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精鳥
-
2 # 岑詮
01
傳統相聲本身就是以“俗”為主要題材,面對的是社會最底層的普通百姓,博人一樂、討幾個銅錢。
北京天橋地區——相聲發源地,最早就是卸煤雜工之類的窮苦百姓聚居地,勞累了幾個小時、到澡堂洗掉渾身汙泥、聽街頭藝人說一段相聲,然後回家。
站在街頭賣藝,整了段崑曲或之乎者也的段子,你猜這些為一日三餐煩惱的苦工、會多看藝人一眼嗎?
02當然,並非說傳統相聲就都是“俗藝術”,也有不少寓教於樂、鍼砭時弊的經典作品,尤其是一些具備文化功底的藝人加入相聲隊伍之後。
俗也好、高雅也罷,能把觀眾逗樂、甚至能給觀眾帶去快樂之後的生活感悟,這就是好作品、好的相聲藝術。
無須刻意強調相聲必須高雅、或者必須“三俗”,社會文明程序、老百姓物質生活提高和審美變化,自然會淘汰那些不合時宜的藝術取向。
03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不同觀眾群體有著不同的娛樂訴求,有喜歡傳統戲曲、也有喜歡流行音樂,有愛聽體制內相聲、也有愛看德雲社相聲,藝術多元化才是社會的合理構成和有趣組合。
當然,對於低俗媚俗的藝術,時政需要引導、多數觀眾也會抵制,但這需要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04因為當年相聲界那場“反三俗”,時至今日觀眾還是習慣於把相聲之“三俗”和德雲社劃等號。
但事實上,不管是郭德綱的相聲、還是德雲社其他藝人的舞臺作品,聽多了也就明白,“倫理哏”之類的段子有、但是佔少數。
有人聽了幾段德雲社相聲、或者看了一些黑德雲社的自媒體文章,就斷章取義地認定德雲社相聲就是“三俗”,這就是傲慢與偏見的思維在作祟。
-
3 # 大杏仁
傳統相聲起源於民間,本來就是俗的東西,老百姓養活了它,並流傳下來。新中國以後,通過改良,變成了雅俗共賞的現代相聲。
說到雅,芭蕾舞雅,可是中國最初接觸它的時候,在老百姓看來,是接受不了的,認為那是有色的。那麼芭蕾舞是不是雅呢?您來評判。
說俗,二人轉俗。
二人轉一開始就是一方百姓最喜歡的文藝形式,解放前後幾乎沒有大的改良。
二人轉俗不俗呢?您來評判。
高雅的芭蕾舞老百姓並不喜歡,它也沒有獲得更多老百姓的支援,更值得一提的,我們在電視上,劇院裡幾乎看不到它的蹤跡,即便有也是太少了。
二人轉俗老百姓卻喜歡,建國以後對二人轉的反對批評也不少,但都不是二人轉“出品”地的聲音,人們逢年過節喜慶佳期還是少不了二人轉。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是:無論是雅是俗只要老百姓喜歡的才是好的,才是有生命力的。
所以什麼叫“三俗”我認為這個提法偷換概念了。
老百姓就是俗人,他們衣食住行都是俗的,他沒有那樣的經濟條件去高雅,高級別墅、高階轎車、高階保姆、高階大劇院,高階營養師等等他們“御用”不起。不就只能俗嗎?
國之根本_老百姓_俗的!
他們喜愛的東西一定很大程度是俗的,你為什麼要取消俗的呢?
