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掛上免戰,別人就不打他呢

38
回覆列表
  • 1 # 端木建

    在古代兩軍交戰時,突然一方主將對戰局的勝利沒有信心,那就會選擇高掛免戰牌,避其鋒芒。而此時的進攻方也並不會貿然進攻,只能站在城下乾瞪眼,然後就是不停的叫罵,讓他們出城迎戰。

    那麼問題就來了,在殘酷的冷兵器時代,戰機稍縱即逝,所謂的“免戰牌”真的存在嗎?或者說,古代打仗一方掛出免戰牌,兩方都會休戰嗎?對方非要打會怎樣呢?

    無獨有偶,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也出現“免戰牌”的身影。蜀相諸葛亮一生致力於恢復大漢基業,有一年,諸葛亮就曾率領30萬大軍討伐曹魏。在祁山,諸葛亮與老對手司馬懿再次交戰,當時諸葛亮率軍攻城,但深知智謀兵法不如對手的司馬懿就避而不戰,堅守不出,還在城頭上掛起了免戰牌。期間,司馬懿任憑蜀軍如何叫罵、羞辱,就是緊閉城門不出來。最終,諸葛亮因為糧草不濟,無功而返。

    開戰之後,假如一方不想打了,需要事先說明,也就是掛免戰牌。為了防止一方不遵守規則,一般會掛免戰牌的都是有據可守的,比如說依靠著城池或者是山寨,這樣即使是對方不遵守規則,強行攻打,也能守住根據地。到這裡肯定會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在生死攸關之際,還要講那麼規矩,那這仗還怎麼打?可通過史書發現,由於古人非常講信用,《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就記載:“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當時,古人不僅講信用還守規矩,“禮不伐喪”更是硬規矩,齊晉大戰時,正趕上齊靈公辦喪事,於是兩家爽快收兵不打,“免戰”毫不含糊。

    宋襄公所堅持的“半渡不擊”,就是遵循古代諸侯交戰時的戰爭規則,或者說是遵守戰爭禮儀。在春秋時期,大多數戰爭都遵循這樣一種模式:雙方約定時間在某地決戰,以縮短戰爭週期,減少戰爭消耗。但假如一方認為彼此實力懸殊太大,或者基於其他戰略意圖,並不想與對方決戰,往往就採取堅守不出的辦法,避免與對方決戰,這就相當於掛了“免戰牌”,兩方都會休戰!

    《孫子兵法》上說:“攻城之法,為不得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就連孫武這樣的一代名將,都認為攻城戰是一場災難。因此不到迫不得已,在春秋時期,如果城中的一方掛上免戰牌,敵方一般是不會輕易攻城的。

    既然強攻不了,那就只能巧取,於是呼,一種“罵戰”就應運而生。顧名思義,就是在城門前破口大罵,點燃對方的怒火,繼而率軍出城正面交戰。在楚漢稱霸時期,項羽命大司馬曹咎堅守成皋,不得出城與漢軍作戰。漢軍果然數次挑戰,曹咎謹遵項羽命令高掛“免戰牌”,漢軍見後就無奈的停戰。最後,漢軍使出“罵戰”,派人在陣前罵了曹咎五六天,曹咎沉不住氣了,率軍渡河出戰。結果在渡河時遭到漢軍襲擊,敗得一塌糊塗。可以說當時“罵陣”的發明,也表現出了人們不願強攻城池的心理。

    正如《孫子兵法·始計篇》記載:“兵者,詭道也”,用兵之道在於千變萬化、出其不意,需要運用種種方法欺騙敵人。而從西周開始以《周禮》來作為戰爭規則,也隨著“兵不厭詐”的思想深入人心,哪怕是一方掛出了免戰牌,對手也並不是因此而停止進攻。或者說,古時的“免戰牌”與今時的“免戰牌”的意思大為不同,那時代表作戰的君子之風,做人誠信之法則,若是違反,則是會被世人恥笑的!

