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剖析人性,也就是剖析自己。
6
回覆列表
  • 1 # 90通心妙語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很多事都是利己而行的,但是我們學到的知識就是為了仰止我們一起的本性,這也就是說到了文化的傳承方面了。

    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制止自身潛在本性,人的潛在本性有貪婪,自私,善惡,妒忌,愛。這幾樣本性造就我們人的七情六慾。學習知識就是放大我們本性中正的一面,剋制反的一面。

  • 2 # 緩步尋芳

    準確來講,自私的不是人,是基因。道金森在《自私的基因》中就很明白地點出了基因不顧一切進行自我增殖的法則,利用脫氧核苷酸複製自己的DNA鏈條是它們存在的唯一目的,而人類,包括其他一切生物,只是它們實現這一目的的工具和手段。說白了,“你”之所以存在,從誕生至今不斷吸取養分增長髮育身體,是因為體內固有的那一套23對染色體上的基因發出命令指導有機體的其他各個部位這麼做的,只要“你”有吃有喝有營養,能抵抗潛在的危險因素,“你”體內的基因就能高枕無憂地躺在細胞核內,等到生殖器官成熟,就指揮釋放特定激素驅使“你”尋找伴侶,把它們自己傳遞到你的下一代體內,繼續它們在“你”身上所做的事情。這是基因所希望的理想情況(假設它們有思想的話),而至於“你”的思想,情感,性格,“你”所愛的和所恨的,對它們沒有任何價值,除非這些因素會影響到它們的存在和增殖。

    從這個觀點來看,如果把人當作基因所操縱的“傀儡”,人的所謂自私行為也就情有可原了。他必須儘可能地保證自身的存在不受威脅,在此基礎上,還要追求其他有利於自身存在的條件,損己利人的行為按理來說應該是不符合生物演化規則的。那為什麼在生活中我們還能看到很多這樣犧牲自己成全他人的現象?道金森認為表面的利他行為其實是經過偽裝的自利行為。比如以目前的犧牲換取今後的利益,以一方面的犧牲換取另一方面的利益。並且人類作為群居動物,百萬年的演化使得某些有利於族群乃至整個物種的一些行為模式被保留了下來,哪怕這些行為模式會以犧牲個體的基因為代價。

    但關於自私的探討,心理學界至今還存在分歧,有人並不同意這種從生物進化角度推匯出的觀點,認為人類群體中是存在真正無私的現象的。

    總體而言,自私是很正常的事情,只不過生活中有人自私的水平很高,不會令他人感到厭惡,有人自私的水平低,輕易就能引起他人的反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母親對你的批評,你會介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