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天災人禍,民不聊生,農民揭竿而起,同時後金崛起,還有葡萄牙等殖民者虎視眈眈,崇禎帝雖然殫精竭慮,最終還是殉國。如果朱元璋代替他,會怎樣呢
-
1 # Joe帶你看歷史
-
2 # 蝦說歷史
很榮幸能夠回答作者的這個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我會直截了當的給出答案:不會
大家都知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在元末明初的時候,天下大旱,百姓本就苦不堪言,又攤上個不爭氣的皇帝,所以天下群雄四起。
崇禎帝朱由檢登基之前死媽、死爹、死哥哥
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漢南續郡志》
這場天災一來就是十幾年
你說這個天災是人能控制的嗎,當然是不可能的,就是秦始皇、朱元璋也擋不住啊。
登基第一年開始大旱,就已經夠倒黴的了
登基第二年李自成又帶領農民起義。
真是:災難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來不及反應也來不及擋啊。
一般來說農民起義都是因為對當朝執政者不滿才起兵造反的。
但朱由檢還啥壞事都沒幹呀
這位皇帝不僅沒幹啥壞事,而且剷除閹黨、平反冤案、勤儉節約,勤務政務又事必躬親。實在是難得的好皇帝
看到有人說朱由檢殺了忠臣。我想說跟李世民的殺兄篡位和劉邦、曹操、朱元璋殺的功臣比起來,崇禎錯殺幾個人實在是算不上什麼。
以上僅為個人看法,如有錯誤疏漏還請指正。
-
3 # 我愛紅燒肉吃完再減肥
朱元璋事時勢造英雄,時局成就了個人的豐功偉績,同時也是一流兵家,法家,軍事家,崛起於微末,軍事威望,用人比崇禎強很多,重用李善長,劉伯溫,湯和,藍玉,朱文正,徐達,李文忠,朱元璋自己也是勇敢,上場也打幾個回合,創業之主,恩威,建樹,功勳卓著,崇禎沒什麼好講的袁崇煥,抓完又放,放完又抓,最後導致失去屏障,
-
4 # 四爺sjc
或許可以延遲,朱元璋和崇禎都愛殺人,而且啥的都是能人干將和功臣居多,但是清代崛起是歷史必然。明末是國家機器允執行200多年,改朝換代是歷史趨勢,封建社會沒有一直在巔峰和雲端的。孟子說:五世而折……
-
5 # 醉觀雲
我的觀點是能!而且一定能。
朱元璋是窮苦出身而得天下的,瞭解底層百姓的疾苦。大明晚期,內大饑荒引起的流民起義,東林黨的內耗,太監的專權,外有後金的興起。這不能說不是個很棘手的局面。
首先朱元璋用人的手腕是非常高明的,非崇禎可比,手下能人輩出,晚明有沒有人才能,當然是有的,而且很多,像孫承宗,袁崇煥,盧象升,洪承疇,曹文昭~都是一時人傑,都會在明太祖手裡發揮作用!
再說政治手腕,九千歲魏忠賢,在朱元璋手裡就如同螞蟻一般,對付東林黨人那就更不在話下了吧!開國之初,那麼多文臣武將,那一個不被馴服的乖乖聽命,那還能讓他們任意鬧騰!
朱元璋一定會先安內後攘外的,讓孫承宗,袁崇煥鞏固邊防,防止後金的襲擾。在內起用名將,繳扶並重,號召(逼迫)大臣權貴們捐錢捐物,籌集善款,開糧倉賑濟災民。民有糧自然無流民之擾。然後聚集力量征伐後金。以朱元璋的雄才偉略,後金定不難平。
-
6 # 五月十五
我們先分析分析崇禎在位的執政情況,首先呢崇禎於1628年開始執政到1644年結束大明朝。如果要給他一個評語總結他在位的一生就是力想成為最好的皇帝可結果卻是一團糟越弄越砸、越拖越誇。上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壓閹黨政策就錯了,可能我們通過史書有未卜先知知道東林黨是罪魁禍首,可以為他開脫說他並不知道東林黨的事情。可在他們那個年代掌握至高權利的人唯一優點就是有各種各樣的資源包括資訊。從一開始崇禎就被東林黨矇騙完全破壞了木匠皇帝的平衡政策,朝廷成為一言堂集體矇騙崇禎帝,讓他覺得在他的治理下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哪怕是到死崇禎他都不清楚自己一直在被矇騙,自己成為了挖自己國家的掘墓者。雖說崇禎勤政可卻像小孩子一樣聽風是雨又一意孤行,耐心沒有隻有貪得大功。錦州戰役,汝州戰役等等等等但凡有一點崇禎可信人可放權可安心都不會有一點失誤,是崇禎親手救下了大清朝和李自成。可嘆啊!
