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由於宋代兵部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性,本問題我還是透過“兵部尚書”和“兵部”兩個方面來解答下,可能更清楚些。
首先,“樞密使”乃是樞密院的長官,或長官之一【1】。
注1:兩宋樞密院長官的沿革請參見【宋代的樞密使是幾品官?】問題下我的回答。
“兵部尚書”則分為兩個時期——北宋元豐改制【2】前,兵部尚書乃是一種階官(本官、寄祿官),作為階官當然是不存在“職責”一說的,甚至其同兵部之間也大致可謂“一毛錢關係都沒有”。而元豐改制後以至南宋,兵部尚書則為兵部的長官。
注2:北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正式實行的官制改革。兩宋雖屢有職官制度上的變化,但最根本性的還是元豐改制。因此兩宋職官制度一般以元豐改製為分界。
然後,則是“樞密院”與“兵部”的職權範圍,這同樣分為元豐改制前、後兩個時期。
北宋元豐改制前,兵部的職權範圍只剩下儀仗和武舉等事,職權極輕,幾乎可謂形同虛設。整個兵部,在當時通常只有一名官員,即“判尚書省兵部事”。而樞密院,則掌握了除三班院、審官西院所掌握的部分武官人事權,以及兵部職權外,幾乎所有主要的軍政職權。
元豐改制後,由於三班院、審官西院,改名為“吏部侍郎右選”、“吏部尚書右選”,轉而隸屬於吏部,因此部分武官人事權也就轉歸了吏部。而兵部的權力,卻沒有擴大多少,只執掌部分非正規軍的名籍,對非正規軍的軍功獎賞,蕃官的封授、承襲,以及儀仗,車駕,武舉等事。主要的軍政職權依然歸屬樞密院。
呃……由於宋代兵部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性,本問題我還是透過“兵部尚書”和“兵部”兩個方面來解答下,可能更清楚些。
首先,“樞密使”乃是樞密院的長官,或長官之一【1】。
注1:兩宋樞密院長官的沿革請參見【宋代的樞密使是幾品官?】問題下我的回答。
“兵部尚書”則分為兩個時期——北宋元豐改制【2】前,兵部尚書乃是一種階官(本官、寄祿官),作為階官當然是不存在“職責”一說的,甚至其同兵部之間也大致可謂“一毛錢關係都沒有”。而元豐改制後以至南宋,兵部尚書則為兵部的長官。
注2:北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正式實行的官制改革。兩宋雖屢有職官制度上的變化,但最根本性的還是元豐改制。因此兩宋職官制度一般以元豐改製為分界。
然後,則是“樞密院”與“兵部”的職權範圍,這同樣分為元豐改制前、後兩個時期。
北宋元豐改制前,兵部的職權範圍只剩下儀仗和武舉等事,職權極輕,幾乎可謂形同虛設。整個兵部,在當時通常只有一名官員,即“判尚書省兵部事”。而樞密院,則掌握了除三班院、審官西院所掌握的部分武官人事權,以及兵部職權外,幾乎所有主要的軍政職權。
元豐改制後,由於三班院、審官西院,改名為“吏部侍郎右選”、“吏部尚書右選”,轉而隸屬於吏部,因此部分武官人事權也就轉歸了吏部。而兵部的權力,卻沒有擴大多少,只執掌部分非正規軍的名籍,對非正規軍的軍功獎賞,蕃官的封授、承襲,以及儀仗,車駕,武舉等事。主要的軍政職權依然歸屬樞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