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綠色紅蘿蔔
-
2 # 宇飛海
平靜的一生是一種簡單、放下、看開。
經歷了絢爛至極的歲月,張愛玲晚年的生活趨於簡單:屋裡沒有傢俱,睡覺就在地毯上,甚至用紙做的盤子來裝食物。
並非張愛玲淪落到沒錢買傢俱的地步,而是,作為一種生活姿態,在她生命的最後,以簡約、淡泊取代了現實的熙攘和紛雜。她說過,花兒開放是為了凋謝。而這樣的花兒,凋謝的時候,也由絢爛歸為平淡了。
晚年的張愛玲歷經滄桑,看過涼薄,只有簡單的生活才能真正做到平靜的面對一切。
語言大師林語堂所提倡的生活更是簡單。他說過,平安祥和就是福。在他看來,所謂的福是這樣的:睡在自家的床上;吃父母做的飯菜;聽愛人給你說情話;跟孩子做遊戲。在林語堂眼裡,簡單,是一種福分,它跟財富和地位無關。
追求生活中的平安與祥和,簡單中的幸福,已經足夠豐富。
亦舒在《地盡頭》中寫道:“當我四十歲的時候,身體健康,略有積蓄,已婚,丈夫體貼,孩子聽話,有一份真正喜歡的工作,這就是成功,不必成名,也不必發財。”此言素樸得一如田地裡的那棵青蔥,卻似甘露灑心。
將紛紛慾念簡單歸零,不張揚、不貪念,簡單地愛著,淡定地走著,這樣的返璞歸真,這樣的簡單,何其幸福。
“我在固我生”,生活的最終目標其實是生活本身。
每個人與生俱來都如草木有“本心”,只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的“本心”漸漸被各種慾望所誘惑、所遮蔽或者扭曲。滾滾紅塵裡,我們為名為利為生存夜以繼日地奔波忙碌,戴著各種假面具,穿梭於人生的舞臺;夜深人靜時,我們無暇或者是乾脆忘了該如何安撫自我的心靈,一味沉迷於燈紅酒綠間……
日復一日,我們活得愈加疲憊、焦灼、迷惘。物質生活日益豐厚了,內心世界卻千瘡百孔。原本觸手可及的幸福感也越來越遙不可及。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能如草木,記得“本心”,活在世上一定會輕鬆很多。
看書,跑步,旅遊。
我是一個比較急躁的人,做什麼事情都喜歡快刀斬亂麻,甚至會因為別人做的不好而生半天的氣。
我平常就是看看書,去健身房跑步,可以讓我心裡平靜很多。有人說,想去遠方旅遊,是因為想去遠方尋找被丟失的自己。
推薦你看陳果的一本看《好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