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鍋牛
-
2 # 沁冷墨
梁山英雄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喝酒是好漢們共同的愛好。
要說李逵武松魯智深三人是梁山英雄裡最能喝酒的,恐怕沒人反對,但是在這三人中誰酒量最大就不好比較了。
但是很明顯,三人的酒品都不好,都有喝酒之後鬧事的習慣。
先說李逵,宋江在江州的時候結識戴宗,戴宗引李逵來見宋江,介紹道“為因酒性不好,多人懼他”,後又說“在江州牢裡,但吃醉了時,卻不奈何罪人,只要打一般強的牢子。”
聽上去是個雖愛發酒瘋卻不欺良善的莽撞漢子,但是沒多久就自洩了底。
那日宋江三人吃酒時因沒鮮魚湯醒酒,李逵就自告奮勇到漁船處討活魚,漁人不給,惹得李逵痛毆。後遇到張順,兩人不打不相識,同去宋江桌上坐定。
沒成想,隔壁一個賣唱的女子來桌前唱歌賺錢,卻惹惱了李逵把人家一柔弱女子打的暈昏過去。
看看,這哪是英雄好漢做的事情?
後來李逵上梁山之後,接老母上山,不期在沂嶺上遭虎吃了,李逵惱怒之下殺死了一窩老虎,被眾獵戶請到曹太公莊上吃酒,沒成想酒醉後的李逵被人識破身份,差點丟了性命。多虧朱貴朱富兄弟才脫身。
由此可知,李逵酒品不好,逢酒必醉,酒量也只一般。
再看魯智深,魯達在剛出場之時,遇到史進史大郎,兩人相約喝酒,在酒館中喝的正起勁,被隔壁賣唱女子的哭啼聲打擾了酒興,魯達聽聞女子的悲慘遭遇不僅給她錢財安身,後來還三拳打死鎮關西為其報仇(與李逵相比魯達簡直是活佛菩薩,在現在來說就是活雷鋒啊)。
之後魯達被通緝,不得已在五臺山文殊寺出家。魯智深在文殊寺醉酒兩次,第一次是喝了小販的一整桶酒(純喝酒,沒有下酒菜),第二次先是在集鎮上的小酒店裡吃了十來碗,然後又向店主討了狗肉,又吃了十來碗才吃完一桶(可見一桶酒足有二三十碗),魯智深嫌不過癮,又向店主要了一桶,整整兩桶酒!
由此可見,魯智深在不吃飯的情況下,純喝酒能喝整整一桶,有吃食的話可以喝完兩桶,也就是五六十碗。
後來因為醉酒,推倒了半山的亭子,砸了山門,弄塌了寺裡的金剛,跟廟裡的和尚大打出手,雖然魯達有酒後鬧事的嫌疑,但是不欺良善,跟和尚們動手也是因為和尚們不讓進寺門。
綜合以上分析,魯智深在喝了五六十碗酒之後雖然意識不是很清晰,但是戰鬥力絲毫不受影響。廟裡的和尚加上火工道人足足一二百人,手執棍棒仍然打不過手裡只有兩條桌腿的魯智深。
最後咱們再看武松。
武松也是愛喝酒的英雄,也有酒品不好的毛病。先是在清河縣喝醉了酒,與人相爭差點把人打死,後躲到柴進莊上避難,又經常喝醉酒,打傷門客無數,被門客告知柴進,漸漸疏慢於他,武松在柴進處棲身不得,只得回家。
途經景陽岡,在崗下的酒肆裡喝了18碗酒,然後徒手打死了猛虎,18碗酒,也就大半桶光景,咱們算他酒勁大度數高,權當一桶有餘,這次跟魯智深相比頗有不如。
後來武松給兄長武大報仇,犯下人命官司,刺配孟州。在孟州,替小管營義奪快活林,路逢一個酒店便喝三碗酒(武松妥妥的是跟魯智深競爭梁山第一酒鬼)。
路上遇到了將近20處酒店,喝了不到60碗酒,到了快活林酒店,竟又喝了兩碗酒,才找茬跟蔣門神打了起來,也就是在這次打鬥中,武松使出了他的絕技,“玉環步,鴛鴦腳”。
打倒蔣門神之後,還頭腦清楚的要求蔣門神答應他三個條件才能饒他,可見武松在喝了60碗酒之後仍然思緒清晰,戰鬥力爆表。
這明顯比魯智深喝60碗酒之後,頭腦不清晰意識模糊,又高明許多。
所以說,三人中,武松酒量最大,魯智深其次,李逵最差。
-