反觀朱元璋
-
7 # 銳坤
肯定不能。
因為朝代更迭是歷史的必然,明朝末年,國運已經走向末路。任誰也無法逆歷史潮流而動,崇禎不能,朱元璋亦無回天之力。
明朝的滅亡,自然要歸結於李自成等人的農民起義,以及努爾哈赤等滿族的進攻。其根本原因在於經濟收入的增長和支出連年巨大虧空,政府手裡沒有錢,自然什麼事都辦不成了,更別說要打仗了。拆了東牆補西牆也只能勉強維持一陣,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任何一個組織,如果連年入不敷出,早晚都會破產的,只是承受的時間長短問題。家底殷實的,能多撐幾年,家底不行的,一有外力,即如摧枯拉朽一般。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政府支付金錢,而所有金錢的來源都需要徵收老百姓的,那個年代沒有工業和第三產業,只有小農經濟,收入靠天吃飯。
農民起義,滿族入侵更加劇了國內矛盾,如此形成惡性迴圈,就算朱元璋在世,也無濟於事,因為他也無法創造收入,他所能做的事情和崇禎並無二異,也需要徵兵,需要徵稅,需要製造兵器,需要有得力的將領,需要開工資,需要發陣亡撫卹,一樣都不能少,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錢,只能被動的推動著自己走向滅亡。其實,他們已經看到了自己的結局,但是沒有退路。
誠然,朱元璋能力絕對在崇禎之上,可是朱元璋經歷消滅元朝,建國,清洗元勳,以及勵精圖治的治國安邦,已經掏空了他的全部心血和精力,到了晚年亦出現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趨勢而因循守舊了。更別說面對明朝末年那複雜的內憂外患之局面。
任何政令貫徹關鍵在於執行和落實,明朝末年還是湧現出了大批優秀的軍事將領,這在任何一個朝代的末尾極為罕見,有他們在沙場縱橫馳騁,接近消滅叛軍而又依然無法挽救明朝於危亡,只能說氣數已盡。
-
8 # 亞托克斯
而明朝末年面對的是巔峰時期的後金王朝,留給朱元璋的時間不多,僅僅靠朱元璋一人難以力挽狂瀾。還需要李善長、藍玉、常遇春.......等人幫助才有可能抗衡巔峰時期的後金王朝。
(1)破產的經濟
百萬朱氏貴族佔據了全國財富與土地,致使大量農民破產,變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民,最終導致了上百萬流民在全國各地爆發起義。想要拯救明朝經濟,必須斬殺上百萬朱氏後代,百萬朱氏貴族基本都是朱元璋的直系後人或者旁系後人,朱元璋真能下得了手嗎?畢竟血濃於水。就算朱元璋下得了手,上百萬朱氏貴族也不會坐以待斃,肯定會爭先恐後地投降後金王朝,間接加速明朝的滅亡。
(2)權力喪失
明朝末年的權力逐漸喪失,不再像明朝早期那樣高度集中,皇帝手上的權力相當有限。能否有效排程軍隊,分配食物,發號施令.......這都是一些困難重重的事情。畢竟下面的官吏早已不聽使喚,舉著明旗反明旗,盡幹貪汙腐敗的事情。
底下的明軍四處燒殺搶掠,借老鄉人頭領軍功,幹著土匪勾當的明軍成群結隊。朱元璋該如何有效治軍,解決財政與權力的問題,這都是讓人頭疼的問題。如果朱元璋對底層官吏殺伐太重,搞不好下面的士兵與官吏全部投降後金王朝了。
(3)兩黨之爭
明朝末期的權力,基本都集中在兩黨之間,皇帝反而沒什麼實權。江南文官派系掌握天下金錢,而北京宦官派系則掌握錦衣衛與東廠,管轄特務機構。朱元璋該如何調節兩黨矛盾,使其齊心協力抗擊金軍,這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畢竟打仗非常消耗金錢,明朝皇帝需要依賴江南文官的支援,才有足夠多的金錢動員軍隊。而管轄全國各地又需要北京宦官的支援,只有特務機構才能讓底下的官吏乖乖聽話,所以明末面臨的問題基本無解。
破局
想要力挽狂瀾,朱元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治國小能手張居正,解決明朝末期的財政問題。治軍小能手戚繼光,解決明朝末期的軍隊問題。以及文武雙全的領袖,解決明朝末期的各種疑難雜症,也就是朱元璋本人了。