  • 2 # 創造奇蹟的小小

    小說或評書中的“免戰牌”一般都出現在這樣一種場面:敵軍在城下罵戰,我軍固守城頭不予理睬“免戰高懸”,敵人無計可施解甲坐地連罵數日,我軍部分勇將不堪辱罵摩拳擦掌紛紛向主將求戰……其實這只是為了增加戲劇效果。想想很簡單,他不出來迎敵你就按計劃攻城或圍困呀……罵戰並不是有效的軍事行動或策略,“免戰牌”也沒有實際意義。 我覺得“免戰牌”這種東西很有可能是不瞭解戰爭活動的民間小說作者、評書藝人等為增加噱頭想象出來的,實際上並不存在。廣義的“免戰牌”的使用大概可分為兩種情況,但想來也不實用:1 一方求戰想打;另一方施行堅壁政策,爭取時間儘量減少與敵正面衝突,以待己援或待敵變。 如果掛免戰牌,屬於明顯暴露自己的意圖,不利於利用小規模騷擾偷襲等戰術瓦解敵人鬥志,提高己方士氣……2 雙方都不急於速戰,並且很可能達成了某種形式的停戰或休戰協議。這時的“免戰牌”相當於一個休戰公告,固然可以提醒對方在道義上嚴守以達成的協議,但更容易造成己方將士的懈怠麻痺,得不償失……總之,歷史上不見得絕對沒有“免戰牌”或類似免戰牌的東西,但肯定是不常用的怪招。 “兵者,詭道也”。戰爭不論在古代或現代都是不會按常規出牌的,面似忠厚的“免戰牌”,如果不又是一個計略,就是多餘的廢物!。

  • 3 # 中外史聞

    古代打仗為什麼掛起免戰牌,對方就不攻擊了? 關於免戰牌,這是一種向敵方宣佈或要求停戰的牌子,在清朝錢彩所著的《說岳全傳》第15回中有提到"城上即將‘免戰牌"掛起,隨你叫罵,總不出戰。"

    這是小說家言,那麼歷史上有沒有免戰牌呢?具體是沒有的,但有類似的。

    比如明朝時期的“靖難之役”,朱棣在攻打濟南的時候遇到一個讓他很無奈的人,這個人就是鐵鉉。在朱棣的猛攻之下,鐵鉉一時抵擋不住,於是掛了“免戰牌”。

    那是不是掛起免戰牌,對方就放棄攻城了呢?首先我們先了解下,古代戰爭主要是對陣,攻城,守城三種。對陣一般都是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拼個你死我活,如果一方不能對陣就會選擇守城,攻城一方如果是守城一方兵力的五倍或者十倍是不會停止攻城的,即使守城方掛了免戰牌,攻城一方也不會長時間停止戰爭,但是會給守城方定下免戰的時間,讓你考慮是戰還是降,但是如果守城方長時間不戰不降攻城方也不會撤兵,他們會繼續圍困。

    因為古代是冷兵器時代,長距離殺傷的也就是弓箭。想要登上十來丈高的城牆,或者越過幾丈寬的戰壕進入對方城堡或軍營,只能靠肉搏,那樣的損傷會很大,多數軍事主帥不會去做。要是放在現代,你掛個木牌牌,嘿嘿,俺一發榴彈炮給你轟去姥姥家了。

    躲到營盤裡之後,高掛免戰牌的一方會在營盤周邊插滿鹿角,再配上雄厚的兵力防禦,在敵我雙方兵力相當的情況下強攻是無法奏效的。比如劉備東征東吳的時候,東吳大將陸遜帶的軍隊要比劉備的多,但就是龜縮不出,劉備拿他沒任何辦法,只能乾耗著。同樣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司馬懿帶領大軍就是縮頭不出,任諸葛亮計謀百出,也拿他沒脾氣。

    城大兵少,一旦城門城牆被攻破,攻方兵力集中,守方兵力分散,以多打少,所以能靠巷戰翻盤的相對比較少。而營寨則不同,相對狹小的面積裡滿滿都是戰兵,進攻方會承受比城牆上火力密度更大的箭雨,即便千辛萬苦攻破寨牆,恐怕也已經是強弩之末,但還要面對嚴陣以待的敵人生力軍,要想取勝難上加難。所以古代大軍作戰如果一方堅壁不出,另一方多半也沒辦法。對於大軍主力營寨(不包括小型寨堡,那個人太少和守城概念類似),偷營劫寨可以,水火絕糧各種智取可以,強攻極其少見。

