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排小生
-
2 # 美食魔法屋
小學階段的紅包都是上交給媽媽啦,初中階段大概有1000元左右,本人是80後,當時紅包錢基本都是揮霍啦,印象最深的就是1000的紅包錢再問同學借200元買了人身的第一臺傳呼機,可能90後都不知道是什麼啦,後來被家人罵成。高中和大學階段基本都是留起來作為生活費啦
-
3 # 春光滿
我小的時候壓歲錢只有5毛錢。這在當時已算不錯的了,因為那時候社會經濟條件遠不如當今,家家都只是處在溫飽狀態下,家中兄弟姐妹多,三個孩子都是少的,有的家庭4個,5個孩子的很普遍,而父母的工資收入低,只夠生活用。所以,當時的孩子們都沒有零花錢,也只有到了春節時父母才會給幾毛錢壓歲錢。錢拿到手後捨不得用,夾到書裡藏起來留著買橡皮,鉛筆,削筆刀,練習本。哪像現在的孩子那麼幸福過個年就有了幾千元的紅包拿。
-
4 # 青山美食
我是70後,那時候整個中國都窮,壓隨錢數額很小,但那時候錢也很值錢,我印象記得壓歲錢的數額父母給我1元錢,稍微大些後父母給5元,10元,包括親戚給的壓歲錢,積攢下來,過年期間收到壓歲錢積攢下來,多的時候有二三十塊,一般都讓父母收走了,說是年後給我們攢著,稍後這筆錢就沒有了蹤影,這是一生中父母對我們的最大謊言,哈哈哈。
那時候就是一個留守兒童,每年過年父母才會回來,記得那會兒父親都會有拿一疊疊嶄新的2毛5毛,每個包2塊不等的分發,剩下的都會就給我,過完年又外出了,然後奶奶會以各種藉口拿走,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