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453133851586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為水穀之海、氣血生化之源、臟腑經絡之根,因此稱之為“後天之本”。歷代醫家對於脾胃都很重視,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說:“內傷脾胃,百病由生”。

    調脾理胃的施灸穴位

    主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

    注:

    1)溫和灸/每次共灸30分鐘左右,每天1次,每月連續灸10次;

    2)施灸順序應遵循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取穴比量法:

    主穴

    取穴: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利溼升清,健脾和胃,益氣壯陽。

    取穴:脊柱區,第12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

    功效:外散胃腑之熱。

    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

    功效:健脾和胃,補中安神。

    取穴:在小腿前外側,膝蓋凹陷處下方約3寸(4橫指),距脛骨外側約1橫指處。

    功效:燥化脾溼,生髮胃氣。

    健脾益胃小妙招

    ✓ 經常用拇指按揉足三里、中脘至有酸脹感。

    艾灸早知道

    ✓ 艾灸時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著涼;

    ✓ 艾灸前後要喝一杯溫水,有助排洩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 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時內不要洗澡;

    ✓ 灸後不要吃寒涼飲料、水果和海鮮;

    ✓ 飯後1小時不宜艾灸;女性經期不宜艾灸;

    ✓ 過飢、過飽、醉酒、大恐、大怒、大渴狀態下不宜艾灸;

    ✓ 灸後若有餘艾,要用熄滅筒徹底熄滅或放入罐中蓋嚴熄滅;

    ✓ 灸後若出現極大不適或病情加重,請前往醫院辯證施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現在的人還看小說嗎?看什麼樣的小說?最願意看多少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