    因為早先的城池是非常的堅固,早先的炮火不先進,等於現在的大禮花炮,打不遠還沒有太大的殺傷力,打到城的牆上不起作用,所以守城也是古人們的上等策略,一般是越勢方的選擇,探子們早已探明對方的來勢凶猛,以越對強使城池難保,不如用緩兵之計,將帥們深知城池堅固,又有強多的弓箭手,才能掛上免戰牌,堅守不打,等代時機選擇戰機。

  • 4 # 陽明悟行學宮

    在中國傳統的評書與小說中經常有這樣的一幕:一開戰雙方各自派出一員武將互打。其中一方打不過了,然後回城或者回營。之後這一方高舉免戰牌,對方也只是乾瞪眼,然後就只剩下口水戰,無論咋罵就是不出來。那麼問題來了,古代打仗時打不過了真的可以靠掛免戰牌自保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這個還是屬於打不過,換種打法,還有更慘的。

    北宋末年,名將种師中救援太原那一仗要多慘有多慘。根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粘罕圍太原,詔种師中率兵由井陘道與姚古犄角應援太原。……金人乘間衝突,諸軍以神臂弓射卻之,欲賞射者,而行司銀碗只數千枚,庫吏告不足而罷。於是士皆怨憤,相與散去。師中為流矢所中死之,其餘將士退保平定軍。”

    當然這種情況基本發生在中國春秋時代。像晉楚邲之戰,《左傳》卷二十三:"楚子又使求成於晉,晉人許之,盟有日矣。楚許伯御樂伯,攝叔為右,以致晉師,許伯曰:「吾聞致師者,御靡旌摩壘而還。」樂伯曰:「吾聞致師者,左射以菆,代御執轡,御下兩馬,掉鞅而還。」攝叔曰:「吾聞致師者,右入壘,折馘,執俘而還。」皆行其所聞而復。晉人逐之,左右角之。樂伯左射馬而右射人,角不能進,矢一而已。麋興於前,射麋麗龜。晉鮑癸當其後,使攝叔奉麋獻焉,曰:「以歲之非時,獻禽之未至,敢膳諸從者。」鮑癸止之,曰:「其左善射,其右有辭,君子也。」既免。"

    根據《左傳》記載:楚軍的許伯、樂伯、攝叔在一輛戰車上,被晉軍追上。他們的弓箭只剩一支,便射殺一隻麋鹿,獻給追兵的首領鮑癸。鮑癸認為他們“其左善射,其右有辭,君子也”放棄了追捕。同樣,晉國的魏錡被楚國追兵趕上的時候也射殺了一隻麋鹿,結果追兵也放棄了追捕。等到,晉軍最後戰敗逃跑的時候,很多戰車都陷到了泥地裡。結果追擊的楚軍不但沒有痛下殺手,反而教晉軍如何脫困,“楚人惎之脫扃,少進,馬還,又惎之拔旆投衡,乃出。”然後晉軍還有心情回頭開楚軍的玩笑,“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其意思是嘲諷,楚國總打敗仗,所以善於逃跑。

    以上的例子都是一方失去作戰能力,結果另一方連免戰牌都沒看到,就停止追殺,不但沒有下死手,甚至幫助對方。這種約束住雙方的,其實是當時流行的“禮”。也就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那個禮。當時的貴族、比如諸侯、大夫其實理論上都是周天子的臣子,或者周天子臣子的家臣。有的還是同宗,就算打仗的時候,雙方也都是承認對方的貴族身份的,也就是“君子”。當時齊侯在被韓厥追上時。韓厥還執縶(zhí)馬前[45],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

    ▲鞌之戰

    因為將來萬一有點啥事還需要對方照應,因此所以多少給對方點面子。畢竟春秋內鬥,不少貴族在本國內混不下去了可以去其他國家,因為有貴族身份,去其他還能混的不錯。所以簡單說,大家都是貴族,既然大家都是一家人,彼此之間就不下死手,這樣未來也好相見。

    當然,就如前面所說的“禮不下庶人”,這種免戰資格,平民和外族是沒資格享受的……另外,多說一句,“刑不上士大夫”,筆者更傾向這種解釋:你是個體面人,出了事就自裁吧!別要用刑法那麼不體面!畢竟先秦到漢代的中中國人都特別剛烈不是?當然,春秋的這種禮,當孫子那種“兵者,詭道也”的概念出現後,也就沒多少了……

