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龜龜小凱
-
2 # 張家小智兒
比太陽溫度高上億倍的恆星是什麼聚變?怎麼回事?
首先說明一點,沒有比太陽溫度高上億倍的恆星存在。目前可以知道的表面溫度最高的恆星是位於人馬座、距離地球8500光年的一顆恆星,但它的表面溫度也只有21萬攝氏度,遠沒有達到太陽的億倍以上。
至於比太陽溫度高得多的恆星是什麼聚變,這倒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其中不僅有太多難以想象的情況出現,還蘊含著一些關於恆星的有趣知識。
我們以太陽為例。太陽在形成最初的幾千年裡,進行的是氘氚的熱核反應,因其需要的溫度和壓力是所有元素中最小的。之後氘氚耗盡,太陽開始了氫核聚變,隨之進入了漫長的主序星階段。但太陽內部的氫總有燒完的一天。50億年後,太陽中心的氫將全部轉化為氦,太陽將無氫可燒。接下來的過程比較有意思了:沒有內部強大核反應的支撐,太陽會收縮,中心溫度和壓力進一步升高,將會引發氦核的核聚變。那時,太陽內部的光輻射壓力將大於重力,外層就會逐漸膨脹,最後外層物質全部損失殆盡,留下一個熾熱的星核:白矮星。
但那些比太陽重得多的恆星,他們自身的重力足以抵抗來自恆星內部的輻射壓力,即便氦元素聚變也不會發生無休止的膨脹,而是會形成一個新的平衡。一些大質量恆星中,這個過程可以一直持續到聚變產物為鐵!此時,恆星的狀態已經極為恐怖了。當然,表面溫度不是很高,但中心溫度已經達到了30億攝氏度以上!但即便如此,也沒有上億倍那麼誇張。
因此,比太陽溫度高得多的恆星,其內部參與核反應的物質或許已經不再是氫,而是比氫重但比鐵輕的其他元素了。它們需要比太陽中心還要嚴苛的多的環境,但也沒有上億倍那麼誇張。
核聚變 通常來說溫度到底取決於恆星的質量,恆心質量越大,中心的壓力和溫度也就越高,在越極端的條件下,核聚變反應也就越,作用於恆星表面的溫度也就越高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