3 # 小軍的全新生活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本人覺得魯智深是性情中人,而李逵是感情用事之人;感情用事之人比性情中人喝酒次數多,性情中人比感情用事之人酒量大;酒量大者身、心更依賴酒,所以魯智深比李逵的酒癮大。
回覆列表
“醉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這是水滸傳中孟州快活林酒店門前酒旗上的一副對聯,精巧典雅,意味深長,充滿酒文化氣息。
一部水滸,幾乎每個章節都有喝酒的故事,透出一股濃烈的酒氣。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是梁山好漢共同的行為特徵,酒已融入他們的血液之中,成就了他們英武豪邁、雄渾慷慨的生命氣質。在酒的作用下,才會有那麼多熱烈奔放的英雄,才會有那麼多曲折離奇的情節,才會有那麼多驚心動魄的故事。
先說李逵:
李逵以好喝酒聞名,但酒品欠佳,興化人有個俗語叫“武酒”,意為酒喝高了,與人一言不合就動手打架。
李逵出身貧苦,屬於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人,一旦有酒喝,必定要喝個痛快,所以喝醉是常事。喝完酒的李逵常常招惹是非,打架罵人樣樣來。戴宗評價李逵:“這廝本事自有,只是心粗膽大不好。在江州牢裡,但吃醉了時,卻不奈何罪人,只要打一般強的牢子。我也被他連累得苦。專一路見不平,好打強漢,以此江州滿城人都怕他。”
上了梁山後,只要李逵到外面辦事,宋江必然千叮嚀萬囑咐,第一條肯定是不許沾酒,但李逵總是不管不顧,一有機會就偷偷摸摸弄兩杯。
唯有兩件事李逵確實管住了自己的酒癮。宋江寫反詩被抓進牢裡,戴宗出門辦事,囑咐李逵專心照顧宋江飲食,不得喝酒,李逵真做到了,寸步不離宋江左右。李逵要回家接母親上梁山,宋江囑咐他一路上不得飲酒,李逵也做到了,唯恐喝酒誤事。在內心裡,李逵是把宋江當作親人一般看待,即便宋江給他喝了毒酒,李逵也只是說:“罷,罷,罷!生時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
酒是李逵性格的營養,不可或缺;酒也是李逵人生的助燃劑,一點就著。
再說魯達
在喝酒這個問題上,魯智深與武松有兩點相同,一是酒量都很大,喝個二、三十碗酒或是一桶酒不在話下。二是酒後都特別能打架。正如魯智深自己所說:“灑家有一分酒,只有一分本事; 十分酒,便有十分的氣力!”
魯提轄在潘家酒店與史進、李忠三人喝酒,卻被隔壁的啼哭攪了酒興,不覺大怒,一問才知金翠蓮父女被惡霸欺負,引得魯達三拳打死了鎮關西,迫不得已做了和尚,魯達也變成了“魯智深”。
三、四個月後,魯智深又下了一回山。山下的酒店都是寺裡的房產,不賣酒給五臺山的和尚吃,魯智深靈機一動,自稱過往僧人。在沒有下酒菜的情況下,魯智深先喝了十來碗酒,然後就著半隻狗肉又喝了十來碗,還不過癮,又讓店家打來一桶酒,不多時又都喝了,直看得店家目瞪口呆,罔知所措。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說的就是魯智深。酒改變了魯智深的人生,酒性也成就了魯智深的佛性。
魯達酒癮雖大,然梁山好酒的真英雄,只有魯智深一人。
魯達、武松皆好酒,武松為私義,魯達為大義。李逵根本和魯達、武松不可同日而語,就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