-
4 # 使用者1275152439659
眾口難調也!講一則故事吧。楚王問宋玉曰: "先生您大概有什麼小小的行為不太注意吧?為什麼有那麼多讀書人和平民不稱讚您呢?"宋玉回答說: 這個這個……這個確實有。大王您容我秉告。有個外地人會說幾段相聲,有那麼一陣子來您的都城郢走穴。剛開始說《下里》說《巴人》,城裡來聽相聲的都是普通勞動者,就好這一口,所以來的聽眾挺多,跟著拍手起鬨鬧騰的多達幾千人,外地人賺了個盆滿缽滿。後來宮裡來人傳話,不能搞三俗,所以外地人就開始說《陽春》說《白雪》了,結果觀眾人數馬上減少到幾百人,拍手起鬨鬧騰的也少了,人氣大迭,外地人沒賺到多少錢。後來宮裡又來人傳話,認為還是太俗,所以外地人就說《陽阿》、《薤露》,結果更慘,聽眾數十人而已,外地人連場地租金也沒賺回來。後來宮裡認為還是俗,外地人不得已抬起頭來揚眉吐氣地說了一大段悼詞,結果觀眾拍手起鬨鬧騰的一個沒有,只有幾個酸文假醋的爛文人手攆稀稀拉拉幾根鬍鬚假裝陶醉。自此,郢都之中再也不見外地人身影,不知到天涯何處說相聲去了。大王啊!據說宮裡那個人姓姜,外地那個人姓郭,也不知真假與否。
-
5 # sunjinm
看任何事情都要一分為二。從政府的角度看,相聲也好,小品也好,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個人的角度看,特別是從個人謀生的角度看,如果相聲小品都高雅了,可能會失去一大批觀眾。單靠高雅的觀眾看相聲小品,可能一些相聲和小品的劇社倒閉得更快。試想,你每次聽相聲都是姜昆老師的《虎口遐想》,能聽多長時間。即使一些相聲作品較多的相聲前輩們,也不可能天天在小劇場講那幾段或十幾段的高雅相聲。德雲社是個體,每天都要靠大量的新編相聲來掙錢生活。而高雅相聲一般只在少量綜藝節目或節假日的晚會(如,春晚)上演出,產量有限。如果高雅相聲的演員們不是拿政府工資,在小劇場裡是很難長久的。郭德綱最大的成就就是將相聲由“公有制”變成“私有制”了,就是商業化了。出現這麼一個賺了點錢的民間藝人團體,沒想到紮了很多人的眼,非得殺之而後快。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德雲社往風口浪尖上推。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專門擷取德雲社相聲中的一部分,即所謂的“糟粕”部分,在網上傳播,惡意把郭德綱等演員“塑造”成一群流氓形象。不知郭德綱得罪了什麼人,或是搶了誰的風頭,這是要趕盡殺絕呀!希望這個社會給德雲社一個舞臺,給喜歡他們的人說相聲。周瑜打黃蓋,願打願挨嘛!
-
6 # 唐塔正和
不管是花錢買票去德雲社聽相聲,還是在網路上開啟一段德雲社的相聲,我們是尋找快樂的,我不是讓你來教育我的,如果我認為自己的屬性思想不夠純潔,認為自己的道德低俗,我可以找一些經典的書籍來看一看,我也可以找一個老師給我講一講。
但是我花錢去德雲社,我在網路上尋找好笑的段子,這個時候絕對是選擇快樂的,而不是讓你來劈頭蓋臉教育我的。
德雲社也沒有必要搞那些教育人的東西,因為中國教育人的地方太多了。我們的政府貼的標語,勞教所,課堂上學校裡都是人接受教育的地方。
但是花錢進了小園子聽相聲的時候,不能再接受教育了,否則就是文化大革命了。
當然很惡俗的東西不能有,低階的東西不能有,搞一些高階的好玩的東西是可以的。
市場是最聰明的,也有很多非常低階的黃段子連篇的小劇場,不過很快他們就會被淹沒了。
取消三俗是政府提出來的一個想法。但是後來被一些曲藝協會之類的,用來作為一個武器成了攻擊別人的道具。
如此而已,是被人用了。
-
7 # 步武堂
客觀的講,中國的傳統相聲,或者說相聲的傳統裡肯定是存在“三俗”問題,反對三俗很有必要。
所謂“三俗”,是指相聲當中的低俗,庸俗,媚俗的內容。從藝術角度和社會文明角度來講,這些內容的存在,是一種“低階趣味”,宣揚的肯定不是“高大上”的正能量。
但是,從相聲這個來自市井百姓的服務物件為草根百姓的藝術本身來講,其實是離不開“俗”這個因素的,無論是流行於市井還是登上大雅之堂,完全擺脫了“俗”的元素之後的相聲也就基本上失去了其藝術特徵和生命力。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反“三俗”呢?我想對於這個問題還是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們需要反的不應該是那個“俗”而是“低”和“媚”。反的是屬於聽著臉上“臊的慌”的低階趣味,而相聲“雅俗共賞”的那個俗,還是要保留,因為這個“俗”是相聲的根。
侯寶林大師說過,相聲是“笑的藝術”,就是從全世界角度來講幾乎所有的“笑的藝術形式”都無法脫離“俗”這個範疇,喜劇,小丑,滑稽表演都是如此。相聲是“笑的藝術”,也是“俗”的藝術,但不會也不能是“低俗,庸俗,和媚俗”的藝術。
把相聲藝術搞成“陽春白雪”肯定是沒有出路的,搞成“藝術性和思想性”俱佳的追求也是不現實的,但是搞成輕鬆愉快的“笑的藝術”還是靠譜的。
“三俗”是草根藝術共有的頑疾,相聲如此,東北的二人轉如此,遊走於大江南北的那些演藝草臺班子更是如此。低階趣味肯定要旗幟鮮明的反對,但是“就是圖個樂”的“俗氣”也要包容。
畢竟絕大多數聽相聲的人還就只是“圖個樂”,沒打算下班之後再去聽個講座或培訓式的“相聲”。
這個也是中國相聲行業需要認真對待的。
-
8 # 獨影寒江
相聲其實好比超市購物,買鮑魚燕窩者有之,買雞爪豬腸者亦可有之。相聲本起源於微末市井,本非雅曲雅調。其於國民之合理定位就在於雅俗之人可各取所需。難道相聲只能為有文化之人服務,沒文化,不認字之人以後就沒資格聽相聲了?某些人口中之所謂高雅,本質上就是清高之徒鄙視眾生的一種醜陋嘴臉而已。
在別人的作品中獲取什麼,其實體現的是評價者的品味。有床戲的電影當毛片看,是電影髒,還是看的人心不乾淨?老郭的作品有雅有俗,《相聲50年》,《你要高雅》都是上乘之作。如果某些人只能在他作品中看見俗而看不見雅,是不是應該先反思一下自己的品味和三觀?
