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家閒談史
-
2 # 歷史讀後感
漢初採取黃老無為而治的手段,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恩威並施,恢復了多年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使人民負擔得到減輕;[雖然漢景帝時期發生了此時期唯一的動亂—“七國之亂”,但是僅經歷三個月便為周亞夫、欒布所平定,並未對漢朝帶來實質影響。董仲舒結合了道家、陰陽五行家和法家的一些思想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改造,以適應統治者的需要。針對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他主張儒家六經之外的各家學術,都應當罷黜,以思想的統一來保證國家政治的統一。針對加強君權的需要,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和“君權神授”的思想,宣揚封建專制君主是“天”在人間的代表,為君權獨尊披上了神聖的外衣。漢武帝即位之日,正是西漢國力強盛之時。國力允許的客觀條件,再加上漢武帝好大喜功的個性,決定了他必然會有所作為。他對內鞏固和強化中央集權;對外征討匈奴以除邊患,開疆拓土。為了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必然需要一個權威的思想作為堅實的理論基礎,為其政治目標服務,而經過董仲舒改造後的儒家思想正符合了漢武帝的需要。
你去研究下儒家思想,你就會發現。諸子百家裡,唯有儒家的思想,對統治者有利,也能被民眾普遍所接受。
且不同於以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思想過於嚴苛,實際可行性不大。
儒家思想在對君主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對臣,對民,也都相對柔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