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時壓力應調節在150-200毫米汞柱。吸引器負壓壓力一般調節為40.0~53.3KPa。
吸痰術指經口腔,鼻腔,人工氣道(氣管切開術)將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張,窒息等併發症的一種方法。
適應症:
昏迷病人。
2.痰液特別多有窒息可能。
3.需氣管內給,注入造影劑或稀釋痰液的病人。
方法
1.洗手、戴口罩。
2.備齊用物,攜至患者床旁,核對,向患者解釋操作目的與合作方法。
3.接上電源,開啟開關,檢查吸引器的效能是否良好,連線是否正確。
4.根據病人情況及痰液粘稠度調節負壓,吸引器負壓壓力一般調節為40.0~53.3KPa,用生理鹽水試吸,檢查導管是否通暢。
5.將患者頭轉向操作者一側,昏迷病人可用壓舌板或開口器幫助患者張口。一手將導管末端摺疊(連線玻璃接管處),以免負壓吸附粘膜,引起損傷。另一手用無菌持物鉗持吸痰導管頭端插入病人口腔咽部,腳踩吸引器開關,放鬆導管末端,先將口腔咽喉部分泌物吸淨,然後更換吸痰管,在患者吸氣時順勢將吸痰管經咽喉插入氣管達一定深度(約15cm),將吸痰管自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轉,吸淨痰液。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s,以免病人缺氧。
6.如從口腔吸痰有困難者,可從鼻腔抽吸;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者,可由氣管插管或氣管套管內吸痰,需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
7.在吸痰過程中,隨時擦淨噴出的分泌物,觀察吸痰前後呼吸頻率的改變,同時注意吸出物的性狀、量及顏色等,作好記錄。
8.吸痰畢,關上吸引開關,將吸痰管浸泡消毒,並將吸痰玻璃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試管內浸泡。
9.觀察患者呼吸是否改善,協助患者取舒適臥位,整理用物。
吸痰時壓力應調節在150-200毫米汞柱。吸引器負壓壓力一般調節為40.0~53.3KPa。
吸痰術指經口腔,鼻腔,人工氣道(氣管切開術)將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張,窒息等併發症的一種方法。
適應症:
昏迷病人。
2.痰液特別多有窒息可能。
3.需氣管內給,注入造影劑或稀釋痰液的病人。
方法
1.洗手、戴口罩。
2.備齊用物,攜至患者床旁,核對,向患者解釋操作目的與合作方法。
3.接上電源,開啟開關,檢查吸引器的效能是否良好,連線是否正確。
4.根據病人情況及痰液粘稠度調節負壓,吸引器負壓壓力一般調節為40.0~53.3KPa,用生理鹽水試吸,檢查導管是否通暢。
5.將患者頭轉向操作者一側,昏迷病人可用壓舌板或開口器幫助患者張口。一手將導管末端摺疊(連線玻璃接管處),以免負壓吸附粘膜,引起損傷。另一手用無菌持物鉗持吸痰導管頭端插入病人口腔咽部,腳踩吸引器開關,放鬆導管末端,先將口腔咽喉部分泌物吸淨,然後更換吸痰管,在患者吸氣時順勢將吸痰管經咽喉插入氣管達一定深度(約15cm),將吸痰管自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轉,吸淨痰液。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s,以免病人缺氧。
6.如從口腔吸痰有困難者,可從鼻腔抽吸;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者,可由氣管插管或氣管套管內吸痰,需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
7.在吸痰過程中,隨時擦淨噴出的分泌物,觀察吸痰前後呼吸頻率的改變,同時注意吸出物的性狀、量及顏色等,作好記錄。
8.吸痰畢,關上吸引開關,將吸痰管浸泡消毒,並將吸痰玻璃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試管內浸泡。
9.觀察患者呼吸是否改善,協助患者取舒適臥位,整理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