以德雲跨年為例,5小時的節目,傳統有燒餅《賣估衣》,陶陽《學啞語》,郭少爺《對春聯》,老郭《情義千秋》,《扒馬褂》,《灶廚》,高峰《相面》。以專業的眼光來看看,這是否可看作繼承和發揚傳統?40分鐘一段,這幾段加一起,四個半小時已過。就有個半小時讓人"正經地胡說"又如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因為這半小時就徹底崩塌了?批評者看不見這4個半小時的雅,怎麼偏偏看得見這半小時的俗呢?
至於教化百姓,此解何來?中華民族的復興正蒸蒸日上,這說明整個社會的普遍三觀是正面向上的。作為普通老百姓的一員,相聲演員的三觀一定優於普羅大眾?社會文明不是誰教育誰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是在不違法的前提下,每個人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三觀和生活方式。所以老百姓為什麼要幾個相聲演員教他們怎麼做人?沒他們授業解惑,老百姓都殺人放火了是嗎?
所謂主流的高雅真沒看到,因為當人們發現上了一天班回到家開啟電視,還要聽兩個只會動嘴皮子的人說教,一定拿起搖控器滅了它。主流們之所以願意在電視上,正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去接受市場的檢驗。能上電視只是來源於主流的資源優勢,他們何時問過老百姓,想看見他們嗎?
-
9 # 月下蕉客
三俗是個極左的說法,是極左人打擊別人的一貫做法,你反三俗這個說法不對,應該反的是低階趣味,下流趣味的相聲,而不能叫反三俗,俗是生活化的、老百姓的語言,你都反了,你說的話還是人話嗎?
-
10 # 王緋緋
朕是四爺:相聲的精髓是現掛!是砸掛!站在麥克風後面背稿子的不是相聲演員是播音員,姜昆就是一個普通話不標準的播音員!姜昆啊,他就是文革後期文藝一片荒蕪中的一棵提前返青的小草!而郭德綱則不然,他在亂石之中,他在荊棘叢中缺土少水的惡劣環境中艱難成長的一棵參天大樹!
回覆列表
“三俗”是指國家的文學藝術界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風。反三俗也是針對文學藝術創作中的“三俗”之風以及低俗化、娛樂化的錯誤傾向而提出的,反對“三俗”也是國家提倡,它不是由曲協提出的“反三俗”,更不是針對那一個演出團體,也是對文藝界提出的要求。
原國家文化部部長王蒙總結了“三俗”到底是什麼?“最大的庸俗是裝腔作勢,最大的媚俗是人云亦云,最大的卑俗是顧影自憐”。認真理會後非常精闢!
中國民間傳承下來的文化,有些在內容、語言、形式中的確存在著比較露骨的糟粕...如同人們進食,把它分解為精華和糟粕兩部分,然後排洩其糟粕,吸收其精華,才能對身體有益,決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
文藝及曲藝團體,恰恰在國家反對“三俗”方面有些突出,有些演出團隊為了利益而迎合一些觀眾,在“三俗”的紅線上行走與徘徊,把國家的主流思想,理解是曲協或者體制內的形為,甚至把它看成是某一人提出的專利,這是極其錯誤的!
讓人們開心、快樂與歡笑,不是用“俗”的方法獲得與博取。相聲,從解放後就開始努力的向國家主流、內容、形式與健康方向改變,在人民群眾中非常受歡迎,這十年為什麼相聲在低谷中徘徊?難到只有在庸俗、低俗與媚俗中才能走出低谷嗎?老一輩民間相聲表演藝術家們,難到他們都是從庸俗、低俗與媚俗中發展起來的嗎?...所以,不是什麼取消“三俗”,而是國家提出反對“三俗”、杜絕“三俗”,讓國家各階層的文藝團體有序、有目標且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