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愉悅才是終點
-
2 # 靜可讀書
又苦又累,苦是指什麼?身體之苦,心裡之苦?身體之累,心裡之累。您的年紀多大,這都無法判斷。說一說我的觀點,我是一箇中年大叔,也是經常為生活所累,孩子教育,家庭生活,這都壓在身上。人之所以活著,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快樂願景。當然山頂是每一個人都向往的地方。但是不能說爬山的過程中,不是生活。保持正念認真的體會生活的此時此刻,先讓自己靜下來,如果對現狀不滿,就要想法改變。改變不了,就要學會接受接納。因目的而改變,我要變好,所以要改變。不能想,因為什麼,我無法改變。如果是外界原因,有人說過,迷茫時讀讀書,建議讀一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不僅生活更加簡單了,你更加會吸引那些和你相同的人,留下那些看見真實的你仍舊喜歡你的人。要知道,任何人都是值得喜歡和被愛的,無論真實的你是什麼樣子。讀一些哲學的書,生活中加上一些哲學的思維。就會比大多數人多一點在自己現有財富內的快樂,讀一讀哲學,會給自己帶來,對人生,對生活一些從容與豁達。可以使自己更幸福一些。[祈禱][祈禱][祈禱]
-
3 # 珠海小丸子
我認為可以分很多種情況來說明這個現象。
情況一,家庭不幸。從小在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人會感到又苦又累,因為他們通常會接收到很多消極的情緒和不正確的三觀,即使他們長大後也難以逃脫原生家庭的陰影。
情況二,婚姻不順。婚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選擇,它是你作為成年人以後的港灣,也決定了你的幸福,擁有一段不順的婚姻,那麼你接下來的日子必然是又苦又累的,除了身體,還有心靈。
情況三,實力不夠。這是一個很殘酷的問題,人總是渴望自由與尊嚴的,若是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那必然是痛苦的,勞累的。
情況四,身體不健康。人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若是沒有一個強健的身軀去支援你的事業,那麼想再多也是徒勞,無用的。
綜上,人活得又苦又累只有很多因素的,若想活得輕鬆,要麼努力改變環境,要麼就改變心態,願每個人都活得精彩,快樂!
-
4 # 孕媽守護神
為什麼人活的又苦又累?有時候我也是這樣怨天尤人的。羨慕天上飛的水裡遊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因為人來到世界上不容易,要想出人頭地活下去更加不容易。
首先吧,要排除一切不利於生長髮育的因素,我們才能在媽媽子宮裡面發育到成熟。到出生那天吧,剖宮產要挨刀才殺出一條血路,才得出來,順產吧,要忍受間歇性宮縮帶來的短暫缺氧,在惡劣環境下奔向人間。一般經過十多個小時磨難,好不容易才來到人間,出來最好主動一點自己號啕大哭起來,要不然呢你還得挨醫生助產士打屁屁把你弄哭。
來到世界上的好日子也沒有多久,到你幼兒園畢業,進入小學開始,逐漸的就會挨打受罵了,因為做不完的作業補不完的課和興趣班,你再也不能肆無忌憚玩耍了。遇到嚴格的父母,自己學習能力又差點的,真的好日子到幼兒園畢業就結束了,一般在小學畢業進入初中,好日子完全結束了。所以,真的是個累呀!
然後一路就是寒窗苦讀呀!你要是學醫,差不多要讀到三十歲左右,到你自食其力的時候人生已經過半了,又得結婚生子,工作,帶娃,然後還要老父母身體康健,重複父母的人生步驟。你要是家裡沒有礦,又沒有一個好大學,又沒有考上好工作,得,你的人生基本上就和勞碌奔波掛鉤了。你要是沒有腦力活幹,就得去苦力活扒拉生活,那日晒雨淋除了心裡矯情喊累,那身體是真的累呀!
人生真的是苦呀!因為我們對生活期望值高,而現實又很殘酷,萬事如意的人沒有幾個呀!
人生到了下半場,身體康健大不如前,各種疾病聞訊趕來,把你給纏住,稍不注意就得進醫院大修一次,遇見癌症和意外事故,就直接一個跟斗栽到閻王殿刀山火海的幹活,接過孟婆湯一頓好喝,忘記今生的苦難,又開始下一個輪迴了。
人生到了下半場,回首往事,又感覺時光匆匆虛度一生,什麼愛人啊情人啊,都散了,老了、孩子操心不完了、身體跨了、父母老邁了,工作也就這樣了,人生也就這樣了,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完成,還有好多理想沒有實現,人生的戰場都要鳴金收兵了?不甘心呀!
