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華大地一棵小草老而
-
2 # 綜改1
這是由糧食的本質屬性決定的!
第一因素是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民生大於天!
第二是糧食的民生保障品屬性!
第三是糧食的非普通商品屬性!種植多了,吃不了,要被爛掉!種植少了,會餓死人!
第四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糧食要同資本主義國家的糧食打交道,資本主義國家是補貼資本家,讓資本家賺到錢!社會主義國家要讓全體種糧人民共同富裕,只能是對全體種植糧食的農民進行五大基本民生保障!
結論:國家糧食安全,全國鄉村振興,六億農民共同富裕,要一體化解決!
-
3 # 今生緣感悟
穩定糧價就是穩定物價,穩定物價就是穩定民心。從農業大國邁向工業強國。二十年糧價沒漲這是虛有的,其實還是稍微漲了點只是漲幅很低。這是跟物價總體漲幅有關。總的來說漲幅很低,糧食不值錢,這就導致農民不願意種田的原因。但國家考慮農田大量被荒廢。給經濟建設帶來不穩定因素。民以食為天,中國14億人口口糧從哪裡來,除了向外進口,自己也要自產自給。為提高農民種田務農的積極性 國家提供各種優惠政策補助政策來提高提高農民了積極性,這些年國家搞新農村建設,農田改造。提高了農民的種田積極性農田沒有被荒廢,自己有糧食不怕敵人卡脖子。說白了穩定糧價就是為了更好發展經濟社會。
-
4 # 1訁該
真正的原因是全球糧食產能嚴重過剩,你漲價,資本自然去買國外更物美價廉的糧食,除非閉關鎖國~
所以,一切都是市場供需決定的!
-
5 # 龍頭老大183306974
一一糧食漲價並不單一的社會問題,而糧食漲價是牽一髮而動全域性的大事,如果放任糧食的一昧上漲,就會有此不法商範大量囤積糧食,(就跟今年的蔥一樣,但蔥可以不吃,而糧食是生活必需品不可能不吃)造成社會恐慌,滋生不安定因素。由於糧價無序上漲也會造成人的生活成本增加,相關產業也會跟風而漲,這樣的結果就是物價虛高,嚴重的就會造成通貨膨脹,由於價格高漲我們的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就會失去優勢。這是歷屆政府都不原意看到的結果,再者糧食是關乎民生的大事,糧食價格一定會在可控範圍內,這樣才能保障社會安定。二十年糧不漲或少漲價是國家出於對全域性的考慮。
-
6 # 夏至和立秋
現在是市埸經濟不是計劃經濟,很多人還停留在六七十年代計劃經濟的思維中。中國己進入世界經濟鏈中,工業品和農業品價格不是國家調控,而是和國際市埸同步,如果把農產品價調高,那國際市埸低價農產品就會擁入中國,國內的農產品就會積壓,直接影響農民的生存。所以希望農民也要懂經濟,不要不懂裝懂批評國家壓價。
-
7 # 學生黨
20年糧食不漲價,不知農民是交了多少社保金。提倡給農民退休金,有的黑心人還說農民沒有交社保。這20年糧食價按物價上漲比例該是多少社保金了。農民生產糧食養活全部人口,那不是巨大貢獻嗎,那不是交社保嗎。
-
8 # 老童214
誰說糧食不漲價、你到糧行、超市去看、普通大米 平均漲到4一6角、普通食油5L裝平均上漲5元至8元、品牌食油更不用說了、而蔬萊也更不用說了!
-
9 # 霧松71034896
中糧集團和中儲糧兩大國有集團配合的好啊!中糧負責買買買進口了一億多噸轉基因糧食,佔全國糧食總產的五分之一,中儲糧負責拋拋拋絕不允許糧價抬頭,有這兩家單位的緊密協調糧食價格不下跌還真不行!所以農村青壯年都出來蓋房子服務“城鎮化”被迫謀生,七八十歲的農村老奶奶都下地幹農活,城裡人買房炒房賺的笑逐顏開,城裡的公園裡歌舞昇平廣場舞大軍從早到晚川流不息,城鄉貧富差距拉大中糧集團功不可沒,中糧集團不單會進口轉基因糧食,而且還會拿地搞房地產開發,一線城市到處都有中糧大型樓盤,中糧集團的財富可能不比中煙集團少……!?
