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寡肥肥

    從辯證的角度來看,部分由於傳統思維“風光大葬”,中國的傳統思維,敬畏死亡,也是變現自己家實力的體現。

    所以不能以現在的角度去考慮傳統思維,這是新老文化的碰撞,各種不同的行為與想法,都要以包容和理解的角度去看待

    注意:理解不等同認可。

  • 2 # z東北大叔

    人生嗎,借勢,彰顯子女孝順,風光大葬老人給活著的人看。給子女看,做榜樣。算挺好的一個風俗,可是以後越來越少了。

  • 3 # 風物長宜放眼量3436

    什麼心理,當然是欲哭無淚的心理。無奈的辛酸,咬著牙硬撐著唄。

    社會現狀就是這樣,這是普遍現象,特別是在農村,這樣的風氣更是愈演愈烈,勢不可擋。

    雖然人人都知道人死如灰滅,生前未盡之孝,死後再怎麼大操大辦也是無法彌補的遺憾。但迫於形勢和風氣,不辦面子上過不去,背後要被左鄰右舍嘲笑。都說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沒臉沒皮的日子,誰都受不了。所以就為了這口氣,誰也不敢自甘落後,只能入鄉隨俗了。

    這樣的根源,有歷史原因,更有市場黑手在背後推波助陣。這些年,專門搞殯埋生意的不少,大發死人財。誰家有什麼白事,他們資訊比誰都靈通,馬上就聞風而動,吹拉彈唱,法事佛事道場,反正不懂的人只能跟著瞎起鬨。說起來都是騙鬼的把戲。

    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農村的殯埋形式,很多地方是還是土葬,這樣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容易摧生這些陋習和舊風俗。在農村,總有這樣那樣的封建迷信思想,陰宅的風水有講究,下葬時間要找先生算一算,這一切規矩容不得人簡單處置。想不操辦都不行。對於痛失親人的家屬來說,本來就沉浸於悲痛之中,在這些人的獻計獻策之下,只有言聽計從的份。哪裡還能有自己半絲主意。

    當然,這些儀式的產生也和一些先富的人大有關係。先富的人畢竟有錢好辦事,更何況,為了後面的更上一層樓,更得需要先人的保佑,所以他們更是義無反顧的做好這些事情。不把喪事辦得風風光光,那情何以堪呢。

    所以吧,人人跟風,紛相效應,自然就有了現如今的這種風氣。生容易,活容易,現在死是真不容易。逝者無聲,存者更不敢有些許的抗議,誰敢冒這大不敬的名頭而標新立異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年人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助聽器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