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說第一點,也就是利益劃分問題。二戰時期德國和日本對於各自的勢力範圍有著明顯的劃分。雙方可以互相幫助對方牽制敵軍。但據不可以侵吞對方的利益。除非是應對方的請求幫助吧。這也是為什麼德國找日本作為盟友的原因。就是因為兩國相距甚遠。沒有利益衝突。日本入侵遠東地區就是為了策應德國進攻蘇聯。雖然日本知道主導二戰結果的戰場在歐洲,但是日本也不可能無私到去幫助德國打蘇聯不顧自己的利益。說到底國與國之間講的還是利益關係。當時日本的主要目標是中國。柿子撿軟的捏。蘇聯和中國該如何選擇這就不用多說了吧。更何況,日本也需要中國的資源來補充自身。所以中國優先是日本的主流思想。
其次時間節點問題。即使日本願意放棄中國的利益優先配合德國滅掉蘇聯。但是命運和德日兩國開了一個大玩笑。起初日本有實力配合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德國不需要日本的幫助。因為蘇德戰場上,德國對蘇作戰前期進行的異常順利。用勢如破竹萊形容都不為過。這個時候的德國根本不需要日本來瓜分利益。而日本也覺得德國滅掉蘇聯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後來德國陷入了蘇聯廣袤的戰略縱深之中。這個時候的德國後力不濟需要日本的配合的時候。日本的處境也非常難受。中國戰場拖住了日本絕大部分的兵力,日本沒有足夠的實力去配合德國作戰。硬要配合德國作戰的話只能抽掉中國的軍隊。但這又不符合日本的利益。所以日本還是隻能在遠東發起區域性攻勢,儘量牽制蘇軍罷了。但作用微乎其微。
最後戰略佈局和利益最大化問題。雖然當時德國和日本都十分討厭蘇聯。但是德國和日本又同時把蘇聯問題放到了最後。因為德國的首要戰略目標就是征服西歐,穩定西歐之後在向東進攻蘇聯。而日本的戰略目標也是先佔領中國。完事之後再進攻蘇聯。但誰能知道日本就是活生生被耗死在中國戰場。而德國西歐也沒用完全解決就貿然開闢了蘇德戰場。
利益最大化方面。德國和日本爆發戰爭的時候兩國實力並不是特別強。所以他們迫切需要掠奪物資能源來發展壯大自身。所以他們迫切的需要馬上見到利益。從這一點看他們就不能夠先對蘇聯作戰。因為蘇聯太大了。實力相對也比較強大。征服起來時間太過於漫長。而德國和日本都打不起消耗戰。再說了,英法美三國在背後虎視眈眈。德國和日本如果先進攻蘇聯的話,只會被他們漁翁得利。所以綜合考慮下來。先期進攻蘇聯並不可取。這也就表示了提問者這個假設也不成立。
我們先來說第一點,也就是利益劃分問題。二戰時期德國和日本對於各自的勢力範圍有著明顯的劃分。雙方可以互相幫助對方牽制敵軍。但據不可以侵吞對方的利益。除非是應對方的請求幫助吧。這也是為什麼德國找日本作為盟友的原因。就是因為兩國相距甚遠。沒有利益衝突。日本入侵遠東地區就是為了策應德國進攻蘇聯。雖然日本知道主導二戰結果的戰場在歐洲,但是日本也不可能無私到去幫助德國打蘇聯不顧自己的利益。說到底國與國之間講的還是利益關係。當時日本的主要目標是中國。柿子撿軟的捏。蘇聯和中國該如何選擇這就不用多說了吧。更何況,日本也需要中國的資源來補充自身。所以中國優先是日本的主流思想。
其次時間節點問題。即使日本願意放棄中國的利益優先配合德國滅掉蘇聯。但是命運和德日兩國開了一個大玩笑。起初日本有實力配合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德國不需要日本的幫助。因為蘇德戰場上,德國對蘇作戰前期進行的異常順利。用勢如破竹萊形容都不為過。這個時候的德國根本不需要日本來瓜分利益。而日本也覺得德國滅掉蘇聯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後來德國陷入了蘇聯廣袤的戰略縱深之中。這個時候的德國後力不濟需要日本的配合的時候。日本的處境也非常難受。中國戰場拖住了日本絕大部分的兵力,日本沒有足夠的實力去配合德國作戰。硬要配合德國作戰的話只能抽掉中國的軍隊。但這又不符合日本的利益。所以日本還是隻能在遠東發起區域性攻勢,儘量牽制蘇軍罷了。但作用微乎其微。
最後戰略佈局和利益最大化問題。雖然當時德國和日本都十分討厭蘇聯。但是德國和日本又同時把蘇聯問題放到了最後。因為德國的首要戰略目標就是征服西歐,穩定西歐之後在向東進攻蘇聯。而日本的戰略目標也是先佔領中國。完事之後再進攻蘇聯。但誰能知道日本就是活生生被耗死在中國戰場。而德國西歐也沒用完全解決就貿然開闢了蘇德戰場。
利益最大化方面。德國和日本爆發戰爭的時候兩國實力並不是特別強。所以他們迫切需要掠奪物資能源來發展壯大自身。所以他們迫切的需要馬上見到利益。從這一點看他們就不能夠先對蘇聯作戰。因為蘇聯太大了。實力相對也比較強大。征服起來時間太過於漫長。而德國和日本都打不起消耗戰。再說了,英法美三國在背後虎視眈眈。德國和日本如果先進攻蘇聯的話,只會被他們漁翁得利。所以綜合考慮下來。先期進攻蘇聯並不可取。這也就表示了提問者這個假設也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