-
10 # 純正農家養蜂人
中國的糧食價格不是二十年不漲價,而是從新中國成立以後到現在已經是七十餘年,從來都沒有漲過價。價格一直保持在糧食的生產成本,甚至賠錢的價格上供應著全華人們的生活需求。
特別是在國際糧食出現供應緊張,價格漲價甚至暴漲的時候,我們的國家糧食不但不漲價,反而還要落價。在這七十餘年中,不止是一次,二次,而是無數次的出現過,這完全是有依據可以去查的。為什麼新中國成立以後這七十餘年,中國的糧食不但不漲價,一直是按照糧食的生產成本,甚至還賠錢的價格供應全華人們生活需求,具體原因在那裡?新中國成立以後七十餘年糧食一直不漲價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的國家的基本國策。一是給全華人們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工作,生活環境。二是為中國的各行各業的發展和建設起著保駕護航的作用。這就是糧食七十餘年一直不漲價,甚至還會落價的根本原因。
-
11 # 樂觀不老翁
還好有中糧大型央企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否則大陸糧食短缺,物價飛漲,6億農民最倒黴,因為大多農民都要買糧吃。豬肉價格漲3倍,農民可以少吃肉,糧價飛漲話收入少農民將苦不堪言。
-
12 # 京嫣
穩定物價,安撫民心,一個國家的安定團結靠的是手裡有糧,心裡不慌。
如果糧食漲價,那麼會連帶所有物價上漲,包括農資用品,種子,化肥,農藥,這樣農民會更苦更難更累。
還有那麼投機取巧的商人,會囤積居奇,造成社會動盪不安,民心惶恐,內部混亂,那外部就會趁虛而入,天下就會大亂。
所以國家寧可進口大豆玉米,也不糧食漲價。為的是穩定人心…
-
13 # 老農愛好
糧食二十年不漲價,是穩定民心,是國家基本政策。但對農民群體應加大補貼,生產資料不漲價,農民生活品不漲價,醫療教育不漲價,對農民公正公平合理,是廣大農民安心搞好農業。
-
14 # 何飛平v0S6
二十年少了,是三十年糧食幾乎等於沒漲價,為了國家的安全,穩定,種地的農民是有很大的貢獻的,要比平時交點養老金起的作用大。
-
15 # 淡泊之人
為了國計民生呀!家中無糧,日月恐慌。糧食是民生大計,如果糧食漲價,各種物品也跟著漲價,造罪的是底層的人。吃飽是人的生存底線,糧食漲價了,底層人會被餓死。
從目前情況來看,華人人均月收入二千元的有七億人(資料統計資料),按每人每個月消費米麵三十斤計算,也得一百元左右,如果糧價大漲,最低生活保障都沒有,何談發展和穩定?
因此,國家為了民生,硬可補貼也不能讓糧食漲價。
-
16 # 我是小甘
穩定糧食,就是穩定民心,這是國家最基本的國策。
國家控制糧食過度上漲,主要是考慮大多數低收入的群體有低價糧食供應,不影響生存,從而保障人人有飯吃。
-
17 # 蘭臺
原因在於廣大農民繼續默默為城市居民做貢獻。
我說過很多次,但是還是要再說一次,以今天中國經濟發展,我們糧食價格居然沒有上漲十倍,簡直是太對不起廣大農村居民了。
要知道建國後為了支援工業發展,農產品與工業產品一直存在“剪刀差”,這就是廣大農民真把自己當成了磚頭、瓦片來建設國家。
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家經濟異常困難的那幾年,又是我們農民站出來為國犧牲,多的不說,當年交公糧打了多少白條?相信不少人還有印象。
要知道我們鄰國日本在戰敗後也曾要求農村為國家做出犧牲,從1947—1968年這21年時間裡對日本大米進行“國家整體收購”。
但是日本因為日本農民這21年的犧牲給予了多麼豐厚的回報?
日本大陸糧食收購價格是國際大米批發價格的5倍還要多,而且日本在WTO談判過程中犧牲了金融和能源等幾個領域的利益,就是為了保護農業。
2018年中國公佈了《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白皮書,這是首次公佈,這《白皮書》裡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農業和農民再一次為國家做出了重大犧牲,以下是白皮書原文:
(中國)農產品的最高約束關稅為65%,而美國、歐盟、日本分別為440%、408%、1706%。(中國)農產品平均稅率由23.2%降至15.2%,約為世界農產品平均關稅水平的四分之一,遠低於發展中成員56%和發達成員39%的平均關稅水平。
說真的,農業與農民為了國家做出了太多的犧牲,居然現在還有人為中國糧價幾十年不漲價而沾沾自喜,我覺得這樣的人應該感到羞愧。
因為農產品價格不漲價本身就意味著廣大農民沒有能從經濟高速發展中獲得多少好處。
以目前經濟增長速度,糧食價格應該飆升十倍才能讓農民收入追平城市居民的收入。
-
18 # 老農耕閒
選取了有代表性的三位網友跟帖:
糧食既然是公共產品,是戰略物資;糧食既然擔負著穩定民心、穩定社會的重任;糧食不漲價既然是基本國策。糧食不漲價所造成的低收益就應該由社會共同承擔,由國家共同承擔,而不應只由農民承擔。
只由農民承擔是犧牲農業發展來求得其它行業的發展,是壓縮農民基本生活空間來求得其他階層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對農民來說是不公平的。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是共同富裕共同提高。
只由農民承擔糧食不漲價後果,造成了農業沒有剩餘價值積累,從而無法自我造血向現代化農業轉型升級;造成了農村經濟凋敞無法參與國民經濟內迴圈;造成農民貧困,城鄉貧富出現巨大懸殊。
作為一個農民,提出這些問題,並非完全為個人,甚至也不完全是為整個農民階層說話。城鄉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過大,老年農民養老無保障。這些,並不利於社會的長治久安,也不利於國家長遠的可持續發展。
老農雖然老矣,但也是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對黨和國家是有感情的。華夏民族如旭日出海,正處於冉冉升起階段。西方敵對勢力並不能阻擋祖國前行的腳步。唯望國家理順內部存在的問題,全民同心,共興中華。
回覆列表
因為牽一髮而動全域性呀,穩定壓倒一些呀。過去就不止一次地出現過,一旦糧食漲價,各行各業,特別是與糧食有關的行業立即競相漲價,且漲幅沒譜,還往往一漲上去就再也下不來了,其結果糧農反而受害最大。
還有國際糧價比國內糧價低,國內糧價還怎麼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