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善國夫子

    如果學生有這樣的能力,那就不需要老師了。老師,傳業受道解惑,缺一不可,

    傳業,就是傳遞知識,

    授道就是“利用"傳遞知識作為工具,教會學生看到或最求真理。

    解惑,老師根據自己的道行,業準,來回答學生在“學習”或者“道理”這兩回事上的迷惑。

    傳業是授道的具體,授道是傳業的昇華。不可分割。而解惑是一個長者,有特定層次能力的人對於初生牛犢的人一個不偏不倚的解釋

    現在人,看不懂這層面,所以,強調做人,從而,浮於做事,社會一個大混混,還有一部分人,眼中只有做事,碰上了強調做人的人,於是成了有智商沒情商,看看多可怕。

    教師應當在教學中,起到一個導師的作用,而教學的態度,解題的思路,看問題的角度,就是老師的道。所以,什麼自主探究什麼什麼教學方法,某種角度看,就是偏移了教學,有點左傾思想。但是,還不能說,因為人們太需要這總花裡胡哨的東西了,還名曰,創新。

  • 2 # 中小學教育者

    現如今,課改提出,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動沒有教師地引導將失去方向,並且那也是淺顯而非深刻的;片面而非完整的;也是缺乏組織和理性的。

    所以說,學生離開老師還是不能有效學習的。

  • 3 # 依一一依214921735

    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絕不是教師讓出教壇,這是讓學生主動學習,在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會合作,溝通,透過爭議找到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都需要老師引領,點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動平衡要做幾個輪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