  • 5 # 博雅間

    在很多古代演義小說中,經常會出現這麼一個令現代人匪夷所思的現象,就是古代打仗時候,其中一方為了避免戰敗,往往會突然高掛免戰牌要求休戰。只要免戰牌一掛出來,交戰的另一方只能立刻停止進攻,雙方一般都會立即休戰。可是這樣一來難道就不怕對方詐降或者暗度陳倉嗎?說起來,這其中的原因確實有些搞笑的。

    免戰牌雖然大多出現在演義小說中,但是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幾乎每個朝代都發生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周天子尚在,可是各個諸侯國之間的交戰是很頻繁的,不是你攻我,就是我打你的,要不怎麼叫戰國呢,因此孟子稱之為“春秋不義”之戰。有意思的是那時候打的仗雖然是不義之戰,但是交戰雙方都非常的講究禮數。哪怕是有關諸侯國的存亡之戰,交戰的雙方還都堅持著禮數,必須按照約定的規矩來打仗。以我們現代人的思維來說的話這是很奇葩的,對吧

    春秋時期的古人,對於“君子六藝”十分看重,“禮”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交戰雙方的統帥決定掛上免戰牌的話,另一方通常也會遵守約定。但凡事都有例外,例如楚莊王奠定“春秋五霸”地位的“邲之戰”,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一般來說,掛起免戰牌迫使對方休戰,也是有著一定的條件限制的。通常交戰雙方基本上都是勢均力敵的,而且掛起免戰牌的一方要麼是據城而守,要麼有大營作為依託。而另一方就算不願意休戰,也沒有實力發起攻擊。所以有時候就算知道對方詐降,也只能是無計可施。

    話又說回來,如果免戰牌管用的話,那春秋戰國時代也就不會結束了,秦始皇更不會統一天下了。如果強弱之勢太過明顯的話,免戰牌也是不起作用的。只有當交戰雙方勢均力敵時,免戰牌才起作用

  • 6 # 歷史雜談lilym

    經常在看古裝片的時候,兩軍交戰,對峙的時候,對方城池上高掛免戰牌。那麼在實際的歷史上,是否真的有免戰牌的說法呢?是否掛了免戰牌之後,對方就不可以攻擊呢?這樣做是雙方都預設的還是隻是一方的一廂情願?

    首先要說明的是,免戰牌在古代真的出現過。免戰牌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當時的統治者是非常講究誠信的。兩方打仗之前,先要宣戰,甚至有時候還有提前約好時間和地點。如果不宣而戰,也就是搞偷襲,是會被天下人譴責的。

    其實,免戰牌是真實存在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免戰牌,是向敵方宣佈或要求停戰的牌子。意思是說 以後再打,今天不打了。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高掛免戰牌的一方大多有堅實的城牆來阻擋進攻。想攻擊,一時半會也打不下來的。因為有高高的城牆,接著城牆的掩護,對方可以輕易守住城池,攻城的一方往往是傷亡慘重。因此不到迫不得已,在春秋時期,如果城中的一方掛上免戰牌,敵方一般是不會攻城的。另一方面,古代的人是比較講義氣的。雙方打仗之前,首先要宣戰。如果不宣而戰,靠偷襲得逞,是會被天下人譴責的。

      雖然休戰以後,城外的一方拿城內的人沒有辦法,因為根本就打不動。但是會在城下罵戰,一般罵的最多的就是罵守著城池不出的是縮頭烏龜,怎麼難聽怎麼來。因此這時候很多急性子的將領就會結束休戰,帶兵出城迎戰。

  • 7 # 路有多長o其修遠兮

    “免戰牌”是一種奇怪的東西。如果古代戰爭中,這種東西真的存在,看起來有些荒唐。因為在戰場上,最重要的是搶抓時機。如果因為免戰,給了敵人喘息的機會,不是就會反敗為勝嗎?那麼這種“免戰牌”是不是存在呢?

