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癸酉論道

    相同的地方是兩者的主張都是統治者應以民為本,實施“仁政”。

    而不同則表現在董仲舒改造後的新儒學是以《公羊春秋》為基礎,並融合了陰陽家、黃老之學以及法家的思想。而傳統儒學對鬼神持有懷疑的態度,主張敬而遠之;董仲舒的新儒學則持肯定態度,提出“天人感應”學說。傳統的“仁政”是建立在以民本的思想上的。而董仲舒的儒學思想中“仁政”則建立在“天人感應”學說上,認為“君權神授”,並以天來限制君主的權力過度膨脹。傳統儒學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不被重視;而董仲舒的新儒學在政治上佔據了主導地位,確立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 2 # 猛哥厲史

    董仲舒改造後的儒學與傳統儒學的相同點是在名稱、名詞上,實質已經完全不同。相當於一個男人被閹割過了,外表還在,但實質已經不一樣。

    孔子的傳統儒學沒有君主採用,而經董仲舒改造後的儒學取得了千年獨尊的地位。相當於嶽不君自宮練劍,武功大進,一統五嶽了一樣。

    董儒是以孔儒+孟子+荀子為基礎,糅合墨家、道家、法家、名家和陰陽家的一些思想,建立的一個新的學術體系。

    不同點:

    1. 孔子雖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觀念,但他自己並無忠君思想,而是誰給官做就給誰當奴才;

    董仲舒則用“君為臣綱”等三綱把全華人民變成君主的忠實奴僕。

    2. 孔子對鬼神的態度是顛三倒四的,一會說毫無實據地亂說:“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一會又故作神秘地說:“敬鬼神而遠之”,這就是要遠離盛德?

    董仲舒則提出“天人感應”,認為“君權神授”,皇帝就是“天子”。誰敢對“天子”不敬,就是對神不敬。你要是皇帝,你也會喜歡董神棍吧。

    3. 增加陰陽五行思想,對映三綱五常。

    4.性三品說。不同於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董仲舒把人性分為上、中、下三種。將統治者和儒家拔高到人民之師的高度。

    5. 外儒內法,強化思想專制,適應了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以神學色彩和綱常倫理來鞏固君權,維護統治秩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0後們,27歲以後在生活、審美和處事態度上有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