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杜坤維

    大股東透過關聯交易侵佔上市公司利益的事情多了去了。

    最近一大股東欠上市公司一大筆錢,因為有關方面開始整頓大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問題,大股東就歸還了這一筆資金,這非常的好,可是緊接著上市公司購買了大股東名下的資產,剛剛回到上市公司的錢,有可能回到大股東手裡,這種行為如何理解呢,還不是幫大股東的忙,最後是被監管關注沒有成功。

    上市公司購買大股東高溢價資產在A股並不是新聞事件,大股東承諾一個高增長,三年以後就沒有任何責任了,即使三年承諾沒有完成,也會以各種理由更改承諾來躲避補償,有的呢千方百計透過財務騰挪完成承諾,以後如何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實際上完成業績對賭協議又如何,高溢價併購把一個原來只有100萬元的公司包裝成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資產、賣給上市公司,大股東已經賺的盤滿缽滿了。

    高溢價併購帶來的風險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1.45萬億元的商譽市值,去年商譽減值就成為上市公司業績從盈利到鉅虧的黑天鵝,也給股價帶來巨大的下跌空間,投資者因此損失慘重,可是又沒有涉及到虛假陳述,投資者損失再大也不能提出民事賠償,只能自己默默無言的承受,但是心裡那個憋屈和無助是難以言說的痛。

    遏制高溢價併購是減少大股東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一個重要舉措。從投資者角度看,規避高商譽企業是規避風險的一個重要措施,尤其是那些行業景氣度不好的公司更應該回避。

  • 2 # 持有封基

    1元錢的資產,在併購時會用幾元錢的價格買進,其中的差就是商譽。如果併購的資產會繼續帶來跟多的收益,商譽也合理。關鍵是大股東有可能虛高價格,造成大量的無效商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攝影如何用技術手段實現各種天馬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