    咱們先來聊一聊,今天的人,對古代戰爭的印象。

    正史上對戰爭的記載,都比較簡略。最多說一下戰爭的勝負結果。也有說過程的,不過都很模糊。

    文學藝術對戰爭的描寫,卻顯得生動而有趣。有一些大型的戰爭,比如《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赤壁大戰”,戰前各方的鬥智鬥勇,戰後的各方如何收拾殘局,場景歷歷在目,讓人看得非常過癮。

    文學藝術中所描寫的戰爭,除了場景外,還獨自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戰法。

    比如兩軍走到戰場上,相對列陣。先是主公上前說理,說了一陣,那個說不贏的主公於是惱羞成怒,把鞭子往前一指,然後將軍出馬挑戰。

    比如開始打仗了,一般是先將軍打,打完決出勝負以後,再士兵打,程式紋絲不亂。

    比如攻城的時候,下面攻城的排好隊,對著城上一陣叫罵。接著城門開啟,從城裡衝出一隊人馬,在城門前排好隊,兩軍捉對廝殺。若是守城之軍打不贏了,退回去,攻城之軍也沒想過趁亂衝進城去,而是等著他們魚貫而入。

    再有就是,如果城中實在打不贏,把一塊“免戰牌”掛在城牆上,攻城的軍隊就無計可施了。有時候不是攻城,而是在野外立營寨,只要把一塊“免戰牌”掛在營寨外,另一方就不敢進攻了。

    那麼,真實的戰爭是這樣的嗎?古代真的有免戰牌嗎?如果有免戰牌,這個免戰牌掛上去後,進攻的軍隊真的都不敢進攻了嗎?

    顯然,真實的戰爭,肯定不是這樣的。古代的正史中,也從來沒有出現過關於“免戰牌”的記載。所有記載都是出現在《三國演義》《說岳全傳》《隋唐演義》這樣的話本小說及評書戲曲中,所以我們實在無法判斷,究竟在古代是不是真有“免戰牌”這種東西。

    不過,我們都知道,文學藝術是生活的反應。如果生活中什麼也沒有,為什麼在古代的那些文學作品中,卻有那樣的東西呢?

    我認為,雖然古代實戰中也許並沒有“免戰牌”這種東西,但是“免戰牌”在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反覆出現,意味著這些文學作品正在呼喚著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就是戰爭中的“道義”。

    我們知道,戰爭都是殘酷的,暴力的,是非理性的,非人倫的,無道義的。不過,這種情況,是在王朝社會中後期才開始出現的情況。在之前,“道義”這種東西,在戰爭中其實是存在的。西周在確立“周禮”作為整個社會的執行規則的時候,對戰爭禮儀也有一定的規定。在春秋末期到戰國開始,雖然出現了很多“無義戰”,出現了很多依靠“陰謀詭計”主導的戰爭,但是,“道義”依然在戰場上存在。就是到了三國時期,我們從正史中,依然可以看見“道義”的影子。

    大家都知道,三國時期,曹操有一招大殺器“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什麼這一招屢試不爽,在戰場上,曹操總能夠依靠這一招佔得優勢?還有,劉備不過是一個白手起家的人,為什麼他卻依靠皇族後裔的身份,就可以三分天下?就是因為當時在戰場上還有“道義”。這個“道義”,就是維護“皇族”的地位。

    “免戰牌”其實就是一種“道義”。戰場上你可以打仗,但是別的軍隊若是舉旗投降,你就不能再打了。或者說,別人表示暫停(掛“免戰牌”),你也得給別人“暫停”的機會。給別人這種機會,就是一種對“義戰”的呼喚,對道義的維護。

    當下的很多競技體育,其實就是從古代的戰爭中演化過來的,是古代戰爭的一種“變種”。而競技體育,恰好就是一種“義戰”。如果在競技體育中,一方承認失敗,肯定比賽就結束了。或者雖然並不承認失敗,但是想“暫停”,按照規則來說,對方也是應該同意的。這種允許“暫停”的方式,就是一種“免戰牌”。

    所以說,“免戰牌”雖然沒有,但是“免戰文化”則是存在的。

  • 8 # Destroyers

    兵者,詭道也。這句話出自於孫子兵法,簡單的解釋就是用兵之道千變萬化,不一定要拘泥於一種,用兵一定要出其不意。

    用兵打仗本來就是如此,要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欺騙敵人,在孫子兵法中,詭道是一切戰略的核心和基礎,一定不能讓敵人摸清自己的意圖

