的嘮叨還想反駁回去,真的是不知道賺錢的不容易啊。父母的嘮叨不是說你怎樣不好,只是讓你在學校省著點用,不要一兩天就把一個月的生活費給幹掉了。他們賺錢很辛苦,又沒有文化,人又老實,做一天的工下來,別人給多少就要多少,也不會去和別人討價還價。
你有沒有想過,當你在學校裡面開心玩耍的時候,你的父母在幹嘛?他們有可能在某個工地裡辛苦的搬磚。當你在學校裡面吃好的喝好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他們此時此刻在吃什麼,有可能是鹹菜加饅頭。即使他們很辛苦,但是他們從來不會在你面前表現出來。所以我們不要認為父母給錢我們是天經地義的,我們要多體諒他們,用學習成績來回報他們的辛苦,還要照顧好自己,不要讓他們擔心。
01、面對父母我們要學會感恩,十月懷胎不容易。
02、面對父母的嘮叨,我們不要心煩,要耐心聽講。
二、每次向媽媽要生活費的時候要記得說聲謝謝,有可能因為你的一聲謝謝,她都會高興一整天。其實父母對我們的要求並不高,他們只是希望我們能明白他們的用苦良心。為了能讓我們在學校有一個好的生活條件,他們省吃儉用,再苦再累的工也去做,並且他們不捨得在自己身上花一分錢。工作賺來的錢全部攢起來,為的就是留給自己的孩子。有時候在外面肚子餓了,甚至都不捨得花錢買一份盒飯來吃,因為他們覺得太貴了,還不如鹹菜和饅頭來得實在。
雖然父母的辛苦我們是看不到的,但是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想象得出來。所以當我們向父母張口要生活費的時候,要記得和他們說一聲謝謝,謝謝父母無私的奉獻,謝謝父母無私的愛,謝謝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等我們出社會後,通過自己努力來回報父母。
可能因為我們的一句謝謝,父母會感覺自己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所有的疲勞都會煙消雲散了。所以我覺得一句謝謝既可以表達出我們對父母的辛苦表示理解,又可以讓父母感覺我們懂事了,真正長大了,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了。
01、多理解父母,不要讓他們覺得我們長不大
三、多關心自己的父母,隔三差五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其實在生活中父母最牽掛的還是自己的子女,不懂你們有沒有發現,如果你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打過電話給自己的父母,突然之間打個電話回去,你會發現在電話那頭的父母非常的激動,以至於講話的聲音都有一些顫抖。並且還一個勁的問你在學校過得好不好,有沒有吃飽之類的話,雖然明明知道答案,但還是控制不住自己。
所以我覺得當我們和父母分隔兩地,長時間不得見面。我們可以隔三差五的打個電話給自己的父母,聽一聽他們的嘮叨,聽一聽他們的聲音,以解思念之苦。我們也可以詢問一下父母的近況,問一下他們最近過得好不好,還可以囑咐他們,讓他們不要過於勞累,要注意身體。
兒行千里母擔憂,這句話說得一點都不錯,不管我們身在何處,最牽掛我們的還是自己的父母。即使我們長大後還是一樣,因為在父母的眼裡,我們永遠都是孩子。
01、多關心自己的父母,讓他們感覺到你也是在乎他們的。
02、多陪他們聊聊天,聊一聊你的學習和生活。
總而言之:父母一輩子真的不容易,為了孩子,為了生活,為了家庭。他們從來沒有好好得過休息,一年365天,每一天都在工作,賺錢養家。我感覺父母就像是電視裡的超人一樣,無所不能。
回覆列表
一般來說,每個家庭寄給孩子的生活費,會根據大學所在地生活水平的狀況確定每月大概需要多少,並在一定時期固定這個數目。當然,家庭條件好的,會多些,家庭條件差的會少些。
不管你的家庭怎樣,也不管母親寄給你的錢是多還是少,作為子女,都要心存感恩,而不是把爹媽給的一切當成理所當然,必須給的。往古來今,成大事者,必然是懂得孝道的人。
如果是自己平時花錢就多,母親念兩句,要包容理解,改一下大手大腳的習慣。如果平時生活費就不多,自己也比較節儉,母親還喜歡念兩句,一般說明母親掙錢不易,恰恰要體恤母親的艱辛。如果家庭經濟條件過得去或者不錯,母親喜歡念,一是性格使然,二是想讓你養成好習慣。你反感,有母親表達方式欠妥,不懂心理學,不懂教育方法的緣故。以上,不管什麼情況,作為大學生,你都要學會與母親溝通,有技巧地指出母親表達方式上可能傷人的地方,同時,一定要表達出對母親深深的感恩之心。
養兒方知父母恩,善於換位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