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椰棗樹下
-
2 #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兒媳婦不叫爹,那是命運的過。她不孝順公公婆婆,如果兒子管不了,那就沒有辦法了。
按現行的法律說,你養人家的小,人家才養你的老。作為媳婦,人家是成年以後才進入你的家門的,你是沒有養過人家小的,所以現在人家不養你的老,你有什麼可說的呢。
現在的這種理論,如果放在幾十幾百幾千年前,那肯定是要遭人唾棄的。女方嫁到男家,就是男家的人了。你佔有了南方祖輩的遺產,也花光了男方父母的全部金錢。到公公婆婆老了,用得著你們的時候,你卻說沒有義務養活他們,這樣的邏輯,能說的過去嗎?
這樣的思維很混亂,女方有扶養女方父母的責任,可是女方父母的財產,卻不讓女兒來繼承,全部給了自己的兒男,你怎麼讓女兒去孝順他的父母呢?
女方得不到父母的遺產,還有拿著男方的財產去孝敬她的父母。而她在男方家裡繼承了遺產,卻沒有義務和責任去孝敬公公婆婆,這不管怎麼說?也說不過去吧。
婆媳關係真是剪不斷理還亂。幾千年來直到現在,還依舊是人們議論的熱門話題,可見其生命力之強,不容易說清楚的程度了。不過近些年中國家庭的發展趨勢,似乎出現了有利於緩和婆媳關係的念頭。以前傳統意義上的大家庭越來越少了,代替的是越來越多的核心的小家庭。說白了就是婆媳同處屋簷下的機會越來越少,這就減少了婆媳發生矛盾的機會。有時候為了看孩子,而住在一起的,矛盾一般很少,因為有共同的努力目標,所以都會剋制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多數家庭孩子很少,發生衝突的物件自然也少了,不像一個大家庭,矛盾重重,暗流湧動。再就是一個原因,傳統意義上的養老也在變化。很多老人都有自己的養老和治病的費用,這也無形中減少了很多衝突。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大家都意識到,和諧相處才符合最大的利益。所以不必過於糾結婆媳關係,一切都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