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前置進氣口,也就是我們平時所稱的大頭飛機,這種設計有何優缺點?
4
回覆列表
  • 1 # 喵叔說電影

    蘇聯戰機機頭進氣的模式由來已久,早在1947年的冷戰時期,蘇聯在12月30日首飛了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米格-15戰機,米格-15採用機頭進氣模式。

    米格-15噴氣式戰鬥機

    機身上方為水泡形座艙蓋,內容彈射座椅。氣流在機頭由進氣道內的隔板分為左右兩股。機翼位於機身中部靠前,後掠角35度,帶4枚翼刀,翼下可掛兩具副油箱或炸彈。

    米格15-雙座教練機

    因此,米格-15是蘇聯第一種實用的後掠翼飛機,已初具現代噴氣式飛機的雛形。至於為什麼選擇機頭進氣的佈局,是因為當時的航電系統並不發達,沒有太多的航電加裝在機頭,更是由於機頭的進氣效率相比其他更高,所以選擇了機頭進氣的模式,就比如第一代噴氣式戰機米格-15並不裝備雷達,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機頭就留給了發動機進氣使用, 早期生產批次採用英國的尼恩發動機,中後期則改用自制仿尼恩的RD-45發動機。

    蘇27-SK

    機頭進氣的模式使得發動機的效率有了很大的保證,使得米格-15擁有較優秀的爬升力、最大升限與加速能力。確定在戰機的發展中也尤為明顯,佔據了航電裝置的位置,不利於戰機的全面化與資訊化,高精尖發動機的不斷改進效率也是越來越高,所以現代戰機大都採用機腹進氣道的模式。更為合理!

  • 2 # 軍迷天空

    各位好,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事實上早期的噴氣式飛機大多都是前置進氣口,可不只是蘇式的哦。比如美國著名的F-86佩刀戰鬥機。

    那麼為什麼採用這種設計,有什麼優缺點呢。這樣設計的好處是結構簡單,進氣流量不受亂流乾擾。缺點就很明顯了,機頭的位置被浪費,從而無法安裝大型雷達或電子裝置,而這個缺點是致命的(其實還有一個缺點:不符合大眾審美,個人認為這個更致命,哈哈)所以隨著科技的發展,設計水平的進步,現代噴氣式飛機已經基本淘汰了這種設計,進化為機腹進氣和兩側進氣。把寶貴的機頭空間解放,從而大幅提升飛機效能。

    小科普:早期的噴氣式飛機還有一種翼吊式佈局,顧名思義,就是發動機安裝在機翼上,這種設計顯然不利於戰鬥機機動,對機身強度要求高。所以這類設計不多。還是機身發動機,機頭進氣比較常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盆栽草莓20多天不見長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