為什麼人生那麼苦那麼累?歸根結底是現實與理想差距太大。怎麼樣減少這種憂慮情緒?順其自然、隨遇而安,付出不要想回報,努力不要想結果。做到這種境界,人生就沒有那麼悲愁了。
-
5 # 江枉姑娘
因為人生有七苦難,又稱七悲,分別是: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和求不得。
除此之外,人生還有三毒:貪嗔痴。此三毒又被稱作三垢、三火。又因為三毒會殘害身心,使人沉淪,是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
先說七苦難:
第一苦:生,這裡的生,是指活著本身就是受苦,活著是一切苦難的基礎。
第二苦:老,古人很多都祈求長生不死,但是卻忘了祈求長生不老。老其實也是人苦難的根源,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的精氣會大不如前,容貌也會愈發衰老。更有甚者,會面臨周圍的人紛紛離去,如果這個時候只剩自己孤身一人,又垂垂老矣,無法照料自己的飲食起居,那麼就會活的比較煎熬。
第三苦:病,病來如山倒,自古久病床前無孝子,本來生病就是剝奪了人身上的精氣神,而且生病的人不僅什麼都幹不了,還要承受病痛帶來的困苦。如果家境貧寒者,還要因為缺少治病救命的錢而感到愁苦,所以病痛帶來的痛苦會一點點噬盡人的心靈。
第四苦:死,死這個苦是一切的苦難的終結,若是有心求死,死的那一瞬間很短暫,所以並不是很苦難。死之所以難,是因為人固有一死,有的人不願意死,所以恐懼逃避,甚至有的人在已經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了情況下,會選擇自我了斷,以求得最快的解脫。
第五苦:怨憎會,所謂怨憎會,是因為人長時間處於一種讓自己不開心的環境中,這樣的情況下人就會產生怨恨,憎惡的情緒。比如一份不盡人意的工作環境,一段不勝其煩的人際關係等等……但是同第四苦一樣,這個苦難也是可以解脫的,只要遠離那些讓人不開心的事物,就可以了。
第六苦:愛別離,月有陰晴圓缺,花也有凋零之時,更何況人了,這個苦最是酸澀和磨人,看的通透的人,能夠順其自然。但若是執著的人,那便是無法言說的困苦。
第七苦:求不得,天下熙熙,皆有所求;天下攘攘,皆有不得。求不得的苦在於,所求之物可望而不可即,更苦的是已經擁有的事物,在經歷了得到以後,又再一次失去,這種痛苦若是無限放大,會讓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終日鬱鬱寡歡,萎靡難樂。
七苦之後是三毒:貪嗔痴,貪是指:執著於內心喜好的外物。嗔是指:執著於內心厭惡的外相。痴是指:不明事理的實相。
引發三毒的緣由,無異於人之所欲,人之所惡,人之所執。
總結:其實人之所以活的又苦又累,就是因為沒看開,也有人活的很開心樂觀,這樣的人是因為沒有七悲三毒嗎?不是的,是因為他們隨性而活,不執著不貪慾也不糾結,這樣的人活的更輕鬆,也更開心。
所以覺得苦累的時候,不凡停下來歇歇,調整一下心態,聽聽歌,旅旅遊,或者是大吃一頓,也可以去跑步。雖然苦難比較多,但是活著也有很多令人開心和快樂的事情。
生存的意義本身也就是追求快樂和滿足嘛!!
-
6 # 俊熙的心酸
活得累這是一個大多數人公認的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有不同的艱辛和困擾,身累咱可以停下來歇歇美美睡上一覺也就過去了,如果心累就要自己擺好心態,做好調節。心累也是別人幫不了你的,只有自己想通了把那些該放下東西的就放下,才能還自己一片淨土。
苦和累在我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出生八個月我媽媽就運走他鄉,在我不到上學的年齡,我爸爸就因為不堪生活的壓力也導致精神失常,在我十歲爸爸犯病離家出走,三天後鄉親門給我送回來一具冷冰冰的屍體,我就成為了傳說中的孤兒,那個時候並沒有什麼社會救助和孤兒院,我就跟我奶奶相依為命,在我十五歲時奶奶也離開了我,那種心痛和苦澀不是人人都能理會的。各種社會欺凌在我身上也從不缺席,但我並沒有被生活壓倒,也沒有被命運擋舵。所以說不要覺得有一點點累和不如意就認命,命運就像一根彈,你弱它就強。少一份抱怨,多一份自強,社會是永遠不會適應我們的,只有我們適應這個社會。想改變人生,首先要學會改變心態。別抱怨,只要你努力先苦後甜的日子離就越近,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
7 # 量子論道
人之所以活的又苦又累,是人的本性決定的。對於一般人來講,自從ta到這個世界,就註定承載生命所賦予的一切,有歡樂,有痛苦,其區別在於歡樂和痛苦的佔比。
不過,人活的又苦又累,更多的是窮人的深刻感受,因為,他們要承擔生活的無窮無盡的壓力。
首先,生活的處境艱難。或者缺衣少食,或者居無定所,或者有病無醫,或者孤家寡人,眾多的生活打擊,痛苦,遭遇會不期而至,讓本來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想想就難受,生活怎麼不苦難?