-
9 # 窮鬥地主
不行;一個是打天下建立新王朝,一個是管天下管不好,民變造反被推翻的,朱元璋與李自成,到是一路人,後者有勇智商低。
-
10 # 西壹安鹹
明末中國,遇到的是任何一個歷史王朝從未遇到過的困境。農民軍,外族,小冰期,黨爭,哪一條都能要了一個王朝的命。而崇禎的責任,反而在其次,明歷國祚二百餘年,早已積重難返,一兩個能人上臺,也不會有多大氣色,頂多多折騰幾年
-
11 # 凌煙閣論史
能。
以朱元璋的魄力,把他子孫那些王爺抄家,這樣朝廷就有錢、有糧、有地了。
有地,可以把流民起義軍安置下來,大家都是求生存。
做到抄家這一點,需要皇帝有超強魄力和執行力,還要有自己的親信武裝力量。崇禎刻薄寡恩、用人不專、腦子僵化,即想不到、也做不到。朱元璋亂世中打出來的,輕易就能做到這一點。
因此,朱元璋代替崇禎帝,大明分分鐘翻盤,續命百年沒問題。
-
12 # 仁者厚德載物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的超一流皇帝,如果明朝末年,讓朱元璋代替崇禎帝,那簡直就是殺雞用牛刀,百分之百可以力挽狂瀾。
事實上,讓朱元璋、朱棣這樣雄才大略的超一流皇帝去明朝末年代替崇禎帝朱由檢力挽狂瀾有些大材小用,讓明朝歷史上大多數皇帝去代替崇禎帝,明朝都不可能滅亡,比如崇禎帝的哥哥天啟帝朱由校,如果天啟帝不英年早逝,明朝絕對不可能那麼快滅亡。
因為崇禎帝是拿著一手好牌,完全是自己瞎折騰,自己作死,自毀長城,把明朝弄滅亡的,如果換一個無為而治的皇帝,明朝都不可能滅亡。
崇禎帝剛剛繼位的時候,明朝內部農民起義還沒有爆發,明朝外部完全壓制皇太極的後金,明朝頭號抗金名將、民族英雄袁崇煥連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先後大破努爾哈赤、皇太極統帥的後金軍主力,抗金名將袁可立指揮的海上戰線也一度完全壓制後金。
而崇禎帝一上臺就剷除了大太監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提拔重用民族英雄袁崇煥,顯示了撥亂反正的英主氣象。
而崇禎帝剛剛繼位時明朝名將如雲人才濟濟,比如袁崇煥、孫承宗、袁可立、馬世龍、孫傳庭、洪承疇、盧象升、滿桂、祖大壽、祖大弼、曹文詔、曹變蛟、周遇吉、趙率教、何可綱、孫祖壽、陳奇瑜、熊文燦、邱禾嘉、黃龍、賀人龍、趙光汴、範志完、祖寬、朱大典等,還有巾幗英雄秦良玉、財政專家畢自嚴、著名科學家徐光啟、西洋火炮專家孫元化、海戰專家曹文衡、兵書專家茅元儀、游擊戰專家毛文龍等。
可惜崇禎帝多疑急躁的性格讓他犯了太多自毀長城的低階失誤,比如冤殺袁崇煥、孫元化、鄭崇儉、熊文燦、趙光汴、範志完、賀人龍、祖寬等名將,導致明朝將領人人自危離心離德。
如果把崇禎帝換成雄才大略的朱元璋,朱元璋依靠傑出的政治軍事才能,可以對內輕鬆平定李自成、張獻忠起義,對外輕鬆消滅皇太極的後金,一統天下,實現明朝中興。
明朝滅亡是整個朝廷幾代以來的積疾所致
大明王朝從輝煌走向衰落,個人認為並不是崇禎帝的能力不足,相反,我覺得在一些棘手的問題上,崇禎的做法十分果斷,並非是一位昏君,他很想挽救朝廷,只可惜到了一個歷史的特定時間點上,無力迴天。從整體上來看大明王朝滅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內憂
明初太祖曾立下“內官不得干預政務”的鐵律,在朱棣造反成功以後,因為宦官助其奪權有功,開始重用宦官,因此宦官勢力得以抬頭。為以後宦官霍亂朝政埋下伏筆,直到最後魏忠賢將權勢發揮到了極致。
二,外患
明朝自始至終也沒有徹底解決北元的勢力,自身反而被不斷消耗。明末後金崛起,在統一的思想下,戰鬥力空前高漲,後金對軍隊進行大量改革,以應對於明軍的作戰。1619年發生的薩爾滸之戰,後金軍隊以極少的代價消滅掉明軍主力,自此大明王朝再也沒有能力對關外的後金軍隊發起進攻,只能被動進行防守,命運的天平早已傾斜,跌到谷底只是時間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