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師所指

    電影藝術關乎二者:造型(空間)與時間。造型需要畫面與聲音,時間需要動作。所以說是2者的綜合體。

    可以從電影發展來看:

    1.為何人們將電影藝術獨立出來,並定義為一種造型藝術,是因為她離不開銀幕(播放介質)聲畫造型在時間中的動作。安迪沃霍爾的《帝國大廈》算是一種行為藝術,長時間對被攝物的關注,拍攝出的作品當然令人覺得莫名其妙,然而他其實也涉及到電影藝術的某種本質性問題。沃霍爾自己說,厭惡了所謂拼湊出的電影,而渴望展現真實的大塊時間。

    2.於是鏡頭內,被攝物就固定下來,造型則隨著時間的變動而自然變化。

    這是電影嗎?

    是。它有敘事嗎?沒有。它有時展現為攝影或

    美術作品在時間中連續起來,就彷彿固定造型

    的這些藝術是擷取時空一個斷面的精彩,而電

    影則是在表現造型動作的過程。我們看待沃霍

    爾的《帝國大廈》或許有人會嗤之以鼻,但你

    想象一下我們現今十分流行的延時攝影,其實

    不就是帝國大廈變成了低速攝影嗎?只不過為

    了造型動作的觀賞性、娛樂性,將時間過程壓

    縮了而已。

    3.電影藝術關乎二者:造型(空間)與時間。造型需要畫面與聲音,時間需要動作。

    當然了,電影一百多年來,時間不長,理論上打架的不少。現實復刻派、結構主義派…總之,有人喜歡長鏡頭,有人喜歡蒙太奇。電影鏡頭蒙太奇確實是藝術史上非常精彩的一頁。

    試想,短短數年時間,觀眾們從沒看過電影,就到了習慣看基本的鏡頭切換。再去看一些大約1910-1920年代的默片,那基本的剪輯差不多都成熟了;更不用說愛森斯坦自信要用蒙太奇拍資本論了。一百多年來,電影蒙太奇與觀眾在一起成長,君不見軸線早就從鐵律成了雞肋嗎?場面排程的自由性越來越大了。

    要說電影完全是現實復刻,也不對。藝術永遠

    不可能擺脫藝術家的視角,電影亦如是。有人

    說我不剪、長鏡頭,一溜拍下來,不就是現實復刻了嗎?也不是,藝術家從選擇這個角度、這個鏡頭拍開始,他的創作意識就存在了,他的視角就存在了,那就不是現實,而是對現實的描述。但這要說可能就扯遠了。

    隨手寫了這麼多,算是我對問題的一點看法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即將大四了,打算畢業後出國留學,但依然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