其次,人情冷暖唯自知。生活在困苦中的平民百姓,在這個看起來一片繁花似錦,興旺發達的時代,卻顯得格格不入。他們根本無法進入光鮮亮麗的生活圈,無法感受花天酒地的美好,只能眼巴巴的瞅一瞅,那英雄伴靚妹,富賈摟美人的快意人生。而他們內心深處的孤寂,誰願感受,何以解憂?內心深處的苦,只有在自己心中排解。
再次,世事多有不公,讓本來負重前行,灰暗的人生,平添無窮無盡的憂。想一想,如果你有能力,有知識,憑著自食其力過上好生活,我們不會嫉妒,我的資質差的,努力卻無法改變底層疾苦,那麼我也認了,可是,人群異樣的眼光,投射出蔑視的眼神,本來苦難的生命,怎堪如此重負?他們本以為世界可以疾苦,只求他們的辦事也應該得到公平對待,然而,這似乎是夢一場,叫人們怎麼不心傷?
正因為如此,才有看破人生封塵緣,入事佛界了塵心。
-
8 # 水木相生
成大醫院院長林炳文因癌病逝,享年61歲....他說:不要把好東西留到特別的日子才用!!生命真是脆弱,生死天註定無法違抗。即便是蘋果的﹝賈伯斯﹞,在病痛面前卻仍是無能為力!多年前我的一位同學,他太太剛去世不久。他告訴我說:「我在整理太太的遺物時,發現一條絲質的圍巾,那是我們去紐約旅遊時,在一家名牌店買的。」 那是一條雅緻、漂亮的名牌圍巾,高昂的價格卷標還掛在上面,他太太一直捨不得用,她想等一個特殊的日子才用。講到這,他停住了,我也沒接話,好一會兒後他繼續說:「再也不要把好東西留到特別的日子才用,你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特別的日子。」 以後,每當想起這幾句話時,我常會把手邊的雜事放下,找一本小說,開啟音響,躺在沙發上,抓住一些自己的時間。我會從落地窗欣賞淡水河的景色,不去管玻璃上的灰塵,我會拉著家人到外面去吃飯。生活應當是我們珍惜的一種經驗,而不是要苦撐過去的日子。我曾將這段談話與一位女士分享。後來見面時,她告訴我她現在已不像從前那樣,把美麗的瓷具放在酒櫃裡。以前她也以為要留到特別的日子才拿出來用,後來發現那一天從未到來。“將來”、“總有一天”已經不存在於她的字典裡。如果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有什麼得意的事,她現在就要聽到,就要看到。我們常想跟老朋友聚一聚,但總是說“找機會”。我們常想擁抱一下已經長大的小孩,但總是等適當的時機。我們常想寫信給另外一半,表達濃郁的情意,或者想讓他知道你很佩服他,但總是告訴自己不急。其實每天早上我們睜開眼睛時,都要告訴自己這是特別的一天。每一天,每一分鐘都是那麼可貴。
【1】 別總是在壓力下工作,累壞了自己!
【2】 別忘了身體是一切,沒有了健康,無法享用人生所有的樂趣。
【3】 別以為能救命的是醫生,其實是你自己,養生重於救命。
【4】 別以為付出就有回報,凡事只有不計回報,才能終有好報。
【5】 別忽視了與你有緣者,等繁華落盡,你才明白知音難覓。順其自然的工作吧!慢慢享受生活,快樂享受人生的每一天!看完這篇短文後,分享給你的家人朋友吧!您可能會改變很多人!感謝有你,有你真好!
-
9 # Hi阿飛
因為人活著再累,也不是為了他一個人活著,有家人,朋友!
