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逛地攤的老王
-
2 # 安小鍋
老盞的鑑定,光憑文字和圖片真的無法自斷。目前,能鑑定宋代老盞真偽的專家,我覺得很少。為什麼呢?據說建盞從南宋末年到現如今中斷了大幾百年,而這個中斷期之內,日本人把它繼承了下來。所以我們看到的老建盞精品,幾乎都是在日本。那麼改開之後恢復的建窯生產,主要也是出口日本(包括山東的博山窯八十年代的出口),人們開始重新認識這種黑釉茶具,就是這近幾年的事情。因此我覺得瓷器的鑑定專家們在鑑定建窯老盞上,大多數不具有權威性。比如我本人曾求鑑過一隻兔毫盞(透過圖片)倆次,結果都是存疑。我覺得真正能鑑定宋代老盞的人,必是建陽當地的文物保護部門的專家,他們有對老窯址的發掘權,也就具有絕對的發言權。下圖是我的疑似老盞,雖然疑似,我卻很喜歡。我取名為“僧面兔毫盞”。並題一絕。閉目內觀禪,凝眉外近拙。貧僧舌忽翹,逗趣乃真活。故此,我一不論此盞真偽新老啦!
-
3 # 永樂齋
要看是什麼品相什麼釉色了、當然最好的一件曜變天目盞在日本、中國內只有殘器、接著就是所謂的油滴盞、油滴盞目前在國內拍行的價格也每每屢創新高、接下來就是 銀豪 藍毫等等、總歸好的上品一般民間找不到、基本有的油滴和銀豪也多少會有點缺美、本人有幸有兩片銀針兔毫標本殘片,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發給各位欣賞
-
4 # 醉愛老天珠
簡單說多看博物館的真品,再看收藏愛好者的藏品,最後還得常看地攤仿品。
當你能看到釉面的老化,結晶衰變,開片片紋的微微翹起,折射光的七彩自然暈散,底胎的風化顆粒感,胎釉結合面的慢過度,就可以去市場淘寶去了~~~~不是淘寶網上去淘寶
建盞是宋代人飲茶,鬥茶之風的盛行,宋盞一般分斂口和敞口兩種多見,大多口大足小,形如漏斗,宋代建盞胎土是用當地富含鐵質的瓷土,盞壁厚約0.2-0.8釐米左右,最厚處在底部超過一公分。上手較沉,有壓手感,在燒製過程中受到窯內一氧化碳影響,胎色紫褐色,粗而堅硬,重如鐵渣。底足淺挖近似實足,圈足內常見留少許淺黃色的墊餅殘跡。新盞釉面反射的光澤刺眼,火氣大,老盞光澤相對柔和,氣息沉穩。從建盞碎片看胎內胎色和光澤越往上越深越亮,那是因為胎的密度相對釉松,氧氣從露胎的底進入胎內部較多,一直往上滲透與底胎越近,氧氣進入越多,氧化程度就越明顯,色澤和光澤變的越淡越暗,而且有種乾的感覺,所以造成該瓷器上下胎色澤光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