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我並不是很贊同他的話,原因如下:
要知道陳壽寫《三國志》時,三國時代剛剛結束,在此之前,並沒有系統的關於漢末的史書列傳存在,像是《後漢書》的編撰,都是兩百多年後的事了。
三國時期的知識傳播載體並不發達,從竹簡到書籍,或是紙布,都有一個共同的天敵——火,歷史上無數珍貴的史料,很多都是因為火災、戰亂等原因導致失軼。
所以陳壽趁著三國時代尚未遠去,趕緊綜合自己手頭的資料,把一部分跟三國切身相關的漢末的人物寫進去,是很明智的行為,萬一有關他們的資料,在以後丟失了,那後人想要還原他們的故事,可就難了,有形的資料或許能殘存,但無形的資料(老兵的記憶,先人流傳的故事)可未必能流傳下來。
年代越近,越有優勢,越該擔負起記錄歷史的責任。
如果《三國志》中沒有董卓陶謙這些人,我看《後漢書》等書肯定會缺了一部分史料。
三國的開始,比較公認的說法是184年的黃巾起義,那麼到220年曹丕篡漢之前,三國的鬥爭故事已經持續了36年了,如果修史的時候,把這36年影響天下大勢的人物忽略,可能嗎?歷史講究的就是來龍去脈,只講去脈,不講來龍,肯定不行。
事實上,到228年孫權稱帝,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時候,三國都已經算是進入中期了,世上有哪本故事書,有跳過前期直接講中期的??
至於說為什麼都把董卓陶謙等漢末軍閥,寫入魏書中,那是因為,主觀上,《三國志》以曹魏為正統的政治立場,客觀上,這些人很多也的確是被曹魏的奠基人曹操所消滅的,或與曹魏政權有不少關係的,所以也無可厚非。
正如第二個原因所說的,三國與漢末密不可分,在閱讀三國曆史時,難免會提到漢末的許多人物和事情,如果只在碰到他們時才提兩句,很難形成一個系統的認知,如果研究歷史,要一手拿著《三國志》,一手還得拿著《後漢書》才能粗覽全域性,那陳壽這個修史也太失敗了,印刷術發明後這個問題或許不是大問題,但要曉得,在印刷術發明以前,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很方便地同時搞到兩本書的。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糾結,我覺得有點牛角尖,我倒是希望歷史文獻重複記錄,這樣很多史料也不會亡軼了。
————————————————————————
事實上,我並不是很贊同他的話,原因如下:
一.陳壽是第一作者要知道陳壽寫《三國志》時,三國時代剛剛結束,在此之前,並沒有系統的關於漢末的史書列傳存在,像是《後漢書》的編撰,都是兩百多年後的事了。
三國時期的知識傳播載體並不發達,從竹簡到書籍,或是紙布,都有一個共同的天敵——火,歷史上無數珍貴的史料,很多都是因為火災、戰亂等原因導致失軼。
所以陳壽趁著三國時代尚未遠去,趕緊綜合自己手頭的資料,把一部分跟三國切身相關的漢末的人物寫進去,是很明智的行為,萬一有關他們的資料,在以後丟失了,那後人想要還原他們的故事,可就難了,有形的資料或許能殘存,但無形的資料(老兵的記憶,先人流傳的故事)可未必能流傳下來。
年代越近,越有優勢,越該擔負起記錄歷史的責任。
如果《三國志》中沒有董卓陶謙這些人,我看《後漢書》等書肯定會缺了一部分史料。
二.漢末與三國密切相關三國的開始,比較公認的說法是184年的黃巾起義,那麼到220年曹丕篡漢之前,三國的鬥爭故事已經持續了36年了,如果修史的時候,把這36年影響天下大勢的人物忽略,可能嗎?歷史講究的就是來龍去脈,只講去脈,不講來龍,肯定不行。
事實上,到228年孫權稱帝,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時候,三國都已經算是進入中期了,世上有哪本故事書,有跳過前期直接講中期的??
至於說為什麼都把董卓陶謙等漢末軍閥,寫入魏書中,那是因為,主觀上,《三國志》以曹魏為正統的政治立場,客觀上,這些人很多也的確是被曹魏的奠基人曹操所消滅的,或與曹魏政權有不少關係的,所以也無可厚非。
三.方便查詢正如第二個原因所說的,三國與漢末密不可分,在閱讀三國曆史時,難免會提到漢末的許多人物和事情,如果只在碰到他們時才提兩句,很難形成一個系統的認知,如果研究歷史,要一手拿著《三國志》,一手還得拿著《後漢書》才能粗覽全域性,那陳壽這個修史也太失敗了,印刷術發明後這個問題或許不是大問題,但要曉得,在印刷術發明以前,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很方便地同時搞到兩本書的。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糾結,我覺得有點牛角尖,我倒是希望歷史文獻重複記錄,這樣很多史料也不會亡軼了。
————————————————————————