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uadr5445

    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是楊慎在大禮議說的。楊慎(1488年12月8日 -1559年8月8日),楊慎被稱為明朝三大才子第一位,另外兩位分別是的解縉和徐渭(徐文長)。字用修,初號月溪、升庵,又號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 、金馬碧雞老兵等。四川新都人,祖籍廬陵。明朝著名文學家,東閣大學士楊廷和之子。嘉靖三年七月十二日,明世宗詔諭禮部,十四日為父母上冊文、祭告天地、宗廟、社稷,群臣譁然。正逢早朝剛結束,吏部左侍郎何孟春倡導眾人道:“憲宗時,百官在文華門前哭請,爭慈懿皇太后下葬禮節,憲宗聽從了,這是本朝的舊事。”楊廷和之子、狀元楊慎亦稱:“國家養士一百五十年,堅守節操大義而死,就在今日。”、隨後編修王元正、給事中張翀等在金水橋南攔阻挽留群臣,何孟春、金獻民、徐文華等又號召群臣。隨後兩百餘位朝廷大臣在左順門跪請世宗改變旨意。擴充套件資料大禮議大禮議是指發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到嘉靖三年(1524年)間的一場皇統問題上的政治爭論,原因是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為其改換父母的問題所引起,是明朝歷史第二次小宗入大宗的事件。 明世宗登基不久便與楊廷和、毛澄為首的明武宗舊臣們之間關於以誰為世宗皇考,以及世宗生父尊號的問題發生了爭議和鬥爭,以內閣首輔楊廷和為首的“”繼嗣“要求世宗改換父母。當時觀政進士張璁上疏責廷臣之非,提出了“繼統”的理論。至嘉靖三年(1524年),以世宗欽定大禮而結束。大禮議的核心是明世宗能否改換父母的重大爭論,即對明武宗遺詔如何詮釋的問題。大禮議事件是明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大禮議中張璁以明武宗遺詔為利器,打破了楊廷和一手操縱的廷議,並透過合理解讀明武宗遺詔的文字邏輯和內容,維護了明世宗與興獻王的父子關係,挫敗了楊廷和及其依附者不顧明世宗繼位的實情而強迫明世宗依照漢宋舊例改換父母的圖謀,確保了明代法律的尊嚴和政治的秩序,並因此開創了嘉隆萬大改革的新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反思怎麼寫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