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效率大機率小成本
-
2 # 浣山
本人大學就是學德語的,沒有覺得這與增強邏輯性有啥關係,德語之類的語言主謂賓表達,不太依賴語序,而是依賴“格”,而英語漢語則是依賴語序,現代漢語基本上已經“分析語”化,而西語扔在“分析語”化的路上,導致西語十分繁複,英文詞典不斷增厚,例如,英語中的法律部分,幾乎已經成了另外一種語言。有人認為中文邏輯性有問題,準確的說不是中文有邏輯性問題,而是中文分析語化後,中文表達方式容易導致詞類混淆,致使發生名詞概念不清,常常出現諸如“中項不周”這種三段論邏輯錯誤,總體上語言並不存在絕對優劣,而是個人的素質問題。
不理解的,可能要去試著學點德語,再與其它外語做個比較,來發現其中的奧秘吧。這很大一部分與德語的結構和其名詞有三種詞性有關,可以精準的用來表達人和事的含義及其互相之間的關係。
一種語言,如果能很好的很方便的用來表達當事人與人和事務的性質及其範圍和變化的時候,無形中就成為一種關聯各種邏輯關係的工具了。如果你掌握了這種邏輯工具的話,說話就會富有邏輯性而不亂,文字表達就是經過思維工具處理過的結果。
反過來,一個邏輯思維能力本身就很強的人,一旦接觸到德語這個工具的時候,特別是還學過其它外語的情況下,就會覺得這德語就像數學公式一樣,很容易記住和學會。
所以說,德語與思維邏輯的關聯性很強,從語言發展史角度或許可以發現其本身就是在強思維邏輯環境裡進化和增強出來的。更具體的就不多囉嗦了,反正誰在說在用德語,我這裡能聽會看,不僅懂你還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