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問題探討者
-
2 # 壟上千陌
說七十年代過年又苦又窮,那是你和現在做比較,真正從那個時候過來人在當時並不覺得苦和窮。
我本人出生在六十年代中後期,70年代剛好是我的童年時光,那時候過年雖說沒現在物資豐富,可過年吃的都是自家產的,到了年關生產隊自養的肥豬(都是專人放養的豬)宰殺後分給社員,雖說不多也足夠過年,食用油也是自留地裡產的芝麻在大隊油坊里加工的,絕對沒新增過任何東西。
那時過年雖說窮一點可孩子們也總能在正月初一早晨穿上媽媽做的新衣新鞋,儘管有很多不合身(都很大,預備給弟弟妹妹接著穿)可人人臉上都漾溢著幸福的笑容。然後挨門挨戶的拜年,小孩子忙著做遊戲放鞭炮,吃爆米花。大人們忙著鬧年客,東家剛吃罷,西家又來叫到他家坐坐。哪像現在住在對面也是互不來往。
現在過年雖說物質豐富了,可都是關起門來各吃各的,沒有了歡聲笑語,沒有了鄰里相幫,雖說也買了很多好吃的,可沒一樣是放心的,那時候窮可精神是快樂的,那時候物質匱乏,可吃著是放心的,那時候人雖然愚味一點,可與人打交道是不需要擔心被欺騙的。真的好懷念那個時候!
70年代的過年雖然窮和苦,但那時候的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都對過年特別的期盼。
大人們在生產經過一年的辛苦勞作之後。一是可以得到分錢,分囗糧的喜悅,二是可以剩著過年好好的休息一下。
而那時候的過年,絕對是孩子們的天下。有好的吃,有好的穿,更有壓歲紅包樂翻天。村裡面到處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互相追逐,喜戲打鬧,不時的扔個小鞭炮,惹得雞飛狗又跳。
再說那時候的過年雖苦,但人們都其樂融融,安定祥和,親情友情都特別的濃,路不拾遺 夜不閉戶。歸根結底,得虧於偉人毛澤東領導的好。人民群眾心正,思想紅專。不想現在權錢交易,一切向錢看。把人的心都腐化了。所以人們一直到現在都非常想念那時的過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