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2日公佈的資料顯示,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3.3%,漲幅較上月縮小1.0個百分點,重回“3時代”。你認為CPI還會再降嗎?
-
1 # 趙錢孫李VIP
-
2 # 老吳論股
CPI還會呈現負增長態勢
5月12日,統計局釋出4月物價指數。
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3.3%,較上月回落1個百分點,重回“3時代”。
豬肉等食品價格普遍回落、能源價格下行等,市場普遍預計4月CPI會繼續走低。但增速回落至3.3%,超出部分機構的預期。
一、4月CPI漲幅回落1個百分點,主要受食品、能源價格影響。
4月份,食品菸酒類價格環比下降2.1%,影響CPI下降約0.68個百分點。其中,鮮菜、豬肉價格環比下降8%、5.5%。
4月交通和通訊價格環比下降1.2%,其中的交通工具燃料價格更是環比下跌7.3%,降幅居前。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階統計師董莉娟表示,4月份,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的態勢進一步鞏固,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食品是帶動CPI繼續下降的主要因素。食品中,天氣轉暖,鮮菜供應量增加,價格下降8.0%;生豬產能加快恢復,豬肉供給持續增加,價格繼續下降7.6%,降幅擴大0.7個百分點。非食品中,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影響,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下降7.5%、8.2%和3.7%;隨著復工復產加快,出行需求增加,飛機票價格上漲5.6%。
4月CPI同比漲幅仍然有3.3%,主要是食品類前期積累的較高基數所致。4月份,食品菸酒類價格同比上漲11.3%,影響CPI上漲約3.39個百分點。食品中,畜肉類價格上漲66.7%,影響CPI上漲約2.97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96.9%,影響CPI上漲約2.36個百分點。
復工復產進度雖在加快,但總需求偏弱。4月8大類價格環比一漲七降,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1%,漲幅較低。
二、工業品價格承壓
在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的作用下,4月PPI收縮明顯。
4月PPI同比下降3.1%,環比下降1.3%,同比、環比降幅均在擴大。PPI同比下降3.1%,為近四年來的新低(降幅超過2016年5月值)。
從國家統計局調查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看,4月環比價格下降的有30個,上漲的有8個,持平的有2個。僅少數行業價格有所回升,像醫藥製造業,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裝置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裝置製造業價格4月環比上升0.3%、0.3%、0.1%。
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帶動相關行業價格降幅擴大。4月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價格環比下降35.7%,擴大18.7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環比下降9.0%,擴大1.2個百分點;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價格下降3.0%,擴大1.6個百分點。上述三個行業合計影響PPI下降約0.76個百分點,佔PPI總降幅的近六成。
4月建築業活動在加快恢復,鋼材等行業產品價格降幅收窄。像4月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環比下降1.6%,收窄0.3個百分點。
隨著經濟生活秩序的不斷恢復,4月PMI仍然出於擴張區間,但擴張力度有所減弱。需求恢復弱於生產,表現為新訂單指數低於生產指數。統計局調查發現,反映訂單不足的企業佔比高達57.7%,部分企業反映市場需求疲軟,產品銷售面臨困難,訂單回補尚需時日。受海外疫情影響,出口企業更是面臨壓力,部分製造業企業反映新簽訂的出口訂單銳減,甚至已開工生產的訂單被取消。
周茂華表示,4月PPI降幅超預期,連續兩個月走弱,主要受能源商品價格繼續走弱、全球需求下滑、高基數效應等影響。全球主要經濟體推出空前的財政貨幣政策效果將逐步釋放,有助於穩定全球能源商品需求。
綜上:預計5月PPI同比觸底企穩,隨後溫和改善態勢,但全年整體維持負增長。
還會再降!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初,cpi持續上升,但如果仔細分析結構,主要是食品在漲,具體來說是與豬肉相關的食品在漲,剔除食品後,cpi的整體漲幅並不大,主要原因是2019年金融政策依然以供給側改革和防範風險為主,貨幣政策相對緊縮,整體經濟活力不足,因此恆大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說拿掉豬之後實際是通縮的。進入2020年,國家對經濟的扶植力度有所加大,在豬肉價格有所回落的情況下cpi仍然出現上漲,如果繼續控制好豬肉價格,cpi會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繁榮而實現穩步上漲。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固有的節奏。停工停產使部分人群失去了收入來源,購買力出現下降,消費品需求驟降,從而直接導致消費品價格下降。進入三月份以來,全球疫情爆發,主要經濟體停工停產,從而造成需求的進一步下降。目前還很難看到經濟短期內復甦的前景,因此消費品需求會較長時間在低位徘徊。除了食品之外,其他商品價格會停滯不前或逐步走低,從而帶動銷量的上漲,維持現金流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