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英儒
-
2 # 王喬
唯有牡丹真國色!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是唐代劉禹錫的著名詩篇《賞牡丹》,此詩萬家傳頌,千古流芳。短短四句詩,寫了三種名花,芍藥與荷花雖然也很美好,但牡丹的姿色更令人傾慕,玩味無窮。可見人們對牡丹的推崇已至少逾千年。
牡丹花本源於中國,其栽培歷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期間。牡丹花色澤豔麗、富麗堂皇、花大芳香,被歷代所推崇,唐宋尤盛,至清末就被當做了中國的國花,被譽為“花中之王”,有“國色天香”之稱。
2019年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發出《投票:我心中的國花》,向公眾徵求對中國國花的意向。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時,投票總數362264票,牡丹勝出得票高達79.71%(根據中國林業網7月23日的資訊釋出,見圖二投票結果),遠遠高出第二名梅花的所得票數,將牡丹定為國花也是大眾所望,實至名歸。
關於國花,是代表國家文化形象的花卉,代表一個國家的氣質,人民的品格,既要反應人們對國家的熱愛和濃郁的民族感情,又需要凝聚民族的團結精神。一個國家的國花應該與一個國家的文化、歷史和遺產相聯絡。透過一個國家的國花也能看出該國的文化底蘊及歷史。國花對提升國家在世界上的形象,以及維護國家的品質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均有自己的國花,每個國家的國花都含有獨特和深切的寓意,中國尚未確定自己的國花,國色牡丹只是歷史的共識,有待官方最終確定。
牡丹與“國花”二字聯絡到一起則要到明代。
有研究考證,現存最早的相關記載是明代李夢陽的《牡丹盛開群友來看》一詩:
吾家何處牡丹園,揚子崗西古宋原。忽有芳菲妍岸閣,豈期車馬駐江村。憐香實怕青蘿掩,在野虛愁蔓草繁。碧草春風筵席罷,何人道有國花存。
這首詩雖然是在感慨開封故園牡丹的荒涼冷落,但確已將“國花”二字代指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