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是:第二季真實收視率遠高於第一季,但是影響力確實可能低於第一季。1、百度指數不知道有沒有合入愛奇藝的相關資料,沒記錯的話,第二季愛奇藝上播放次數是近10億,第一季是4億,當然可能和第二季獨播有關。從周圍的小樣本觀察來看,關注爸爸去哪兒節目的人群,大盤已經轉移到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了,收視率其實已經遠遠無法反應出節目的真實熱度。2、第二季的致命問題是:孩子選角不平衡。
3、任務不出彩。整個爸爸去哪兒,有一個核心任務,就是做菜。這個設計是很棒的額,因為做菜爸爸可以參與,找食材可以孩子參與,中間可以揉入各種任務,串起整個一條線。但是第二季的任務,設計的,難度有餘,技巧不足,於是導致都是爸爸向的任務,甚至很多工需要爸爸的合作,孩子的共同參與度反而不高。趣味不是榨出來的,應該是落差自然生成的。比如浙江村子裡的包粽子,這個設計到底是有什麼意義呢?爸爸輸了,很累,然後讓孩子餓肚子?水雲間又有什麼意義?以至於有的時候爸爸都累到沒有時間照顧孩子。這幾個爸爸說五個家庭的融合不是蓋的,因為他們真的很多時候得一起上陣,才能解決問題,反而爸爸之間的互動更頻繁。
4、拍攝的抽離感越發強烈。無論是攝像頭亂入,還是話筒亂入,偶爾為之可以,因為孩子的反應會帶出這個,很難避免,但是出現的多了,“作”的感覺非常深,完全無法從童趣的角度欣賞。也看過美國的一些真人秀,沒看到過這麼做,我幾乎以為是製作失誤了。揣測第二季的孩子黑很多,也是因為他們通過鏡頭,比第一季更多更頻繁的意識到了這是一個鏡頭秀,所以會忽略孩子的自然反應,從秀的各種角度揣測。
關於好的:
第二季的少了簡單的歡樂,成長略微生硬,但仍然不失為一檔好節目,因為艱苦任務後帶來的五味雜陳的幸福感,卻是第二季優於第一季的地方,吳鎮宇在浙江小鎮和fayman淚擁表愛,曹格在樹林看到老婆後幾乎失聲痛哭,都讓觀眾感同身受,也算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
我的看法是:第二季真實收視率遠高於第一季,但是影響力確實可能低於第一季。1、百度指數不知道有沒有合入愛奇藝的相關資料,沒記錯的話,第二季愛奇藝上播放次數是近10億,第一季是4億,當然可能和第二季獨播有關。從周圍的小樣本觀察來看,關注爸爸去哪兒節目的人群,大盤已經轉移到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了,收視率其實已經遠遠無法反應出節目的真實熱度。2、第二季的致命問題是:孩子選角不平衡。
年齡。在電視電影工業中,角色自帶矛盾屬性,角色定義的好,戲容易展開和出彩。先申明下,對小孩子們沒有任何意見,都很可愛,但是對於爸爸去哪兒節目來講,孩子的年齡層保持在3~6歲的學前年齡,是一個拍攝優勢,因為此時孩子懵懂初開,真性和社會性初見,是節目需要的很多爸爸和孩子的衝突,孩子和孩子間的衝突來源。而引入8歲的多多,會減弱這種衝突,孩子群裡,都知道比其他孩子都大一點的孩子很容易建立權威,因為她很容易在各類孩子間的比賽中獲勝。懸念失去後,孩子們就會無精打采,或者轉向傾慕,服從,這樣孩子間的競爭就被減弱,只能等待突然事件的發生。而孩子和父親的衝突,也從5個減少到了4個。個數。我很詫異的是讓曹格帶了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是年齡最小的,而且他還有腰傷。在第二季這麼絕的任務設定下,這簡直是把他逼上死路啊。而且因為這個設定,使得很多爸爸+孩子的競爭無法順暢展開,因為曹格有兩個,還1男1女,你怎麼絞盡腦汁設定任務,都不可能平衡的,事實也是。這個環節看似引入了爸爸和孩子們的概念,可能會吸引二胎的父母,但是實際證明是個很嚴重的策劃失誤,打亂了節目的核心 - 任務的設定,為了1,失了4。背景。我完全理解楊威和吳鎮宇的參加。就是想讓不同背景文化的小孩子在一起,看融合和衝突。但是很遺憾,看到了衝突,沒看到融合。至此我完全不相信小孩子在一個多國幼兒園能學會多國語言了,fayman的中文,從頭到尾,幾乎都講不連貫,而為了節目,其他小孩子肯定都知道要說中文,而任務中和其他人的接觸,也都需要用中文,於是fayman被自然排斥了,他找joe,其實是一種被迫處理,因為只有回到英語,才會舒適。可見,語言不通的情況下,連小孩子融進小孩子都很難。3、任務不出彩。整個爸爸去哪兒,有一個核心任務,就是做菜。這個設計是很棒的額,因為做菜爸爸可以參與,找食材可以孩子參與,中間可以揉入各種任務,串起整個一條線。但是第二季的任務,設計的,難度有餘,技巧不足,於是導致都是爸爸向的任務,甚至很多工需要爸爸的合作,孩子的共同參與度反而不高。趣味不是榨出來的,應該是落差自然生成的。比如浙江村子裡的包粽子,這個設計到底是有什麼意義呢?爸爸輸了,很累,然後讓孩子餓肚子?水雲間又有什麼意義?以至於有的時候爸爸都累到沒有時間照顧孩子。這幾個爸爸說五個家庭的融合不是蓋的,因為他們真的很多時候得一起上陣,才能解決問題,反而爸爸之間的互動更頻繁。
4、拍攝的抽離感越發強烈。無論是攝像頭亂入,還是話筒亂入,偶爾為之可以,因為孩子的反應會帶出這個,很難避免,但是出現的多了,“作”的感覺非常深,完全無法從童趣的角度欣賞。也看過美國的一些真人秀,沒看到過這麼做,我幾乎以為是製作失誤了。揣測第二季的孩子黑很多,也是因為他們通過鏡頭,比第一季更多更頻繁的意識到了這是一個鏡頭秀,所以會忽略孩子的自然反應,從秀的各種角度揣測。
關於好的:
第二季的少了簡單的歡樂,成長略微生硬,但仍然不失為一檔好節目,因為艱苦任務後帶來的五味雜陳的幸福感,卻是第二季優於第一季的地方,吳鎮宇在浙江小鎮和fayman淚擁表愛,曹格在樹林看到老婆後幾乎失聲痛哭,都讓觀眾感同身受,也算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