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鄰居的孩子來家裡玩,悅悅和她的朋友邊看電影邊吃山楂膏,一會兒發現只剩一塊了,卻被小朋友拿走了,悅悅問她要回來,對方不給,結果悅悅就打了小朋友,然後小朋友哇哇大哭了起來。
讓她跟小朋友道歉,就是不肯。後來小朋友的媽媽把孩子帶回家了。於是,我很生氣地跟她說,現在電影先不能看了,都不給小朋友道歉,然後她也跟著大哭了起來。
冷靜了一會兒,我走過去蹲下來跟她聊了起來。
“告訴媽媽,剛剛是為什麼要打小朋友呢?”
“因為她拿了那個山楂片”,嗚嗚。。。
“那就讓她吃呀!”
“可是山楂只剩一個了,我也想吃。。。”,嗚嗚(哭得更傷心了)
“哦,是她不肯給你山楂片,然後你因此打她了,是吧?”
“恩。。。”很無辜的眼神看著我。
好了,問出來原因了。
“剩一個她是客人,就讓她吃唄”
“我不要,我也要吃”
“好吧,你的心情媽媽能理解。那你覺得她不給你,你就打她,是對的嗎?”
搖了搖頭說:“不對。。。”
“那下次還打人嗎?”
“不打了”很委屈地說。
“那你覺得如果你們倆都想吃,然後也不打對方,應該怎麼辦呢?”
“可以一起分著吃”
“真棒,還可以怎麼辦呢?”
“可以跟她說叫她媽媽買給她吃”,情緒慢慢緩解開來。
“恩對的,好主意,那還有呢?”
“我不知道了。嗚嗚。。”
“抱抱,剛剛你說的方法真好,那下次知道怎麼做了嗎?”
“恩,知道了”。
“還可以跟她說現在我們只剩一個了,得留著給我爸爸吃(或者家人其他人吃),我們都不能吃了”
“嗯嗯,知道了媽媽”
“好的,那現在可以繼續看電影了”摸摸頭,敲開播放鍵~
昨天這件事就這樣處理了,小朋友在回顧這件事的時候,自己回過頭來自己想辦法,然後予以肯定並加以引導,讓孩子自己說出解決方法,比我們直接說更加讓她印象深刻。
蘇格拉底的啟發式教學,勢必成為未來真正教育目的主流趨勢。
啟發孩子,讓孩子學會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提高孩子的學習力,這才是教育的本質。
昨天鄰居的孩子來家裡玩,悅悅和她的朋友邊看電影邊吃山楂膏,一會兒發現只剩一塊了,卻被小朋友拿走了,悅悅問她要回來,對方不給,結果悅悅就打了小朋友,然後小朋友哇哇大哭了起來。
讓她跟小朋友道歉,就是不肯。後來小朋友的媽媽把孩子帶回家了。於是,我很生氣地跟她說,現在電影先不能看了,都不給小朋友道歉,然後她也跟著大哭了起來。
冷靜了一會兒,我走過去蹲下來跟她聊了起來。
“告訴媽媽,剛剛是為什麼要打小朋友呢?”
“因為她拿了那個山楂片”,嗚嗚。。。
“那就讓她吃呀!”
“可是山楂只剩一個了,我也想吃。。。”,嗚嗚(哭得更傷心了)
“哦,是她不肯給你山楂片,然後你因此打她了,是吧?”
“恩。。。”很無辜的眼神看著我。
好了,問出來原因了。
“剩一個她是客人,就讓她吃唄”
“我不要,我也要吃”
“好吧,你的心情媽媽能理解。那你覺得她不給你,你就打她,是對的嗎?”
搖了搖頭說:“不對。。。”
“那下次還打人嗎?”
“不打了”很委屈地說。
“那你覺得如果你們倆都想吃,然後也不打對方,應該怎麼辦呢?”
“可以一起分著吃”
“真棒,還可以怎麼辦呢?”
“可以跟她說叫她媽媽買給她吃”,情緒慢慢緩解開來。
“恩對的,好主意,那還有呢?”
“我不知道了。嗚嗚。。”
“抱抱,剛剛你說的方法真好,那下次知道怎麼做了嗎?”
“恩,知道了”。
“還可以跟她說現在我們只剩一個了,得留著給我爸爸吃(或者家人其他人吃),我們都不能吃了”
“嗯嗯,知道了媽媽”
“好的,那現在可以繼續看電影了”摸摸頭,敲開播放鍵~
昨天這件事就這樣處理了,小朋友在回顧這件事的時候,自己回過頭來自己想辦法,然後予以肯定並加以引導,讓孩子自己說出解決方法,比我們直接說更加讓她印象深刻。
蘇格拉底的啟發式教學,勢必成為未來真正教育目的主流趨勢。
啟發孩子,讓孩子學會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提高孩子的學習力,這才是教育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