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許多分
-
2 # 今天空氣流通暢
使用者3063873779175
個人認為評職稱評的是金錢權力和美色。只對特權人群有好處!評上的沾沾自喜牛哄哄高人一等不願多幹;評不上的怨天尤人蔫巴巴低人一頭工作憋屈。假論文氾濫,注水課題滿眼,削尖腦袋拿各種能加分的證,年年有上訪拉下排在自己前邊的人下馬。校長們和夫人們先評上高階是各個學校見慣不怪的現象。老師們普遍地把精力用在儘快評到高階職稱上邊,只想教好學生不寫論文不做課題的老師被人評價為”傻”,等等,懶得打字了
創建於2018.12.15
很多地方的教師高階職稱的評定需要有課題的參與經歷,所以課題組成員對評職稱是有用的。
我們這裡的教師評高階職稱需要以下幾個條件:
研究過課題,而且必須是已經結題的市級以上課題才可以。另外,參與課題的普通成員還不行,必須是核心成員,也就是說結題以後會有一張證書,證書上寫有名字的才可以。參與課題的不算,一切以證書為憑證。在取得中級職稱後至現在的時間內至少有兩篇論文發表。從教以來有八年的班主任經歷,其中取得中級職稱後必須有三年的班主任經歷。連續三年的繼續教育課時必須夠,差一分都不行。其他的每週任教課時,幫扶年輕教師,上過校級以上的公開課等等。想要評職稱必須要好好研讀相關檔案,把硬性條件滿足以後再開始準備資料。
年輕老師要多去參加各種教學比賽,多寫能獲獎的優秀論文。這些都是評職稱需要用的,獎項越多含金量越大,能評上的機率也就越大。
現在評職稱的條件越來越苛刻,評價機制也越來越透明公開公正,用意就是阻止那些想憑著關係走後門評上職稱的偷奸耍滑之人。
但是我對評職稱存在幾點不同看法:
學校的級別崗位有限額,評了職稱卻不能聘,那這職稱評來何用?不是條件符合就能遞交資料,需要在學校進行一輪選拔,選上的才能遞交材料。這很容易滋長學校內部的腐敗,不良競爭。評價的硬性條件過於苛刻,鄉鎮學校沒有人力和財力申報市級以上課題,那麼這個條件就把很多優秀的鄉鎮教師擋在了評職稱的大門外。很多一線的優秀教師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搞課題研究,一個好的市級課題需要一個團隊兩到三年的研究以及撰寫論文和材料。試問每天耕耘在一線的教師哪來的時間去做這些?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說說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