    古代戰爭是很頻繁的,只要戰爭打響的那一刻,雙方就會為了贏得勝利,用盡各種辦法,沒人管你到底是如何取勝的,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古代的時候偏偏有個叫免戰牌的東西,在影視劇中經常的出現,只要一方在城門上掛了免戰牌,另外一方就不會繼續進攻。

    免戰牌官方的解釋就是,雙方對戰時向敵方宣佈要求停戰的牌子,在各種古裝劇裡面,免戰牌只要掛上,對方就不進攻了。

    有趣的是往往這個牌子出來之後,敵方的將領就會在城門下面不停的大罵,而掛免戰牌的一方就好似沒聽見一樣不去理會。

    有時候一罵就能好幾天,直到對方的將領受不了,選擇開城門迎戰。好似在過家家一樣,在真實的歷史中也是如此嗎?

    當然不是了,如果免戰牌真的有用,那麼歷史上也就沒有朝代的更替了,只要打不過就過免戰牌,聽起來都知道這個是不可能的。

    根據研究結果來看,免戰牌在春秋時期有一段時間是有用的,因為那個時候的人非常講究禮儀,講究君子行為,講究規矩,所以這個在那時是有用的。

    到了後來雙方都開始動真格的了,免戰牌就沒用了。也有說法是免戰牌只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有用,也就是說雙方都沒有必勝的把握,掛個免戰牌僵持。

    還有一派歷史學家認為,掛了免戰牌不代表不打,他的意思是己方不會主動進攻,如果對方主動來犯的話,他們依然還是會還擊的。

    用現在人的思想來看看免戰牌,這玩意壓根沒用,如果對方來勢洶洶而且有著絕對的優勢,你掛啥都沒用,只要對方想取得勝利,管你城門上掛著什麼。

    如今關於免戰牌到底有沒有用,人們的爭議非常之大,他們唯一的共識就是,春秋一段時間內,免戰牌確確實實是有用的,那麼大家認為這個東西到底有沒有用呢?

  • 9 # 歷史新檔案

    古人打仗是有規矩的,免戰牌也算是一種戰爭文化,在孫子兵法作為主流戰爭文化影響世人以前,兩軍交戰還是十分注重禮儀的。特別是在西周和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統治者都相信要以禮治天下,禮治既是當時的一個政治特徵也是文化特徵。在這樣的思想影響之下,連本該殘酷的戰爭都帶上了禮治的色彩,這樣的戰爭也略顯溫柔。

    諸侯國之間的戰爭都是十分遵守規則:兩軍交戰前,非但不會用陰謀詭計來偷襲敵方,反而會提前約定好交戰的一系列事項,包括兵、馬、車的數量,交戰的方式,甚至是交戰的兵器都要提前約定好。這也是戰場上所謂的"君子之約",當時的人深受禮法影響,從不肯輕易失約,否則會為天下人恥笑,且不會有國家願與之交往。

    因此,軍隊在牌子上寫"免戰"二字,即可在力不從心、自知必敗的基礎上避免更多人員傷亡。敵方也會在看到牌子上寫的字時適可而止,即便佔據優勢也不會緊追不捨、非拼個"你死我活",因為這不被禮法所允許,也不是"君子"所為,更有損國家顏面。

    免戰牌不同於白旗,掛白旗是投降,而免戰牌只是暫時的修戰。所以說,免戰牌也是有一定的期限的,因為人家心裡也清楚,假如你掛個免戰牌,乘機修養喘息,那麼未來的變數就多了!再者,假如你一直掛免戰牌,那仗還打不打?所以免戰牌在小戰爭中是沒有用的。後來人們逐漸相信"兵不厭詐",戰爭的形式也變得多樣起來,禮法在戰場上被逐漸遺忘。

  • 10 # 鐵錘隊長

    免戰牌這隻怕是演義小說中情節吧,已訴諸武力了哪會如球場比賽,要暫停一下?春秋之前諸侯之爭怎麼做不清楚,春秋開始桓公爭霸也還是吃了些小國的,甚至經濟戰都用上了,應該沒免戰一事,至於某些循周禮的戰場相見估計與周禮制及周王還能威服天下時才有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代大學生私生活很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