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宣佈舉辦紅米獨立品牌釋出會,對此你怎麼看呢?小米的高階之路走得太過艱難,一直襬脫不了低端、價效比手機。而面對華人漸漸升級的手機消費,華為抓住了機遇逐漸打出了高階的路子,而小米則在一次一次衝擊高階的路上雖有小成但始終無法破繭成蝶。
2019年新年伊始,雷軍就迫不及待打出一記重拳,原來主打低端的紅米品牌將獨立運營,名稱改為“Redmi”,並且也網羅了金立手機的前Quattroporte盧偉冰加盟小米。看來小米如今又添入一員猛將,勢必要像華為的華為品牌和榮耀品牌一樣,各司其職滿足不同的使用者需求,分別佔領不同的市場。
應該說這個決定並不是臨時起意,而是醞釀已久的“陰謀”吧。特別是榮耀的聲名鵲起,華為的雙品牌戰略成功應該說對雷軍的刺激不小。原本想就用小米品牌在高中低端同時衝刺,以便形成一個拳頭打出去更有力量。可惜的是,雖在中低端有大量米粉的同時,在高階市場使用者卻又寥寥可數始終無法攻入高階的堡壘,這應該是雷軍心中的痛。
想要解決這個痛而採用雙品牌戰略更加細分使用者定位,小米和紅米各有自己的定位、各有自己獨立的運作團隊和資源。就像雷軍所說,紅米專注極致價效比、主攻電商,而小米則專注中高階和新零售。今後看來和華為的針尖對麥芒式的肉搏戰是免不了的,而與OPPO、VIVO、魅族之間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從國內到國外,都會是免不了的。
但這樣的安排是否一定有效,還得經過時間檢驗。小米、紅米在市場中差不多已經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價效比印象,要想甩掉這種印象也不是那麼容易。不過相信雷軍應該還是能夠有足夠的信心,才會如此操作吧。
小米宣佈舉辦紅米獨立品牌釋出會,對此你怎麼看呢?小米的高階之路走得太過艱難,一直襬脫不了低端、價效比手機。而面對華人漸漸升級的手機消費,華為抓住了機遇逐漸打出了高階的路子,而小米則在一次一次衝擊高階的路上雖有小成但始終無法破繭成蝶。
2019年新年伊始,雷軍就迫不及待打出一記重拳,原來主打低端的紅米品牌將獨立運營,名稱改為“Redmi”,並且也網羅了金立手機的前Quattroporte盧偉冰加盟小米。看來小米如今又添入一員猛將,勢必要像華為的華為品牌和榮耀品牌一樣,各司其職滿足不同的使用者需求,分別佔領不同的市場。
應該說這個決定並不是臨時起意,而是醞釀已久的“陰謀”吧。特別是榮耀的聲名鵲起,華為的雙品牌戰略成功應該說對雷軍的刺激不小。原本想就用小米品牌在高中低端同時衝刺,以便形成一個拳頭打出去更有力量。可惜的是,雖在中低端有大量米粉的同時,在高階市場使用者卻又寥寥可數始終無法攻入高階的堡壘,這應該是雷軍心中的痛。
想要解決這個痛而採用雙品牌戰略更加細分使用者定位,小米和紅米各有自己的定位、各有自己獨立的運作團隊和資源。就像雷軍所說,紅米專注極致價效比、主攻電商,而小米則專注中高階和新零售。今後看來和華為的針尖對麥芒式的肉搏戰是免不了的,而與OPPO、VIVO、魅族之間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從國內到國外,都會是免不了的。
但這樣的安排是否一定有效,還得經過時間檢驗。小米、紅米在市場中差不多已經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價效比印象,要想甩掉這種印象也不是那麼容易。不過相信雷軍應該還是能夠有足夠的信心,才會如此操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