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京農小哥

    我們在種植水稻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病蟲害的侵蝕。一般水稻常見的病害有三種:稻曲病、稻瘟病、水稻葉枯病。這三種病害是危害水稻的主要病害所在。

    1:稻曲病

    稻曲病通常在中、晚稻和雜交水稻上發生,造成的病穗率為0.5%~50%,每個病穗上一般有病粒3~10粒,多者達30~50粒。水稻感染稻曲病後,不僅嚴重影響病粒本身,還影響鄰近穀粒的營養,導致小穗不育、穀粒發育遲緩,從而導致癟谷增加,減產可達20%~30%,甚至更高。

    稻曲病僅發生在水稻穗部,且多數發生在稻穗下部,發病機率達60%,穗中部和上部的發病率則相對低一些。稻曲病常見的症狀是在稻穗上形成黃色或墨綠色的稻曲球。稻曲球呈粉狀顆粒,有時表面龜裂。

    2:稻瘟病

    通常稻瘟病發生在水稻3葉期至穗期,以秧苗分櫱期至拔節為盛期。因氣候條件和品種抗病性,大小、形狀和色澤而表現有所不同。水稻一旦染上稻瘟病,是很難治癒的,我們要做的只不過是減輕病害,儘量挽救產量。

    稻瘟病在水稻整個生長期中都有可能發生。無論怎樣用藥 ,很難全部治癒。有些農藥用過一兩次後,就產生了抗藥性。所以在用藥劑防治時,藥物要能交替使用,儘量要注意減少病害對農藥的抗藥性。

    3:水稻葉枯病

    水稻葉枯病主要危害水稻葉片,引起葉片乾枯,影響植物光合作用及養分輸送,造成減產。一般在沿海、沿湖、丘陵和低窪易澇地區較多發生。雙季晩稻重於雙季早稻,單季中稻重於單季晩稻。症狀多發生在孕穗、抽橞階段,如提前發病,可使抽穗延遲、穗形變小、粒數減少;孕穗後發病,病株結實差、米質鬆脆、岀米率低;如在分櫱期岀現凋萎型葉枯,造成稻株大量枯死,損失更大。發病田塊一般減產10%~30%,嚴重的減產50%以上。

    防治措施

    水稻出現這幾種病害要做好防治措施,儘量將損失減少到最低。

    1:嚴格選用抗病品種,必要時進行種子消毒處理;

    2:做好田間栽培管理,合理用肥,科學排灌;

    3:使用專用藥劑進行噴霧防治;

    4:發現病株及時清除,消滅病毒菌源。

  • 2 # 亳州茸香堂生物科技

    稻曲病,別名青粉病、偽黑穗病,因其多發生在收成好的年份,故又稱豐收果,屬真菌病害。此病在中國各大稻區均有發生,通常在晚稻上發生,尤以糯稻為多。隨著一些矮稈緊湊型水稻品種的推廣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此病發生愈來愈突出。病穗空癟粒顯著增加,發病後一般可減產5%~10%。此病對產量損失是次要的,嚴重的是病原菌有毒,孢子汙染稻穀,降低稻米品質。此外,用混有稻曲病粒的稻穀飼養家禽,可引起家禽慢性中毒,造成內臟病變,直至死亡。

    二、稻瘟病

    稻瘟病又稱稻熱病、火燒瘟、叩頭瘟,是世界性真菌病害,是中國南北稻作區危害最嚴重的水稻病害之一,與紋枯病、白葉枯病並稱水稻三大病害。中國各稻區均有發生,尤以日照少,霧露持續時間長的山區和丘陵地區發生重。流行年份,一般減產10%~20%,重的達40%~50%,甚至絕收。

    三、稻葉黑粉病

    稻葉黑粉病,又稱葉黑腫病,分佈廣泛,在中國中部和南部稻區發生普遍,是水稻生長後期的常見病,局部發生嚴重。過去主要發生於晚稻後期中下部衰老葉片上,影響不大,近年區域性地區在雜交稻上發生普遍,明顯影響稻株結實率和穀粒充實度。

    四、水稻惡苗病

    水稻惡苗病又稱徒長病、白稈病,是一種世界性真菌病害,是危害水稻地上部分的一種系統性病害,主要表現為植株徒長、枯死等症狀,嚴重田塊可損失達到20%~30%。

    五、水稻幹尖線蟲病

    水稻幹尖線蟲病,又稱幹尖病、白尖病,全國各主要稻區都有發生,在寧波地區為常發性水稻病害,一般減產10%~20%,嚴重者達30%以上。水稻幹尖線蟲分佈較廣,主要危害水稻,也能危害穀子、陸稻和狗尾粟等20餘種植物。

    六、水稻黑條矮縮病

    水稻黑條矮縮病,俗稱“矮稻”,為水稻病毒病,可危害水稻及大、小麥和玉米等,主要分佈在華東地區的部分省市。近年來,在臺州、衢州和金華等地的水稻、玉米,特別是雜交晚稻發生較重,發生區域進一步擴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莉薯炸油果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