很多人活得累,是因為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沒有抓住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有些人是迷失了自己,活在別人的世界裡,這樣也會很累的。 要想活得輕鬆愉快,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目標所在,分清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還有什麼是自找麻煩的。 經常問自己這些問題,弄清楚了,人就會很輕鬆。
看看這段文字:
人生如夢,歲月無情,豁然回首,才發現人活著是一種心情,窮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想想,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開朗就是美好的一天,不管親情,友情,愛情;能永遠珍惜就是好心情。
記得有一位朋友說這樣一句話:
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已經得到的更加珍惜; 屬於自己的不要放棄;已經失去的留做回憶;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累了把心靠岸;錯了就不要後悔;苦了才懂得滿足;痛了才享受生活;傷了才明白堅強;總有起風的清晨;總有暖和的午後;總有絢爛的黃昏;總有流星的夜晚;相逢是那樣奇妙,起風的日子道一聲祝賀,願你天天開心,好夢甜甜!
-
10 # 一天到晚忙碌的陀螺
人為什麼活的又苦又累呢?
不經歷人生苦與累,哪能懂人生快樂與幸福。
經歷了學習的苦於累,才能享受知識帶給你精神世界的富與足;
經歷了生兒育女的苦於累,才會享受兒孫繞膝的歡與樂;
經歷了工作的苦於累,才能享受高質量生活帶給你的安與靜;
經歷了病痛的苦於累,才能體會健康帶給你的康與健。
每個人對生命都會有不同的看法,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難,比如,事業失敗,生離死別以及不可抗拒的天災人禍等等。然而不管經歷什麼生活依舊要照常進行下去。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也許詮釋的就是人生苦於累的真正的意義。
-
11 # 三格智酷
我們都知道,懂得了熵增定律,人生的許多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同樣,這個問題也可以從熵增定律中找到答案。
熵增定律告訴我們,人生的本來狀態是熵(混亂度),而且熵是增加的(人生的負能量),而人生要擺脫熵的制約與影響,就必須逆著熵增而行,做減熵工作(人生的正能量),這就決定了人生以負熵為生,負熵的人生有舍才有得,有付出才有收穫,所以人生即累又苦。
人生的真相是苦的。可以說人生苦難重重,苦難無所不在,無時不在。人生要追求幸福和快樂,就要與苦難抗爭,與困難挑戰,向災難“逆行”,這就是人生之所以累的根本原因。因為“苦”和“累”可以換來幸福和快樂,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苦”和“累”,其實是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人生追求價值和意義,就得付出努力,承擔苦和累。人生追求價值和意義,就有了希望和追求,有了希望和追求,就有了信心和勇氣,有了信心和勇氣,就有了行動力,而人生就是把這種行動力落到人生的不同階段所應該承擔的責任上面,這就是人生的真諦。
責任可以是為自己,但幸福的人生更多地是為他人,為家庭、社會、國家和人類承擔責任。
如果要問“是什麼支撐著人生堅持下去?”答案也許有很多,但不同答案的背後,其實都指向一個答案:
人為什麼活?應該怎麼活?
這個問題很大,通常需要用一輩子來回答!
是啊!人,為什麼活?應該怎麼活?有些人有答案,有些人沒有答案,有些人好像有答案,又好像沒有答案。
回覆列表
感謝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我練習打坐快十年了,由於資質駑鈍,進展不大,但也有些體會,拋磚引玉吧。人活得苦和累是大腦裡充斥著很多無益於解決當下問題的念頭,無法停止這些念頭,也難以真正轉移這些念頭,最終沉浸在這這層層的不可控的念頭中,無法得以解脫。
1.人有超強的智慧,這個智慧的用途是,當在乎一件事的時候,大腦裡各種念頭會自動的保護並想方設法促使這件事情發生。因此,衍生了兩種苦,一是曾經經歷過的快樂,擔心這個快樂以後不再有。二是曾經受過的苦,擔心這個苦會會重現。
2.要明白導致這這兩種苦的智慧正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關鍵,比如說,第一次用手碰到了火,被燙過一下之後,下次知道手不能去觸碰火。
3.這個智慧如何會讓人受苦呢?舉個例子,曾經被大火燒傷了,下次再次看到大火時,大腦浮現出燒傷的情景,並感到害怕和恐懼。這兩者有細微的區別,一種只是保護自己的行動,這個行動中沒有恐懼。另一種是在恐懼下的行動,這個恐懼其實是不必要的。
其實,人的苦就是這一個個的不必要的恐懼的念頭導致的。要解脫,需要的是強大的注意力,強調一下,是注意力,不是毅力。注意自己的念頭,知曉他們是不必要的,這就跨出了第一步。
至今,我還只跨出了這一步,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早日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