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唱唱春紅

    首先這僅僅是見仁見智而已。

    傳統的啟蒙教育那麼好,為什麼幼兒園現在不講“三千百”?傳統文化反淪落為招生的一個噱頭?

    單單就“格物”來說,這個是需要有足夠的知識與智慧來支撐的。王陽明30歲了還在格竹子,幼兒階段5-6歲邏輯思維是萌芽階段,有的孩子獨立思考還不能,讓他格什麼物?明什麼理?學前孩子的知識是聽來的,看來的,模仿來的,摸出來,聞出來,聞出來,親身體會來的。

    近些年國學各個領域大火,學校教育、電視節目、企業文化等等。但漢服再怎麼復興至多也就是件節日服裝。漢朝時為什麼胡服騎射?時代向前發展。我們回不去的。

    但是我們卻又在懷念以前的純粹。好奇怪是不是?這些年上課時學雷鋒、做好事,扶老奶奶過馬路,不敢講了。老人摔倒了不敢扶、賊進家裡不敢打、上廁所大不出來都要告地球管委會沒有在屁股下面配置合適的引力。。。如此社會環境中,受傳統教育長大的孩子們可能成為一股清流。但同樣我也很擔憂他們的適應能力。人畢竟是社會動物,他們不可能遇到的都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髒衣服太多了,就一盆清水洗不淨的。

    借我愛人的一句話,最需要教育的是孩子的父母。那時我給孩子們講吸菸有害健康,所以你們長大了也不可以吸菸。孩子們第二天來了告訴我說:我爸爸說你是傻13。

    言歸正傳,傳統文化固然好,但無疑也是有些與時代脫節的地方。套用清末面對外來文化的一句話,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教育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希望致力於此的教育從業者能很好的把握這個平衡點。願孩子們健康長大,願明天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學了十幾年英語,結果還是啞巴英語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